永汉元年十月初一(即公元186年),大汉锦帆大将军甘宁出兵八万,号称十八万,兵分两路,水路并进进军青州北海国、乐安郡,讨伐盘踞在此地的董卓部将徐荣部。
并陈述董卓罪恶,以帝师王越及弥贵人所带灵帝遗诏为名,布告天下,号召各路诸侯起兵讨伐董卓,其讨董卓檄告曰。
“盖闻皇天眷命,列圣垂统,惟德是辅,以安四海。董卓豺狼心性,虺蜴为姿,少无懿德,长怀悖逆,因缘际会,窃据朝堂,祸国虐民,罪恶滔天。
昔大将军何进谋诛阉竖,误召匪类,卓拥兵入京,遂肆凶暴。废黜少帝,幽杀太后,弑害皇子,擅立陈留,神器动摇,纲纪荡然。
又纵兵剽掠,焚洛阳宫阙,掘先皇陵寝,掳掠黎庶,老弱填沟壑,少壮为奴虏,京畿千里,白骨露野,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卓专擅朝政,滥杀忠良,朝中公卿,莫敢仰视,州郡牧守,皆受胁迫,威福自专,目无王法。
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欲窥神器,篡夺天下,使炎汉之祚,将坠于地。
今海内沸腾,义士同愤,某等忝居方镇,荷国厚恩,不忍社稷倾覆,黎民涂炭。
今其爪牙徐荣谋害卢公,陈暴兵于北海、乐安,甘宁不才,愿为天下先断其爪牙,后进京诸首恶,以明忠臣之志。
遂纠合义兵,共举大义,誓诛董卓,匡扶汉室。檄文所至,凡有血气之伦,忠义之士,皆应同仇敌忾,起兵响应,共襄盛举。
若能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斩卓首以献阙下,复汉室之清明,不负先帝厚恩;若有执迷不悟,助纣为虐者,天兵一到,玉石俱焚,悔之晚矣。
夫天道昭昭,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董卓恶贯满盈,必遭天诛,汉室中兴,指日可待。望诸贤俊,共赴国难,以安社稷,以慰民心。
檄下,咸使知闻。
永汉元年十月初一 锦帆大将军甘宁合锦州牧蔡邕谨檄!”
檄文一出,天下振动,在此天下笼罩在董卓的淫威阴霾之下,甘宁的举动无疑是黑夜中的一道强光,这无疑让甘宁这个首倡义军者获得天下人的一片叫好。
渤海郡太守府,袁绍收到檄文,又惊又喜,当即召集众将。
“诸位,有锦帆军相助,讨董大业必成,我袁家四世三公岂能甘于人后,这巨大声望必须是我袁绍的,他水匪出生的甘宁把握不。
颜良文丑听令,趁甘宁征伐徐荣这段时间,给我全力招募操练兵马。”
“喏!”
“陈琳听令,拟一道三公讨董檄文,联络天下豪杰,各地郡守,一同整军备战,来日随我一同起兵讨董,兵发洛阳。”
“喏!”
……
另一边袁术、孙坚、公孙瓒等各方势力也不由加紧整军备战,特别是收到袁绍的联络檄文后,他们都选择了先观望甘宁与董卓部将徐荣交战,只等袁绍确定讨董日期,同时举兵。
显然对比四世三公的袁绍,甘宁的身份是没有资格号召大家响应的,袁绍等人不可能自降身份追随甘宁之后,只不过甘宁这么急着跳出来,相当于催着他们不得不赶紧起兵,不然人们会说四世三公的袁家都不如一个甘宁有种。
这一切都在甘宁的意料,他要的就是获得攻打两地的大义,顺理成章的控制两郡之地,至于打洛阳,收到袁绍发来的檄文后,甘宁大喜,袁绍他们不动,甘宁也不动,先拿好处再说。
甘宁的讨董檄文传到洛阳,董卓大怒。
“混账甘宁,竟然第一个掉出来起兵反对本相,真是岂有此理。
人家满朝诸公,屡受国恩,都没有人敢反对我,你一个刚招安的水匪,才领几个月汉禄,就敢与我为敌!
来人,点兵,点兵,本相要亲征青州!”
“相国息怒,相国息怒啊!依小婿看,甘宁此取并非要攻打洛阳,而是另有所图,他发此文,就是为了引相国兵出关东,相国不可中甘贼激将法啊。
一旦洛阳空虚,后果不甘设想,儒以为当让徐荣抓紧时间退回洛阳为好!”
谋士李儒见董卓气愤,及时出言宽慰,董卓气还未消,李儒继续分析起来。
“相国,其一,相国早就下令徐荣撤军,甘宁岂能不知,如今甘宁先通告天下再出兵,这是有意给徐荣撤军的准备和时间,儒以为甘宁讨伐相国是假围歼徐荣是假,想占领北海国和乐安郡是真!
试想此次洛阳政变相国赢者通吃,那甘宁手握雄兵却没得一点好处,如何心服,若其不对徐荣下死手,表明其并非决意与相国对立,相国不如顺水推舟,表其部将为两郡太守,交好甘宁,使甘宁与孔融等关东诸侯决裂。
其二,相国手握天子大义,可先下诏让青州刺史孔融和冀州牧韩馥徐州刺史陶谦共同攻打甘宁,若他们去则坐观虎斗,若他们不去,表明关东诸侯已生异心,他日必联合起来与相国为敌,相国当及时加强京师周边防御!”
“嗯,文优言之有理,就按你说的办,另派李肃为朝廷使者前往甘宁军中问责,顺便探明甘宁此举虚实!”
“喏!”
京师洛阳因为甘宁的行动暗流涌动,曹操,鲍信等人与朝中文武串联起来,密谋等董卓发兵征伐甘宁,洛阳空虚的时候除掉董卓。
然而董卓并没有发兵征讨,反而稳坐洛阳,吕布不离身,根本没有机会,这可把他们急坏了。
鲍信不肯归附董卓果断辞官,出逃洛阳直接回泰山郡募兵,曹操此时已经获得董卓信任,决定再试试,当夜与司徒王允密谋,得送七星宝刀相助,次日曹操趁吕布外出替他寻马之际,在相国府刺杀董卓。
不料七星宝刀太锋利,反射的强光惊醒了睡梦中的董卓,董卓当即质问曹操要干嘛,声音惊动门外甲士,纷纷拔刀进来。
曹操见刺杀无望,改为献刀,董卓见是宝刀十分喜爱,暂时打消了疑虑,曹操趁机以试马为由快马逃出洛阳。
董卓回神过来后知道曹操是要行刺,大怒之下派人四处张贴捉拿曹操,曹操变更姓名偷偷东行出关,至东牟县被县令陈宫识破,陈宫感其忠义辞官与曹操一同出逃前往陈留。
在路过成皋时曹操误杀了叔父吕伯奢一家,并发出“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的奸雄之语。
陈宫对其品德大失所望独自离去,曹操回到陈留,说服陈留太守张邈一同起兵,随即曹操返回老家焦郡募兵,其父曹嵩此时乃是焦郡太守,为了曹操的志向变卖家产招兵买马。
南边的孙坚斩杀了再次作乱的区星,董卓为了稳住他,又让他官复原职,重任长沙太守,而孙坚收到袁绍袁术的书信后也在招兵买马。
北面的公孙瓒也收兵回右北平,同时公孙瓒和刘虞一同表奏屡立战功的刘备为昌黎郡太守,防备损失惨重的辽东张举,刘备终于迎来了自己的首个地盘,还募兵收获了北上的良将汝南人陈到。
西凉马腾正在攻略西域的关键时刻,但也抽出两万兵马于武威郡,以备不时之需。
有些汉家封在各地的王侯不甘寂寞,纷纷出钱支持各路豪杰募兵反董,天下形势的变化令董卓焦虑不安,于是为了使自己权势更上一层,能管得到这些刘姓诸侯王,董卓又自任太师,位在百官和诸侯王之上。
各方势力暗流涌动,而在漩涡中心的青州刺史孔融,如今急得焦头烂额,天子让他打甘宁,甘宁让他拦截徐荣,袁绍等人让他一起反董卓。
孔融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拦截徐荣又怕打不过,还容易引来董卓的愤怒,自己可没有甘宁那样有十几万精锐做底气惹怒董卓。
而按朝廷旨意攻打甘宁,自己更没那个实力和胆量,只怕到时甘宁打完徐荣,立马就把自己给灭了。
联系韩馥和陶谦后,他们两个表示也不敢打甘宁,但也不想现在惹怒董卓,等袁绍他们准备好后再一起推翻董卓。
于是韩馥陶谦和孔融三位大佬,一边答应董卓征讨甘宁为由,一边趁机在家里练兵备战,就是不出去,徐荣也不拦,借机拖延时间,坐视甘宁攻打徐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