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一个山寨的崛起 > 第268章 长颈鹿的误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桑给巴尔商站的晨雾刚散,就传来一阵奇怪的嘶鸣——不像马,不像牛,倒像谁捏着嗓子吹号角。郑伟正对着海图标注航线,听见动静便走出屋,只见商站门口围了黑压压一群人,有移民,有黑人,还有几个赶早的阿拉伯商人,都仰着脖子往竹栏里瞅,嘴里啧啧称奇。

“大人您看!”李老汉踮着脚朝他招手,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部落送来的‘神兽’!说是叫‘麒麟’!”

郑伟拨开人群,竹栏里的景象让他愣在原地:那动物高得快顶着竹栏顶了,浑身裹着棕黄相间的斑纹,像披了件花毯子;四条腿细得像竹竿,却稳稳支着庞大的身子;最惹眼的是脖子,足有身子一半长,正伸着够树梢上的叶子,舌头卷卷的,灵活得像条小蛇。

“这……这是长颈鹿啊。”郑伟忍不住笑了。他在波斯商人的画册上见过,知道这是非洲特有的动物,怎么就成了“麒麟”?

送“麒麟”来的是卡鲁部落的首领,他穿着镶珠的披风,指着长颈鹿对郑伟说:“郑大人,这是我们在草原深处捕获的神兽,头似马,身似鹿,有角,会吃树叶,跟你们传说里的‘麒麟’一模一样!送您当礼物,保准能带来好运!”

郑伟这才明白——非洲部落没见过麒麟的画像,只听阿拉伯商人描述过“神兽有长脖子、花皮毛”,便把长颈鹿认成了麒麟。他要是说破,反倒扫了对方的兴,便顺水推舟道:“多谢首领美意,这‘麒麟’确实稀罕,我们一定好好养着。”

他让人在商站后院围了个大竹栏,铺了干净的干草,又让人每天去山坡上割新鲜的金合欢树叶。长颈鹿倒也不认生,见人递树叶就凑过来,长舌头一卷就把叶子卷进嘴里,喉咙里发出“呼噜呼噜”的声响,像在道谢。

消息传得比风还快。当天下午,桑给巴尔城里的人就涌来了,有黑人小孩扒着竹栏往里钻,被大人拽着后衣领也不肯走;有阿拉伯商人举着望远镜看,嘴里念叨“果然和《山海经》里写的一样”;连苏丹穆罕默德都特意跑来,对着长颈鹿拜了三拜,说“有麒麟镇守商站,定能五谷丰登”。

郑伟让人在竹栏边搭了个凉棚,摆上几张桌子,卖些茶水和点心。没想到这招竟成了生意经——来看“麒麟”的人太多,凉棚里的茶水天天卖光,连带着商站的棉布、铁器都多卖了不少。有个印度商人,本来是绕道去波斯的,听说商站有“麒麟”,特意停船来看,临走时买了二十匹丝绸,笑着说:“就算为看神兽,这趟也值了。”

养长颈鹿倒也省心,就是太能吃。每天要啃掉两大捆树叶,还得喝三桶水。负责喂食的是李老汉的孙子李小宝,他总爱跟长颈鹿说话:“你这脖子咋长这么长?是不是小时候总偷吃高处的果子?”长颈鹿似懂非懂,用脑袋蹭蹭他的胳膊,弄得小宝满身树叶渣。

有天夜里下暴雨,竹栏被风吹塌了一角,长颈鹿竟溜达着跑了出去,在商站的菜地里啃了半畦白菜。第二天一早,大伙发现“麒麟”不见了,急得团团转,最后在豆腐坊门口找到了它——正伸着脖子,眼巴巴瞅着李婶晾的豆腐皮,舌头馋得直打转。

这事成了商站的笑话。郑伟让人把竹栏加固,又在旁边种了几棵金合欢树,免得它再惦记菜地。小宝却偷偷在树底下埋了块玉米饼,说:“给‘麒麟’改善伙食。”

一个月后,“桑给巴尔有麒麟”的消息传到了红海对岸。拜占庭使者迪奥多西特意带着画师来,要给“麒麟”画像带回国。画师趴在凉棚顶上,对着长颈鹿描了半天,画出来的却像长脖子的龙,惹得郑伟直乐:“不用画得太神,照实画就行。”

迪奥多西却摇头:“这是东方的神兽,就得带点仙气。等我带回君士坦丁堡,让陛下也开开眼,知道云朝有祥瑞护佑。”他临走时,非要买两匹印着长颈鹿图案的棉布,说要挂在宫殿里。

商站的生意越来越好。来看“麒麟”的商人多了,自然要补货、修船、换淡水,郑伟趁机扩建了码头,盖了新的货仓,连黑人都学着摆摊卖水果、木雕,商站门口的石板路被踩得锃亮,像条热闹的小街。

有回郑伟去喂长颈鹿,见它正悠闲地啃树叶,突然觉得这误会倒也奇妙——部落把长颈鹿当麒麟送,他顺势收下,没想到竟成了连接商路的“吉祥物”。这世上的事,或许本就不必太较真,你情我愿,各取所需,倒能生出意想不到的缘分。

夕阳西下时,凉棚里的人渐渐散去,小宝坐在竹栏边,给长颈鹿梳毛。长颈鹿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像座会动的小山。远处的海面上,商船正陆续靠岸,桅杆上的“云”字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像是在欢迎这些为“麒麟”而来的客人。

郑伟望着这景象,突然觉得,这头被错认成“麒麟”的长颈鹿,或许真带来了好运——不是神话里的祥瑞,而是实实在在的人气、商气,是让这片遥远的土地,变得越来越热闹的烟火气。

他笑着转身回屋,明天又会有新的商人来看“麒麟”,又会有新的买卖成交,这日子,就像长颈鹿啃树叶似的,踏实,且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