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始皇让我搞星际 > 第126章 朝堂定策与星海砺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6章 朝堂定策与星海砺刃

“缚魂”测试的详细报告,以最高加密等级呈送至咸阳宫嬴政的案头,以及陇西顿弱的指挥中心。报告中对“惊神弩”毁灭性效果的描述令人振奋,但关于可能引发“深层链接”风险的警告,更如同一声沉重的警钟,在帝国决策层的心中回荡。

章台殿内,灯火通明。嬴政、顿弱(通过超光速灵波通讯投影)、蒙恬、李斯、嬴雪华以及少数几位核心重臣齐聚,气氛凝重。

“徐卿之报,诸卿皆已阅过。”嬴政的声音打破沉寂,听不出情绪,“‘惊神弩’利则利矣,然其风险,亦不可不察。”

顿弱的投影肃然道:“陛下,末将以为,徐侯所言极是。此物如同双刃之剑,用之得当,可斩敌酋;用之不当,恐招致更强之敌。前线将士,不惧血战,但若因武器之故,提前引来无法力敌之存在,则非勇武,乃愚莽也。”

蒙恬亦点头赞同:“臣附议。‘惊神弩’当作为战略奇兵,用于关键节点,一击必杀,而非寻常战阵之器。大规模列装,确需谨慎。”

李斯抚须沉吟,目光深邃:“此物之威,足以改变战局,亦足以改变朝堂格局。宗室旧贵,若知此等利器存在,恐再生事端。臣以为,当严密封锁‘惊神弩’之存在,其研发、生产、使用,皆纳入‘龙渊’最高机密,由陛下直接掌控。”

嬴雪华适时补充:“父皇,李相所言极是。此外,儿臣以为,当加速‘织网者’节点部署,并提升‘谛听’阵列优先级。唯有更早发现、更远预警,我们才能在使用‘惊神弩’时,掌握主动,规避风险。同时,对‘淬火矛’超远程狙击舰的研发,亦需加快,形成远近、虚实结合的打击体系。”

众人的意见高度统一。在星海存亡的大局面前,内部的纷争与疑虑被暂时搁置。

嬴政最终定策:“准。‘惊神弩’之事,列为帝国最高机密,凡泄露者,夷三族。其生产与调配,由徐彭岳全权负责,蒙恬协理,直接对朕负责。‘织网者’、‘谛听’、‘淬火矛’计划,资源倾斜,全力推进。”他目光扫过众人,“星海之战,已非寻常疆场之争。诸卿当摒弃成见,同心戮力。帝国之未来,系于此役。”

“臣等遵旨!”众人肃然应诺。

朝堂定策,帝国的战争机器再次明确了方向,向着更加精准、更具威慑力,也更为隐秘的形态进化。

陇西基地,“帝江”号成为了首批装备小型化“惊神弩”的平台之一。这门被秘密安装在舰体腹部、伪装成辅助探测装置的武器,成为了“帝江”号除“裂星弩”和“星辉壁垒”外的又一张底牌。蒙恬亲自监督了安装和调试过程,并制定了严格的使用条例:非关键时刻,未经陛下或他本人直接授权,不得动用。

与此同时,在“龙渊”和格物院的全力推动下,“织网者”节点的生产速度明显加快。更多的“烽燧”节点被秘密发射,部署到帝国疆域的关键跳跃点和航路附近,那张基于“灵机”感应的预警网络,正在逐渐变得细密。虽然覆盖范围依旧有限,但已能对大部分重要区域提供远超从前的预警时间。

而“淬火矛”计划,也进入了实质性的舰体改造阶段。数艘“井宿”级巡洋舰被送入“龙渊”的秘密船坞,其内部结构被大刀阔斧地改造,以容纳那门超长身管的“贯星”级重型磁轨炮。为了追求极致的射程和精度,牺牲了大部分近防能力和机动性,使其成为纯粹的、隐藏在阴影中的远程猎杀者。

星骋军的训练也随之调整。顿弱下令,各营加强在“织网者”预警体系下的快速反应、精准打击训练,尤其是与“帝江”号及未来“淬火矛”的协同作战演练。白煞的“疾电营”开始专注于利用预警信息,进行高速截击和反伏击;屠雎的“破锋营”则强化了在复杂星域环境下,掩护重要节点和发动强袭接舷战的能力。

整个帝国,如同一个巨大的精密仪器,在统一的指令下,高速且高效地运转起来。资源向着几个关键项目汇聚,人才的潜力被压榨到极限,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在下一场风暴来临前,将手中的剑磨得更利,将身上的甲铸得更坚。

徐彭岳肩上的担子前所未有的沉重。他不仅要统筹“惊神弩”的小规模生产与测试,还要指导“织网者”和“谛听”的后续研发,同时关注“淬火矛”的技术难题。他几乎以实验室为家,灵皮卷轴和能量数据成了他最亲密的伙伴。

嬴雪华在稳定后方、协调资源之余,与他的加密通讯也愈发频繁。没有儿女情长的絮语,只有简洁的情况通报、资源进度和偶尔几句关于李信康复情况(在“回春铎”持续治疗下已稳步好转)的告知。但正是这种并肩作战、相互支撑的默契,成了彼此在巨大压力下最重要的慰藉。

这一日,徐彭岳站在“龙渊”最高的观测台上,望着船坞中那几艘正在被改造的、初具“淬火矛”雏形的星舰,又望向深邃的星空,仿佛能感受到那隐藏在黑暗中的、冰冷的注视。

“织网已张,利刃初成。”他低声自语,“接下来,就看是你们的獠牙利,还是我们的……矛更锋了。”

帝国的星海砺刃,已至关键时刻。平静的星域之下,激流暗涌,只待那石破天惊的一刻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