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始皇让我搞星际 > 第406章 星语低回,稚龙初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06章 星语低回,稚龙初鸣

与“守望者”建立的有限信息通道,如同一根纤细却坚韧的丝线,连接了帝国与那片古老死寂的星域。这并非盟友的握手,更像是在严酷考官那里获得了一个“旁听生”的资格。帝国深知,任何一丝差错都可能使这来之不易的窗口骤然关闭。

“星语”特使团,静默区边缘哨站。

一座小型的前沿观测站被迅速建立起来,专职负责与“守望者”的日常信息交互。工作枯燥而严谨,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接收“守望者”单方面发布的、经过筛选的宇宙观测数据包和基础规则理论考题。内容庞杂,从超新星残骸的规则衰变模式,到某种稀有能量脉络的共振频率,无所不包。

“它似乎在为我们建立一个……‘宇宙数据库’的入门索引?”风行云审阅着每日的通讯摘要,若有所思,“这些数据本身不涉及机密,但组合起来,却能勾勒出我们所处这片星海更加完整的规则图景。”

石星澜负责感应通道的稳定性,他报告道:“通道非常稳定,但‘守望者’的意念始终保持着绝对的客观与距离感,没有任何情绪波动,也从不回应我们主动提出的、关于它自身或当前‘律者’机制的直接问题。”

这在意料之中。帝国如同一个勤奋的学生,默默接收、学习、消化着这些来自古老存在的“馈赠”,并谨慎地提交着基于自身理解的“作业”。每一次“作业”的提交,都伴随着一丝紧张,等待着那冰冷意志的评判。

龙渊格物院,新知消化中心。

来自“守望者”的数据包,为龙渊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验证依据。许多此前困扰帝国学者的规则难题,在这些古老数据的映照下,豁然开朗。

“看这里,‘守望者’提供的关于规则结构‘应力点’的模型,完美解释了我们在构建大型‘活性秩序场’时遇到的能量逸散问题!”荆羽兴奋地指着光幕上的对比数据,“按照这个思路调整,我们的场域稳定性能提升至少三十个百分点!”

王离则对一份关于空间“褶皱”自然平滑过程的数据着迷:“原来如此……空间自身具备极强的自我修复倾向,我们之前的强行锚定,反而像是在伤口上打了一块坚硬的补丁,阻碍了其自然愈合。新的‘千结’锚定器应该更像是一种……引导缝合的‘线’。”

徐彭岳统筹全局,将这些点点滴滴的领悟,系统地融入帝国正在重构的科技树中。帝国的技术,在吸收了“镜界”的启示后,又汲取着这来自“律者”古老分支的养分,正悄然发生着质的蜕变。

灵枢殿,心源共鸣阁。

嬴雪华引导着嬴承宇,尝试以一种更安全的方式,去“感受”那遥远的“守望者”。他们不直接接触其冰冷的意念,而是通过“灵韵网络”,去共鸣那些经由通道传递过来的、不带感情的规则数据本身。

这是一种奇特的体验。嬴承宇仿佛在触摸一段段凝固的、关于宇宙的历史和规律。他依旧无法理解那些复杂的数据,但他能“尝”到这些数据背后所代表的、那种浩瀚、古老、且带着一丝……孤独坚守的意味。

“母亲,”在一次共鸣结束后,嬴承宇轻声说,“那个‘冷冷的大家’……好像一直是一个人……守着很多东西……很久很久了……”

嬴雪华心中微动。儿子的感知再次触及了核心。“守望者”那绝对的理性与客观之下,或许真的隐藏着某种不为人知的、源于漫长孤寂坚守的深层逻辑。这或许能解释它为何对帝国展现出的“可能性”和跨文明交流产生兴趣。

帝国本土,战略分析室。

李斯、蒙恬、白起等人定期审视着从通道获取的信息。

“所有信息均经过严格过滤,无法直接获取‘律者’军事部署或核心技术。”李斯总结道,“但通过这些基础数据的拼图,我们对宇宙规则的理解正在加深,这对长远发展至关重要。更重要的是,我们确认了‘守望者’至少在当前,是严格遵守其‘观察者’准则的。”

蒙恬指着星图上“静默区”的方向:“有它横亘在此,是否意味着,来自现行‘律者’机制的正面攻击,可能会受到某种程度的阻碍或至少是延迟?”

白起冰冷回应:“不可依赖此外力。然,此确实可能构成一缓冲地带。当借此间隙,加速自身力量积累。”

这一日,就在例行信息交换即将结束时,“守望者”突然传递过来一份与众不同的数据包。其内容并非宇宙观测或规则理论,而是一段极其复杂、近乎艺术般的多维几何结构模型,并附带了一个简单的问题:

【此结构,于规则层面,是否‘完美’?】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暗藏玄机。何为规则层面的“完美”?是绝对的稳定?极致的效率?还是某种内在的和谐?

龙渊的学者们立刻展开了激烈讨论,各种数学模型和能量模拟不断推演,却始终难以得出一个令所有人信服的答案。这个结构似乎处处符合规则之美,却又总觉得缺少了什么。

就在争论不休之际,一直安静旁听的嬴承宇,看着那在全息影像中缓缓旋转的、冰冷而精确的几何结构,忽然小声说道:“它……不会‘呼吸’……”

孩童无心的一句话,如同惊雷!

徐彭岳猛地愣住,随即眼中爆发出明亮的光芒!“呼吸……生命!动态!这个结构是‘死’的!它追求的是静态的、绝对的完美,却排斥了变化、成长与可能性!而这,或许正是‘守望者’乃至其背后‘律者’机制,与生命文明最根本的差异!”

帝国给出的最终回答,没有否定结构的精妙,却着重阐述了“完美”应与“发展”、“适应性”、“生命力”相结合的观点,并附上了帝国自身一些追求动态平衡的技术理念作为佐证。

信息发出后,通道另一端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长久沉默。

良久,一道新的意念传来,依旧不带感情,但其内容却让所有知情者心头巨震:

【……逻辑悖论点……确认。】

【信息价值……提升。】

【通道权限……提升至二级。开放部分历史观测日志(模糊化处理)及基础规则交互申请权限。】

【继续观察。】

帝国,凭借对“秩序”本质更深层次的理解,尤其是对“生命活力”与“动态平衡”的坚持,成功引起了“守望者”更进一步的兴趣,甚至可能……触动了一丝其冰冷逻辑下的反思!

嬴承宇这“稚龙”的无心之言,再次为帝国敲开了一扇更广阔的大门。星语低回中,文明的微光,正尝试与古老的秩序守护者,进行一场跨越理念鸿沟的对话。而这对话的涟漪,终将荡向何方,无人可知。但帝国,已然在这条充满未知的星桥上,踏出了坚实而关键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