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明暗法则 > 第236章 弃车保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釜底抽薪”的雷霆一击,并未如预想般将楚啸天彻底击垮。这位深谙规则之道的枭雄,在最后的时刻,展现出了令人心悸的决断力和对人性精准的拿捏。

就在检察院依据新证据,即将对楚啸天撤销取保候审、执行逮捕的前夕,楚啸天阵营抢先一步,上演了一出“壮士断腕”的戏码。

钱勇,以及另外两名楚啸天核心圈层的财务、法务负责人,主动向办案单位“投案自首”。他们口径一致,将“青鸾”骗局、部分跨境资金异常操作、乃至针对刘倩的非法拘禁等罪名,全部大包大揽到自己身上。他们提供了看似逻辑完整的“犯罪动机”(个人贪欲、业绩压力)和“操作细节”,并拿出了准备好的、经过精心篡改的财务记录和通讯片段作为“证据”。

更绝的是,钱勇甚至在“自首”材料中,“痛心疾首”地承认,自己为了掩盖下属的错误,曾“欺上瞒下”,向楚啸天做了“虚假汇报”,导致楚啸天“误判了情况”。

这一手,极其狠辣且有效。它将楚啸天从具体的犯罪实施中摘了出来,塑造成了一个“被蒙蔽的管理者”。虽然依然难逃失察和管理不力的责任,但最核心的刑事重罪,被这几只主动跳出来的“替罪羊”死死顶住,暂时无法直接穿透到楚啸天身上。

加之楚啸天的精英律师团再次发力,围绕证据链的某些细微环节(如部分通讯记录的原始载体问题)提出合理质疑,使得检方虽然手握老周提供的铁证,但想要立刻、彻底地将楚啸天定罪收监,在法律程序上遇到了巨大的阻力。楚啸天,再次凭借其精密的事先布局和关键时刻的冷酷舍弃,险之又险地稳住了阵脚。

暂时摆脱了立即入狱的危险后,楚啸天的反击随之而来。这一次,不再是骚扰或诉讼,而是构建了一道全方位的“铁幕”,试图将余年团队彻底隔绝在东海的主流生态之外。

首先,楚啸天控股或施加影响的几家企业,联合东海市总商会下属的一个分会,发布了一份措辞“恳切”的《关于共同维护我市稳定健康发展营商环境的联合倡议书》。倡议书通篇未提余年之名,但字里行间都在影射“个别机构及个人滥用法律手段,制造社会对立,破坏商业信誉,已对我市招商引资和企业家信心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呼吁“回归理性,聚焦发展”。

这份看似冠冕堂皇的倡议书,如同一道无形的政治正确隔离墙。许多原本持中立态度的官员和企业家,为了避嫌,开始明确与余年团队划清界限。中心申请政策支持的道路基本被堵死。

其次,楚啸天动用了其强大的资本影响力。他与余家有过接触或潜在合作关系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公关公司乃至办公场地租赁方,都收到了来自“更高层面”的“友情提示”或“商业抉择建议”。结果是,林晓发现寻找新的合规律师合作伙伴变得异常艰难;苏晴对接的几家媒体渠道态度急剧冷却;甚至连安全屋所在的写字楼物业,也以“业态调整”为由,婉转地发出了不再续租的通知。

资源,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从余年团队身边流失。

安全屋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我们……我们好像打赢了,但又输了一切。”程日星看着又一份合作终止的函件,沮丧地说。对方的反击不在拳脚上,却让他们感到四面楚歌,无处着力。

林晓疲惫地揉着眉心:“法律上,我们暂时无法将楚啸天定罪。现实中,我们几乎被整个东海的主流圈子排斥。接下来的路,怎么走?”

苏晴看着网络上那篇《联合倡议书》下充斥的、对余年团队含沙射影的评论,紧紧抿着嘴唇,眼中是不甘的火焰。

余年沉默地站在电子沙盘前,代表己方的光点,此刻已被代表“孤立”、“封锁”的浓重阴影彻底包围。楚啸天用一道名为“营商环境”和“商业规则”的铁幕,将他们牢牢困死。

“他没有赢,我们也没有输。”良久,余年缓缓开口,声音沉稳,打破了令人窒息的寂静,“他只是用他最擅长的方式,构筑了一道围墙。他以为躲在墙后面就安全了,以为把我们从墙内驱逐出去,我们就无法生存。”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团队成员迷茫而疲惫的脸:“但他忘了,阳光之下,并非只有他围墙内的那一方天地。他也忘了,我们最初,本就不是从他那个围墙里起家的。”

他的眼神重新变得锐利,如同在绝境中寻找生路的头狼。

“他封死了我们通往‘上面’和‘里面’的路,那我们就走下去,走出去!”

“苏晴,将我们掌握的所有关于楚啸天体系如何扭曲规则、打压创新的案例,制作成通俗易懂的普法读物和线上课程,免费向社会公开。他不是怕真相吗?我们就让真相无处不在!”

“林晓,中心业务全面转向线上化和社区化,利用我们之前在基层积累的口碑,建立线上法律咨询和互助网络。他切断我们的实体资源,我们就拥抱更广阔的虚拟空间和基层土壤。”

“老周,加强对楚啸天海外资产和那个新出现的‘企业发展与权益保护基金会’的监控。他断尾求生,必然有新的资金通道和活动需要维持。”

“日星,团队化整为零,适应新的工作模式。保护好数据和人员安全,是我们最低限度的要求。”

楚啸天筑起了他的铁幕,以为可以高枕无忧。然而,他并不知道,被他驱逐出主流视野的余年团队,正在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天地,准备用另一种方式,点燃足以焚毁一切铁幕的燎原之火。

断尾求生的楚啸天,与另辟蹊径的余年,在新的战场上,即将再次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