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建安十四年的秋天,武陵的群山在几场雨后褪去了酷暑,染上一层浅淡的枯黄。沅水两岸的雾气依旧浓重,但不再像夏日那般闷热逼人。张伟在临沅城的边缘,那个由废弃营垒改造的小小“医棚”,已经勉强站稳了脚跟。他和留下的几名伤愈老兵,靠着给城中军民看病换取的微薄报酬,以及自己开垦的一小片菜地,艰难地维持着生计。

名声渐起

张伟的医术,尤其是处理外伤和蛇虫咬伤的精湛手艺,经过口耳相传,渐渐超出了底层兵卒的范围,开始引起一些城中小吏、甚至与官府有往来的汉商注意。他看病不问身份,诊金随意,且用药颇为有效,在缺医少药的边城,成了难得的资源。

这天,一个衣着体面、但面色焦急的商人带着随从,匆匆找到医棚。他的商队在城外三十里处遭了山匪,几个伙计受了刀伤,还有一个被毒蛇咬了,情况危急,城中官医束手无策,这才慕名找来。

张伟二话不说,背上药箱就要跟去。同住的老兵赵老大拉住他,低声道:“张先生,城外不太平,山匪、蛮兵出没,太危险了!”

“救人要紧。”张伟摇摇头,眼神坚定。他知道,这是一个机会,既能救人,也能进一步打响名声,获取更多外界信息和资源。他让赵老大留守,只带了另一个身手较好的老兵王五同行。

他们随商人骑马出城,一路疾驰。到达事发地点时,受伤的伙计已奄奄一息,尤其是那个被毒蛇咬伤的,整条腿肿胀发黑,神志不清。张伟立刻动手,用随身携带的小刀(始终用火烤过)扩创排毒,敷上特效的蛇药,又给其他伤者清创缝合。忙碌了大半天,终于将几人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那商人感激涕零,不仅付了丰厚的诊金(几匹粗布和一小袋盐),还邀请张伟日后去他在城中的货栈做客,言谈中透露出他常往来于武陵与荆南各郡,甚至与一些熟蛮(与汉人交往较多的蛮族部落)有交易。

蛮寨来客

这次出诊归来后不久,一天傍晚,医棚来了几位不速之客。为首的是一个身材精悍、面色黝黑的中年汉子,穿着葛布短衣,腰间佩着一把弯刀,眼神锐利,带着几个同样装束的随从。他们抬着一个用树枝和藤蔓扎成的简易担架,上面躺着一个昏迷不醒的年轻人,脸色青紫,呼吸微弱。

“郎中,救他!”中年汉子汉语生硬,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急切和一丝野性。他身后的随从也都手握刀柄,警惕地打量着张伟和他棚里的老兵。

张伟心中一凛,从装束和气质看,这绝非普通山民或商队护卫,极可能是五溪蛮 的人!他强自镇定,上前检查伤者。年轻人身上没有明显外伤,但脉搏紊乱,瞳孔涣散,口角有白沫,症状奇特。

“他怎么了?何时发病?”张伟用尽量平缓的语气问。

中年汉子犹豫了一下,比划着说:“吃……吃了山里的……红果子……然后就倒了!”

毒菇!张伟瞬间判断。他不敢怠慢,立刻让王五等人帮忙,将伤者抬进棚内。他先用土法催吐,灌下大量清水和捣烂的绿豆甘草汁,然后又找出吴杞秘传的解毒散,混合了一些清热凉血的草药,撬开伤者的牙关,一点点灌下去。整个过程,那中年汉子一直死死盯着,棚内气氛紧张得如同绷紧的弓弦。

忙碌到半夜,伤者的呼吸终于平稳了一些,青紫的脸色也稍褪。张伟累得几乎虚脱,对那中年汉子说:“毒性很烈,但命暂时保住了。需要连续用药几天,观察情况。”

中年汉子紧绷的脸色缓和了些,他深深看了张伟一眼,从怀里掏出一块用皮绳系着的、温润的白色兽骨(似乎是某种獠牙),塞到张伟手里,生硬地说:“谢!盘石寨,黑虎!你,朋友!”说完,留下两个随从看守伤者,自己带着其他人消失在夜色中。

盘石寨的橄榄枝

接下来的三天,张伟精心照料着那个中毒的蛮族青年。两个留守的蛮族汉子起初十分警惕,寸步不离,但看到张伟确实尽心尽力,且伤者情况一天天好转,态度也渐渐缓和,甚至会帮张伟打水劈柴。张伟趁机用简单的手势和刚学的几个蛮语词汇与他们交流,得知中毒青年是盘石寨头人的小儿子,名叫阿木,而那中年汉子黑虎,是寨中的勇士头领。

第四天,阿木终于清醒过来,虽然虚弱,但已无性命之忧。黑虎也再次出现,看到阿木好转,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他再次向张伟道谢,并正式邀请张伟有空去盘石寨做客。

“郎中,你的医术,比汉人官医强,比我们寨子里的巴代(巫医)也不差!”黑虎拍着胸脯说,“我们盘石寨,认你这个朋友!以后在辰溪地界,有事,报我黑虎的名字!”

张伟心中激动,知道这是一个重要的突破!他谦逊地表示救命是医者本分,并顺势提出,自己对山中的草药很感兴趣,尤其是对一些治疗瘴毒、蛇虫的奇药,希望能有机会向寨中的巴代请教。

黑虎大手一挥:“好说!我们山里的药,多的是!下次你来,我带你去见老巴代!”

抉择与契机

蛮族少年的康复和盘石寨的友谊,像一阵风,迅速在临沅城内外传开。张伟的声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连郡守府的小吏都对他客气了几分。那个曾被他救治的商人再次来访,言语间更加热络,暗示可以合作,将张伟配制的金疮药、解毒散等,通过他的渠道销往荆南各地,利润可观。

站在医棚前,望着远处云雾缭绕的辰溪方向,张伟心中波澜起伏。临沅城的生活虽然清苦,但已初步稳定。与商人合作,或许能积累财富,改善生活。但那条通往蛮族山寨的小路,却散发着更原始的诱惑力——那里有对抗瘴疠的真正希望(断肠草),有更广阔的生存空间,也可能隐藏着关于这片土地最深的秘密。

他想起了徐元直,想起了失散的同伴。如果能在蛮区站稳脚跟,建立一个相对隐秘的据点,或许将来能成为汇聚失散同伴的基地?乱世之中,多一条退路,就多一分生机。

“赵大哥,王五兄弟,”张伟对身边的老兵说,“我打算,过些日子,去一趟盘石寨。”

赵老大有些担忧:“先生,蛮地凶险,语言不通,习俗不同……”

“我知道风险。”张伟目光坚定,“但要想在这里真正扎根,光躲在城里是不够的。必须走进山里,了解他们,也让他们了解我们。医术,或许就是最好的桥梁。”

他决定,先利用与商人的关系,储备一批盐、铁针、优质布匹等蛮区紧缺的物资作为“礼物”,然后择日启程,前往盘石寨。这既是一次医药交流,更是一次深入蛮区、开辟新天地的探险。

临沅城的小小医棚,已然容不下张伟日益壮大的雄心。 武陵的群山向他敞开了第一道缝隙,而他将凭借医术和勇气,试图走进那片神秘而危险的世界。未来的路,注定更加坎坷,但也可能更加广阔。辰溪的呼唤,声声入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