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荒村辣媳 > 第116章 薯经传习,薪火初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6章 薯经传习,薪火初燃

州府来人的消息,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让刚刚缓过气来的女户联盟再度绷紧了神经。快嘴刘带回的消息语焉不详,只知那曹先生身份不凡,言语间涉及“军需民用”,这足以让最迟钝的人也感受到山雨欲来的压迫。

赵小满听完快嘴刘带着惊惶的叙述,深陷的眼窝里波澜不惊,只是那按在膝上的、枯槁的手指几不可察地蜷缩了一下。额心的印记隐隐发烫,并非预警危机,而是与脚下土地、与那片日益繁茂的薯田产生着更深沉的共鸣。

“…该来的…总会来。” 她嘶哑的声音打破沉寂,带着一种近乎冷酷的平静,“…怕…无用。”

目光扫过一张张惊疑不定的面孔,最后落在那片在秋阳下藤蔓依旧青黑油亮的红薯地上。

“…咱们的底气…在土里。”

“…把这‘土疙瘩’…摸透…种好…”

“…比什么都强。”

她挣扎着站起身,深一脚浅跄地走向那片曾经耗尽她心力、如今却蓬勃如渊的薯田。女户们下意识地跟上,如同追随头雁。

赵小满停在田垄边,深陷的眼窝缓缓扫过起伏的藤蔓,枯槁的手轻轻拂过一片厚实的叶片。肺腑间的灼痛似乎都被这蓬勃生机抚平了些许。关于这红薯的种植点滴,那些一次次用“大地之心”感知、催生、甚至透支换来的经验,如同破碎的潮水,在她脑海中翻涌、汇聚。

她弯下腰,抓起一把黝黑松软的土壤,摊开在掌心。

“…地…” 她嘶哑开口,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土壤深处抠出来的,“…要松…要肥…”

“…沙地…不好…要改…”

她没说如何改,女户们却都明白,那是她用命换来的“神迹”,无法复制,但记住了“松肥”的要诀。

她指向埋藏块根的根部隆起处。

“…埋藤…不能深…”

“…横着…浅埋…”

“…节上…生根…地下…结薯…”

她用手比划着深度和走向,简单直接。

她又指向茂盛的藤蔓。

“…长疯了…要提藤…”

“…不让它…乱扎根…”

“…力气…都往…地下使…”

这是她观察到藤蔓疯长与块根膨大的平衡后总结出的经验。

“…怕涝…垄要高…”

“…怕旱…沟要深…”

她指着田地里精心挖掘的排水沟和高垄。

最后,她看向地窖方向。

“…霜降前…务必收…”

“…轻挖…轻放…别破皮…”

“…窖要干…要通风…”

“…留种的…挑好的…单独放…”

她没有引经据典,没有玄奥术语,用的全是女户们听得懂的大白话,甚至带着泥土气息。每一句,都对应着她们劳作中遇到过的问题或惊叹过的现象。

女户们听得如痴如醉,眼神发亮。以往她们只是懵懂地跟着赵小满的指示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此刻,这些零碎的经验被串了起来,形成了一张清晰的图谱,仿佛一下子捅破了那层窗户纸!

“原来提藤是为了让薯块长大!”

“怪不得俺以前种别的埋深了不长!”

“排水沟这么要紧!”

快嘴刘反应最快,猛地一拍大腿:“巧儿!巧儿!快!拿你的新泥板来!记下!都记下!这可是咱的传家宝!”

孙巧儿早已机灵地跑回窑洞,捧来了那块最大的新泥板和一把磨尖的刻签。她屏息凝神,根据赵小满的叙述和女户们的七嘴八舌,飞快地在泥板上刻画起来。

她不再用以往王嫂子那种象形的刻法,而是用简洁的数字和文字结合。

“地:松、肥(沙地需改)”

“种:横埋浅土(深度三指)”

“管:提藤(防徒长),高垄深沟(防涝旱)”

“收:霜降前,轻挖”

“藏:窖干通风,种薯单存”

条理清晰,要点突出。

赵小满看着孙巧儿笔下流淌出的清晰记录,微微颔首。她嘶哑地补充:

“…这…就是…‘红薯经’…”

“…以后…新来的…照这个…学…”

“…种好了…活命…”

“…种坏了…饿肚子…”

没有华丽的名字,只有最直白的称呼——“红薯经”。这是用汗、血、甚至险些付出生命代价换来的生存法则。

王嫂子看着那泥板上的字迹,激动得老泪纵横:“有了这个…有了这个…就算…就算俺们哪天不在了…后来的人…也能靠着这‘经’…活下去啊!”

张寡妇重重地点点头,将那泥板上的内容死死记在心里。这是比任何刀枪棍棒都更实在的武器。

快嘴刘眼睛放光,已经开始琢磨:“这‘经’…可是宝贝!以后说不定…”

赵小满冷冷瞥了她一眼,快嘴刘立刻把“卖钱”两个字咽了回去。

“…经…是咱们的…”

“…不外传。”

赵小满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怀璧其罪,这道理她懂。

女户们凛然应声。

夕阳下,那块刻着“红薯经”的泥板被郑重地放置在窑洞最显眼、又相对安全的地方。孙巧儿又找来些小块的泥板,准备将其分条刻录,方便日后传授。

薯经传习,薪火初燃。

这凝聚着血泪与智慧的种植法则,如同第一颗火种,在这群挣扎求生的女人手中传递开来,照亮了脚下的土地,也悄然孕育着改变命运的更强大力量。而州府带来的阴云,似乎也在这扎实的“底气”面前,暂时退却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