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诨名鬼眼 > 第475章 被伏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只见到处都是鬼子,如潮水一般汹涌而来,密密麻麻的,数量之多令人瞠目结舌。

然而,这看似不可一世的敌人,却在瞬间被干掉了大半。

战士们,尤其是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兵们,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得意之情。

他们美滋滋地点上烟卷,开始与其他士兵们吹嘘起自己的英勇事迹来。

在建筑人面三楼的一个口子里,谢团长正手持望远镜,专注地观察着被爆破的弄堂。

他身旁的几个军官也同样用望远镜凝视着,脸上都带着紧张的神色。

“团长,您说这到底是什么人在帮我们呢?”一名军官突然开口问道,语气中透露出对这神秘援手的好奇。

听到这个问题,谢团长原本紧绷的脸庞也难得地露出了一丝笑容。

他稍稍放松了一下身体,回答道:“管他是哪路好汉呢,只要是打鬼子的,那就是我们的朋友。

看看,不只是我们在抗击这些侵略者,还有其他人也在和我们并肩作战呢。”

说到这里,谢团长的目光转向了一旁的谢参谋,继续问道:“谢参谋,战区的补给运到了吗?”

谢参谋赶忙回答道:“团长,东西领到的不多啊,我本来还想再给战区去个电话,催一下呢。”

这里所说的战区,指的正是第三战区。由于 571 团所使用的武器全部来自汉斯国,而且弹药消耗量较大,因此很难一次性领到所有定额的物资补充。

“多催催!特娘的,这些官老爷们根本就不知道我们在前线的难处啊!”

谢团长怒不可遏地吼道。他这个军校的优等生,又怎么能理解后勤物资分配的艰难呢?

后勤部门到上级那里都领不到足够的物资,如果不是因为他们是汉斯军械师,是王牌师,恐怕根本就不会有人理睬他们。

与此同时,鬼子的侨民自卫队又在派人过来了。

而在沪上的西南面,有一支部队经过了长达三四个月的艰难跋涉,终于在千辛万苦之后,及时赶到了沪上。

这支部队就是没有任何装备的川军团。

这支几万人的庞大队伍,绝大多数战士手中使用的武器竟然只是大刀片子和梭镖枪,也就是后来人们所熟知的“红缨枪”。

他们身上的衣服早已破烂不堪,而且还不是正规的军服。脚上的草鞋更是破破烂烂,一路走来,战士们都不知道自己已经穿烂了多少双草鞋。

然而,就在他们刚刚抵达沪上的时候,便立刻接到了第三战区司令部的紧急命令,要求他们马不停蹄地赶往沪上北面的庙行镇进行设防。

这样的部队怎么可能抵挡已经是在二战时期,最强武装的倭国陆军。

而在北面几十公里处,倭国部队正缓慢而有条不紊地登陆着。

每一艘登陆艇都小心翼翼地驶向岸边,士兵们则紧张地注视着四周,警惕着可能的敌人袭击。

当前面的部队成功登陆后,他们并没有立刻向内陆猛冲,而是开始谨慎地向前推进了一小段距离。

这并不是因为鬼子们不想迅速占领沪上,而是因为浏河镇虽然是最合适的登陆地点,但这个时期的条件实在是太过艰苦。

这里既没有码头,也没有现成的公路可以让机动部队快速通行。

尽管情报显示有一条沪太公路,但实际上那只是一条泥石路,卡车在上面行驶必须非常缓慢,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泥潭。

面对这样的困境,鬼子们上岸后并没有急于快速向沪上推进。

他们知道,如果在这种路况下强行行军,不仅会损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可能会遭遇意想不到的困难和危险。

与此同时,川军团的三师师长白武林师长意识到了这一点,他立刻派遣使者与第三战区司令部取得联系,请求拨付一些武器和物资。

毕竟,他们有好几万人来到这里,却连军粮都还没有领到。

然而,川军团的士兵们对即将面对的倭国鬼子并没有太多的了解。

他们不知道这些敌人究竟有多么强大和残忍,也不知道这场战斗将会有多么艰难。

但他们并没有退缩,而是抓紧时间构筑防御工事,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激烈战斗。

就在川军团紧锣密鼓地筹备之际,另外两支队伍也如疾风骤雨般疾驰而来。

这两支队伍,一支来自滇军团,另一支则是贵军团。他们迅速在川军团的后侧两翼展开,开始构筑起坚固的防御工事。

然而,正当这三支军队齐心协力、共御外敌之时,一个棘手的问题却浮出水面——物资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