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穿越版 > 第256章 忆往昔峥嵘悟真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明兰没有立刻行动,她需要更深入地梳理自己的心绪,也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契机。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她依旧维持着表面的平静,但内心却在经历着一场剧烈的风暴。她不再局限于反思近日的摩擦,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遥远的过去,回顾她与顾廷烨携手走过的整整一段婚姻历程。

她想起了最初嫁入顾家时的忐忑不安。那时顾家内忧外患,小秦氏虎视眈眈,曼娘母子搅得天翻地覆,顾廷烨自身也处于朝堂争斗的漩涡中心。是他们夫妻二人,相互扶持,彼此信任,一步步铲除奸佞,整顿家风,才赢得了后来的安宁。记得为了对付小秦氏,他们深夜在书房密谋,一个眼神便能心领神会;记得面对曼娘的污蔑诋毁,顾廷烨毫不犹豫地站在她身前,为她挡住所有明枪暗箭。那段岁月固然艰难,但两颗心却贴得最近,因为他们有共同的敌人,有需要共同守护的目标。

她想起了决定辞官归隐宥阳的那个夜晚。顾廷烨握着她的手,对她说:“京城虽好,非久留之地。不如归去,过我们自己的日子。”那是他对她的承诺,也是对他们未来生活的憧憬。来到宥阳后,他们一起规划庄园,一起教导孩子,日子平淡却温馨。顾廷烨手把手教她骑马,她在灯下为他缝制衣裳,那些点点滴滴的温情,难道都是假的吗?

她还想起了自己生锋哥儿时难产,顾廷烨在产房外焦急万分,甚至不顾产婆的阻拦想要冲进来;想起了她每次生病,他虽嘴上不说,却总会默默守在一旁,亲自试药;想起了每年她的生辰,无论多忙,他总会备下礼物,陪她一起吃一碗长寿面……

一桩桩,一件件,如同走马灯般在眼前闪过。那些被近日的怨怼所掩盖的温暖细节,此刻清晰地浮现出来,带着灼热的温度,烫帖着她冰冷的心。顾廷烨或许不擅甜言蜜语,或许有时强势专断,但他对她的心,从未改变过。他用自己的方式,沉默而有力地守护着这个家,守护着她。

而自己呢?在享受这份安宁的同时,是否渐渐忘记了曾经的艰难?是否将他的付出视作了理所当然?当他因为外部事务而分心时,自己是否只感受到了被冷落,却没有去体会他肩上的压力和对家庭另一种形式的责任?

明兰忽然想起了不久前病逝的墨兰。四姐姐一生争强好胜,最终却落得那般凄凉下场,究其根本,不就是因为心中只有“争”,而没有“容”,没有真正去理解和经营感情吗?自己与顾廷烨的感情基础远比墨兰深厚,难道也要因为一时的误会和固执,而走上相互折磨的道路吗?

不,绝不能。明兰在心中坚定地告诉自己。她与顾廷烨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基础,有着共同经历的岁月,有着割舍不断的血脉联系(孩子们)。眼前的困境,不过是漫长婚姻道路上的一道坎儿,是平淡生活对激情的一次考验。如果连这点风浪都经不起,那他们当初又如何能携手走过那些真正的惊涛骇浪?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谁对谁错,而在于沟通的方式,在于是否还能像最初那样,愿意去理解对方,包容对方。顾廷烨有他的骄傲和固执,自己又何尝没有敏感和倔强?既然都放不下这个家,放不下彼此,那么总要有一个人先软化下来,去打破这个僵局。

而这个人,为什么不能是自己呢?真正的强大,不是永不低头,而是懂得在适当的时候,为了更重要的东西,放下无谓的自尊。

想通了这一点,明兰觉得心中那块压了许久的大石,终于被搬开了。虽然前路依旧需要小心摸索,但至少方向已经明确。她不再感到委屈和愤怒,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静的力量和清晰的目标:她要主动去修复这段关系,不是为了讨好,而是为了守护他们共同建立起来的、这个来之不易的家。

她走到书案前,铺开信纸,磨墨润笔。她决定,不再等待,就从现在开始,用行动去表达她的理解和改变。这第一封信,不是诉苦,不是指责,而是一封平静的、带着回忆和温度的家书。她要让他知道,她依然记得他们共同走过的路,依然珍惜他们之间的感情,并且,愿意为了这份感情,做出努力。

窗外的天色渐渐泛白,新的一天即将开始。明兰深吸一口气,提笔蘸墨,在纸端郑重地写下了第一个字。这一次,她的笔迹不再彷徨,而是带着一种历经思考后的坚定与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