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星辰隐匿。
密室之内,静谧无声。
周明的心神回归到民初这具既熟悉又陌生的躯体。
他缓缓睁开双眼,内视己身。
通脉大成的境界,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如一条条贯穿天地的主干道,气血在其中奔流不息,圆融自洽。
然而,当他的心神沉入更深层次的微观世界,看到的景象却让他眉头微蹙。
那是一片浩瀚如星海的微末络脉网络,它们如同宇宙中的尘埃与星云,密密麻麻,无穷无尽,晦涩不明。
只有极少数靠近主干道的微络被点亮,更多的则沉寂在黑暗中,等待着被贯通。
他尝试着引导精纯的气血,如绣花针般,小心地去开辟一条新的微络。
这个过程需要极致的专注和水磨工夫,耗时耗力,进展却微乎其微。
周明估算了一下,若是以这种方式闭关苦修,想要将这繁星般的微络尽数点亮,达到通脉圆满,没有十年八载的功夫,恐怕绝无可能。
而且,这还是在一切顺利的情况下。
长时间的枯坐,心神消耗极大,效率只会越来越低,事倍功半。
“此路不通。”
周明得出了结论。
传统的闭关修行,对于这最后一步的圆满,已然失效。
既然静坐闭关行不通,那便起而行之。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墙壁,望向了这片被他亲手改变的大地。
自来到这个世界,他一直在奔波、布局、战斗,如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推动着整个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
他见过图纸上的山川,听过报告里的民生,却从未真正用自己的双脚去丈量,用自己的双眼去看看,这个由他一手缔造的新世界,究竟是什么模样。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周明站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武道修行,亦是如此。”
去见众生,去观天地,将这四万万同胞的悲欢离合,将这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山川壮丽,尽数映照于己心。
以天地为烘炉,以众生为薪柴,来炼成这最后的圆满。
主意已定,周明不再迟疑。
他没有惊动任何人,如一缕清风,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戒备森严的密室,离开了星火主城。
……
翌日,清晨。
邵清总办府,最高参谋处。
苏清雪如往常一样,提前半小时来到办公室。
她习惯在每日的例行会议开始前,将所有需要讨论的议题和相关数据再梳理一遍。
当她推开门,脚步却微微一顿。
办公室里一尘不染,但她敏锐地察觉到了不同寻常。
她扫过宽大的办公桌,最后定格在一张被镇纸压着的字条上。
字迹苍劲有力,是她最熟悉的笔迹。
“我出去走走,看看这个新世界。”
没有署名,没有归期,只有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
苏清雪拿起字条,指尖能感受到纸张上残留的气息。
她站在原地,静默了许久,平日里清澈如古井的眼眸中,闪过一丝茫然。
先生……走了?
上午九点整,最高参谋会议准时召开。
王镇国、孙禄堂、周小七、周锦萱、刘知远、张为民……振华体系的核心成员齐聚一堂。
所有人的目光,都下意识地投向了那个空着的主位。
往常,先生早已端坐于此,或品茶,或翻阅文件,仿佛定海神针。
今日,那里空空如也。
会议室的气氛,变得凝重起来。
“先生呢?”王镇国浓眉紧锁,率先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不确定。
众人面面相觑,最后都看向了苏清雪。
苏清雪没有说话,只是将那张字条放在了会议桌的中央。
众人传阅过后,会议室陷入了更深的沉默。
“看看这个新世界?”张为民这位总设计师喃喃自语,眼中满是困惑,“什么意思?难道是……对我们的工作不满意?”
“不可能!”周锦萱立刻反驳,她对自己的兄长有着绝对的信心,“哥哥不是那样的人。这更像是一种……放手。”
“放手?”刘知远扶了扶眼镜,沉吟道,“你是说,先生有意考验我们独立运转这套体系的能力?”
这个猜测,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
王镇国沉稳的脸上露出一丝了然,他重重地一拍桌子,发出“砰”的一声闷响。
“我明白了!这是先生对我们的考验!”他的声音洪亮如钟。
“军中常有此类演练,主帅无预警‘阵亡’,考验各级将领的应急指挥能力!”
“先生这是要看看,离了他,我们这台机器还能不能转得动!”
他环视众人,目光如电:“慌什么!目前大局已定,我们要做的,就是按照既定方略,把事情办得更漂亮!在先生回来的时候,有个更好的结果!”
王镇国的话,像一剂强心针,让众人慌乱的心绪安定了不少。
苏清雪却有不同的看法。
她回想着周明闭关前后的种种言行,特别是关于“通脉”的阐述,以及那份对众生智慧的看重。
她隐约觉得,事情并非“考验”这么简单。
“或许,先生是进入了某种特殊的修行阶段。”苏清雪轻声说道,“他曾言,通脉之境,在于贯通周身微络,其数多如繁星。这或许……是先生的修行。”
这个解释,让孙禄堂、李存义等武道大家若有所思,缓缓点头。
无论是考验,还是修行,结论都是一样的——他们必须在没有先生的日子里,独自扛起这片天。
就在此时,会议室的门被敲响,袁项城在秘书的引领下走了进来。
他今日前来,是为汇报北方几省旧有会道门势力的清剿收尾工作。
一进门,袁项城就敏锐地察觉到了气氛的不对劲。
主位空悬,而王镇国、苏清雪这些核心人物,一个个神情肃穆,眉宇间带着一丝他从未见过的凝重。
这位在旧时代宦海沉浮一生的枭雄,心中猛地一跳。
一个大胆而惊人的念头,不受控制地冒了出来——那位先生,不在?
袁项城的心脏剧烈地收缩了一下,但脸上却不动声色,甚至比往日更加恭敬。
他一丝不苟地汇报完工作,然后垂手立于一旁,等待指示。
他看到,是苏清雪接过他的报告,仔细审阅后,与王镇国、刘知远低声商议了几句,便给出了清晰明确的批示。
整个过程虽然不如周明在时那般挥洒自如,却也有条不紊,井然有序。
袁项城的心,彻底沉了下去,随之而来的,却是一种莫名的激动。
他意识到,这是一个绝无仅有的机会。锦上添花,永远不如雪中送炭。
在先生不在的时候,展现出自己的价值,才能真正得到新时代的船票。
袁项城恭敬地领命告退,转身的刹那,腰杆挺得更直了。
会议室内,随着一项项事务被处理,众人渐渐找回了节奏。
苏清雪坐在副手的位置上,手中握着笔,声音清冷而坚定。
“工务部,京邵铁路的养护与安防等级必须提升,沿线增设武道兵团巡逻哨,确保大动脉万无一失。”
“军务部,四海归一的战略按原计划推进,但要更加注重思想宣传,王总长,军事上的胜利,要转化为政治上的认同。”
“学务部,‘燎原计划’不能停,孙会长,教材要进一步简化,要让目不识丁的百姓也能听得懂,学得会。”
……
一条条指令发出,一个个部门领命。
起初的紧张与不安,在繁重而具体的工作中,被逐渐消解。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
当最后一份文件处理完毕,天色已近黄昏。
苏清雪放下笔,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眉心,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这是她第一次,在没有周明参与的情况下,主持最高参谋会议。
尽管心神俱疲,但看着眼前这群目光坚毅的同僚,她的心中却升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豪情。
王镇国看着灯光下,侧脸显得有些单薄,却又异常坚韧的苏清雪,一向严厉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赞许。
他站起身,声音低沉而有力。
“我们,不能让先生失望。”
会议室内,所有人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齐齐点头。
没有豪言壮语,却有一股无形的信念,在众人之间凝聚。
一个以苏清雪为政务核心,王镇国为军事核心,孙禄堂为武道核心的全新领导集体,在周明“缺席”的一天,悄然成型,并开始独立而高效地运转。
雏凤清于老凤声。
周明撒下的火种,终于在今日,燃起了足以照亮自身的熊熊烈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