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的风卷着最后一丝湿热,掠过南方小城的青石板路。江翊坐在老院子的葡萄架下,指尖捏着一支铅笔,在画纸上轻轻勾勒。桌角放着一本泛黄的《小王子》,封面已经被摩挲得发亮,旁边是刚拆封的信封和邮票——明天,他就要踏上前往北方理工的列车,这是他出发前,要给林溪寄去的最后一份礼物。
葡萄叶的影子落在画纸上,随着风轻轻晃动。江翊的目光很专注,笔尖在纸上流畅游走,先画出一道纤细的身影,扎着简单的马尾,白色的连衣裙裙摆被风吹得微微扬起,再细细勾勒出她的眉眼——睫毛长长的,眼角带着浅浅的笑意,正是林溪的模样。
画纸的背景是一片绚烂的樱花林,粉白色的花瓣簌簌飘落,落在她的发间、肩头,地面铺着一层薄薄的花毯,远处的樱花树延伸成粉色的云霞。江翊想起高三春天,学校后山的樱花开得正盛,林溪拉着他和陆知行去写生,她站在樱花树下,手里举着画本,阳光穿过花瓣落在她脸上,美得像一幅画。当时他没好意思说,却把那个画面偷偷记在了心里。
他用浅粉色的彩铅轻轻给樱花上色,又用白色提亮花瓣的光泽,最后在她的发间添了几朵飘落的樱花。画完后,他盯着画纸看了很久,嘴角忍不住上扬——他画不出她万分之一的灵动,却尽了最大的努力,把记忆里最美好的瞬间定格下来。
江翊小心翼翼地把画纸吹干,然后翻开那本《小王子》。这本书是初中时奶奶送他的生日礼物,他翻了无数遍,书页间还夹着几片干枯的树叶标本。他在扉页上写下一行工整的字迹:“溪溪,愿你永远像樱花一样绚烂,像小王子的玫瑰一样珍贵,永远保持眼里的光。——江翊”
翻到书的中间,他把那张樱花树下的画轻轻夹了进去。画纸不大,刚好能嵌在书页间,不会损坏。他又在画的背面写下一行小字:“高三春,后山樱花,你站在花下,我在远处看你。”
做完这些,他把《小王子》放进一个米白色的信封里,又塞进一张三人在青岚岛的合影。照片里,林溪举着画笔笑,陆知行站在她身边,他自己则咧着嘴,手里攥着半块饼干。信封右下角,他画了个小小的橘子软糖图案——那是高中时他总塞给林溪的零食,是他们之间的小秘密。
“翊翊,该吃饭了,明天还要赶早车呢。”奶奶的声音从屋里传来。
“来了奶奶。”江翊应了一声,把信封紧紧攥在手里,起身往屋里走。他没告诉奶奶这封信是寄给谁的,只是说要给好朋友送个礼物。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江翊就背着背包出门了。他先去邮局把信封寄了出去,看着快递员把信封放进邮袋,心里像放下了一块大石头,又有些莫名的失落。他知道,这一去,南北相隔千里,下次再见,不知是何时。
火车缓缓开动,江翊坐在靠窗的位置,看着南方小城的轮廓渐渐消失在视野里。他想起林溪收到礼物时可能会有的表情,想起她看到画时会不会笑,心里就泛起一阵暖意。他拿出手机,给林溪发了一条消息:“溪溪,给你寄了个东西,记得查收。到了北方我会给你报平安。”
林溪收到消息时,正在画室里整理画具。她刚结束一场绘画比赛,正有些疲惫,看到江翊的消息,瞬间来了精神。她回复:“好呀!是什么神秘礼物?祝你一路顺风!”
几天后,快递员敲响了林溪家的门。她迫不及待地拆开信封,一本熟悉的《小王子》掉了出来。林溪愣了一下,拿起书,指尖刚触到扉页的字迹,眼眶就红了。她翻开书,一张画纸从书页间滑落,飘落在地上。
林溪弯腰捡起画纸,看到画的瞬间,呼吸都停了一下。画里的自己站在樱花树下,笑容明媚,樱花绚烂,正是高三春天的那个场景。她想起那天的阳光,想起飘落的樱花,想起江翊当时站在远处,手里拿着手机,好像在拍照,又好像在发呆。
她翻过画纸,看到背面的小字,眼泪瞬间掉了下来。原来,当时他不是在发呆,是在看她。原来,那个瞬间,他也记在了心里。
林溪坐在画桌前,一边看着画,一边翻开《小王子》。扉页的祝福,书页间的画,还有那张合影,都让她心里暖暖的,又有些酸涩。她知道,江翊不善言辞,却把所有的牵挂和祝福,都藏在了这本书和这幅画里。
她想起高中时的点点滴滴:江翊帮她整理乱糟糟的画稿,帮她讲头疼的数学题,在她难过时塞给她橘子软糖,在她比赛失利时偷偷给她塞错题本。那些看似平常的瞬间,此刻都变得格外珍贵。
“溪溪,在看什么呢?”妈妈走进来,看到她红红的眼睛,连忙问,“怎么哭了?”
“妈,江翊寄来的礼物。”林溪举起《小王子》和画纸,声音带着哽咽,“他要去北方上学了。”
妈妈拿起画纸看了看,笑着说:“这孩子画得真像,还记得你喜欢樱花。你们这些朋友,感情可真好。”
林溪点点头,把画纸小心翼翼地夹回书里,又把书放在画桌最显眼的位置。她拿起手机,给江翊发了一条长长的消息:“江翊,礼物收到了!《小王子》我很喜欢,画也超好看!谢谢你把我画得这么美,也谢谢你记得高三春天的樱花。你在北方要好好照顾自己,别总熬夜编程,注意身体。放假一定要回来,我带你去看后山的樱花,还请你吃海鲜大餐!”
江翊收到消息时,正在北方理工的宿舍里整理行李。他刚把奶奶给的酱菜放进柜子,看到林溪的消息,瞬间笑了出来。他回复:“喜欢就好,我画得不好,没把你画丑就不错了。北方一切都好,你放心吧。放假一定回去,到时候要吃你做的糖醋排骨。”
挂了电话,江翊坐在宿舍的窗边,看着北方的天空。他知道,虽然相隔千里,但这份友谊不会被距离冲淡。那张樱花树下的画,那本《小王子》,会像一座桥梁,连接着他和林溪,连接着南方的回忆和北方的牵挂。
开学后,林溪把《小王子》带到了南方美院的画室。每当她画画遇到瓶颈,或者想家的时候,就会翻开这本书,看看里面的画,想想高中时的日子,心里就会充满力量。她把那张樱花画单独拿出来,用相框装裱好,挂在画室的墙上。
室友看到了,好奇地问:“溪溪,这是谁画的呀?画得真好,是你男朋友吗?”
林溪的脸颊瞬间红了,连忙摇头:“不是,是我最好的朋友画的,他去北方上学了。”
“那他肯定很喜欢你吧?”室友笑着说,“不然怎么会把你画得这么美。”
林溪没有反驳,只是看着画,嘴角露出浅浅的笑意。她知道,江翊对她的感情,是纯粹的友谊,却又比友谊多了几分牵挂和珍惜。
而江翊在北方理工,也把林溪送他的画挂在了宿舍墙上。那是林溪特意给他画的北方雪景,画里的小人站在雪地里仰望天空,眼神坚定。每当他熬夜编程累了,就会看着那幅画,想起林溪的笑容,想起她的鼓励,就觉得浑身充满了动力。
大一的冬天,北方下了第一场雪。江翊拍了一张雪景照片发给林溪,配文:“北方的雪,比画里的还美。等你放假来北方,我带你看雪。”
林溪回复:“好呀!我也拍了画室的樱花画给你看,是不是和春天一样?”
他们就这样,隔着千里,分享着彼此的生活。林溪会把新画的作品发给江翊看,江翊会把编程的小成果分享给林溪,偶尔视频通话,聊聊各自的学校、同学,就像从未分开过一样。
大二春天,林溪的画室窗外也种了几棵樱花树。花开的时候,她站在花下,拍了一张照片发给江翊:“你看,像不像你画里的场景?”
江翊收到照片时,正在实验室里做项目。看到照片,他停下手里的工作,盯着屏幕看了很久。照片里的林溪笑着,站在粉白色的樱花树下,和他画里的样子重叠在一起。他回复:“像,比我画里的美多了。溪溪,你越来越好看了。”
林溪看着消息,脸颊红了,心里暖暖的。她知道,无论时间过去多久,无论他们身在何方,那个樱花树下的瞬间,那份藏在画里的牵挂,都会一直留在他们心里。
大三那年,林溪参加全国青年美术大赛,她的作品《樱花记忆》获得了一等奖。画里正是那个樱花树下的场景,只不过画里多了三个小小的身影——她、江翊、陆知行。领奖的时候,她在台上说:“这幅画,送给我最好的两个朋友。感谢高中三年的陪伴,无论相隔多远,我们的友谊都像樱花一样,永远绚烂。”
江翊在北方通过直播看到了颁奖典礼,看着林溪拿着奖杯的样子,他笑着笑着,眼泪就掉了下来。他给林溪发消息:“溪溪,恭喜你!你做到了!你的画,永远是最棒的。”
林溪回复:“谢谢你江翊!这也有你的功劳,是你画的樱花给了我灵感。等你放假来南方,我把奖杯给你看看。”
时间过得很快,大学四年转瞬即逝。林溪成了小有名气的青年画家,陆知行考上了研究生,江翊则创办了自己的科技公司。他们虽然在不同的城市打拼,却从未断了联系。
毕业一年后,三人约好在青岚岛重逢。江翊从北方赶来,林溪和陆知行从南方出发。当江翊看到林溪时,她正站在海边的礁石上,穿着白色的连衣裙,像极了画里樱花树下的模样。
“江翊!”林溪笑着朝他挥手。
江翊快步走过去,从背包里拿出一个精致的礼盒:“给你的礼物。”
林溪打开礼盒,里面是一幅装裱好的画——画的是她站在南方美院的樱花树下,比当年那张更精致,更灵动。
“你什么时候画的?”林溪惊喜地问。
“上次你发的照片,我偷偷画的。”江翊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一直没机会送给你。”
林溪看着画,眼泪又掉了下来。她知道,江翊一直记得她喜欢樱花,一直记得那个春天的瞬间。这份藏在画里的牵挂,跨越了千里,跨越了时光,从未改变。
三人坐在青岚岛的沙滩上,看着日出,聊着这些年的经历。江翊说着北方的雪,林溪说着南方的樱花,陆知行笑着听着,偶尔插几句话。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明亮。
林溪看着身边的两个朋友,心里满是幸福。她知道,无论未来走得多远,无论遇到多少风雨,这份藏在《小王子》里的友谊,这份樱花树下的回忆,都会像一束光,照亮他们前行的路。而那张夹在书里的画,会永远见证着他们的青春,他们的牵挂,他们之间那份跨越山海的深厚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