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科研兴国:投胎是门技术活 > 第127章 人与人之间智商的差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7章 人与人之间智商的差距

尽管院长的态度很好,语气也很和善,但是江星月却觉得后背有点凉凉的。

她坐在俞院长的对面,尴尬的笑了笑,随后摩挲了一下自己手里的笔记本电脑,清冷的眸子中带上了一点无奈还有迟疑:“这个我还没有想好。”

整个星斗项目参与的小组很多,而且都有自己的任务,当初也是选了半天为了不和其他组冲突才选择了这个课题。

似乎是看出了她的为难,俞院长低头沉思了一会儿,才抬起眼帘望向江星月:“江同志,这两个多月你的实力大家有目共睹,我想让你成为机动队员,在各个组参与项目,你觉得如何?”

之前几次会议她就看出来了,这江同志的知识储备堪称一等一,这次的成果足以证明她说的理论都是可以转化为现实的,而非空谈。

她对江星月有信心。

机动作业江星月再熟悉不过,可这边的人和她磁场好像有点不太合。

她仿佛已经能够预见自己以后状况百出的工作环境,要是阴国良、费任那样的多来几个,她怕自己真的忍不住出手。

所以江星月内心是拒绝的,可面对领导发出的邀请一时之间又不知道该如何拒绝才好,她犹疑着开口:“这,这不好吧?”

俞红梅站起身,拍了拍她的肩膀,语重心长的道:“如果有顾虑可以直接开口,我会为你扫平障碍,但你要知道我们目前的进度真的拖不起了。”

昨天,她已经接到上面传达的一个好消息:弹道导弹核潜艇已经试水了。

对俞红梅来说:如果他们的微星能在一年内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那以后潜艇就是如虎添翼,反之他们就是拖后腿。

上面的这则电话是喜讯,也是压力,她懂!

俞院长虽然平时比较严肃,工作抓的也比较紧,可她不加班,想做什么项目就做什么项目,不问原因全力支持,甚至一到饭点就去吃饭,哪怕表现得和其他研究院不一样,俞院长都没有干涉过一个字。

领导做到这一点已经算是可以了,她都记着。

下意识的抬起头,没想到却看到了俞红梅眼中一晃而过的沉痛之色,她不知道对方是不是想到了什么,不过对于别人的私事她并没有打算触探。

江星月无法拒绝俞院长,况且在这个岗位就注定一切以国家的利益为出发点,个人喜好可以调整。

“好,院长您安排,我一切听指挥,争取咱们明年能回家过年!”

见她答应的干脆,俞红梅很欣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小家伙虽然特立独行一点,但真出成绩啊!

当天,俞红梅就分别找几位组长谈了话,不管过程如何,最后对于江星月的加入都表示积极配合。

“江同志,你看看有没有时间帮我复算一下这个结果。”

一个研究员刚把写满A4纸的实验数据递过来,江星月只扫了一眼就说:“倒数第三行,π不能按照3.算,要再往后具体到3.,这样误差才能缩小。”

“啊,哦,哦,不好意思,我没注意。”

研究院红着脸低着头跑了。

“江同志,你看看这个磁场强度问题调整到这个位置是不是合适。”

另一个穿着白大褂的研究员看她闲下来立马来拉人。

“哦,好,我看看,嗯应该增加100h,这个强度产生的磁场会使角度发生偏移几率大大减小。”

“我们的微星通过磁力矩器调整姿态。微星上的线圈,通电后会在地球磁场中产生力矩,从而改变卫星的旋转状态,磁场越强,相同电流下产生的力矩越大,姿态调整效率越高,但是也要记住过犹不及,太空中也有微弱的磁场,二者之间会互相影响。”

对面的研究员看着她倒背如流一样将每一个知识点脱口而出,再次感到了人与人之间智商的差距。

这都是最近几个月他们被碾压之后一次次总结出来的。

所以他们现在学会了“躺平”:自己看一遍,电脑过一遍,如果觉得有问题直接找江星月确认并作为最终结论。

几个月下来项目顺利的可怕,而且无一例外,比电脑还强!

有时候他们都想要不然就让江同志把所有的项目都理顺一遍算了。

当时有人稍微透露了一点这个意思,吓得江星月差点不敢来实验室。

打补丁或者提供思路什么的,甚至当个领头羊她都能接受,可是当个擎天柱包揽一切,她可从没这么想过。

一个人不管多么强大,不可能自己独自统治世界,科学也一样,一个人总有力有不逮的时候,没有一茬接一茬的科学家,科技早晚会没落。

她的知识的确高出这个年代太多,但说白了她只是站在一个巨人身上罢了,她能事无巨细的自己做完所有工作吗,根本不可能。

所以每次说到具体问题,她都会尽量延展一些,争取让大家有更多的收获,而不单单只是解决眼下的问题。

地下基地,看不到阳光,也感受不到寒冷,甚至是她最讨厌的风,都只有换气扇吹出来的那一点点。

等星斗项目研究接近尾声的时候,她才惊觉,来到西北已经快一年多了,还有两个月就是新的一年了。

或许古人曾说的山中无岁月,世上已千年就是这种感觉吧。

还记得去年曾经和俞院长说争取今年有机会回家过年,今年虽然实现不了了,倒是明年还可以期待一下。

她决定今天哪怕熬夜也要把星斗微星系统的整体设计图完工!

一九七五年十一月十一号,江星月和俞红梅汇总了所有的局部分解图纸还有整体设计图,加起来比她还高,满满一屋子。

就像俞红梅喜欢用“突飞猛进”四个字形容这一年多的变化,江星月更喜欢用“厚积薄发”。

这是因为三年多的研究底蕴,才有了今日星斗微星系统。

会议室,几个组长还有骨干研究员今日都来了,大大小小有一百多人。

俞红梅还是说话那么直接:“领导那边我已经电话报告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