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雾气尚未完全散去,营地的操场上已经响起了士兵们晨练的口号声,整齐划一,带着一股经过血火淬炼的杀气。陆小龙站在指挥部门前的高台上,目光如鹰隼般扫过训练场。他的视线在几个新来的面孔上稍作停留——那是林政委带来的所谓“工作队”成员,分散在各连队中。
“营长,政委请您去开会。”警卫员小李快步走来,低声报告。
陆小龙点了点头,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他整理了一下军装——尽管在这前线阵地,军容并非首要,但他始终保持着整洁——然后大步向会议室走去。
会议室里,林国栋政委已经坐在主位旁的位置上,面前摊开一本崭新的笔记本。他今天换上了一套相对合身的作战服,但依然戴着那副金丝眼镜,与周围环境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陆营长,请坐。”林政委微笑着指了指自己对面的座位,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正式感。
陆小龙不动声色地坐下,目光扫过会议室。各连连长已经到齐,岩迈坐在他左手边第一个位置,表情严肃。会议室后排多了两个陌生面孔,是林政委带来的文书,正在准备记录。
“开始吧。”陆小龙的声音平静而有力,目光看向各连连长,“先汇报各连情况。”
一连长首先站起来,汇报了前沿阵地的加固情况和昨夜的小规模交火事件。陆小龙仔细询问了细节,做出了相应的部署调整。
当三连长汇报到弹药消耗情况时,林政委突然插话问道:“请问这些消耗有详细的记录吗?每支枪发射了多少子弹?每门炮打了多少发?”
会议室里顿时安静下来。三连长愣了一下,有些无措地看向陆小龙。
陆小龙面色不变,淡淡道:“战时记录以实战需要为准。详细的弹药消耗,各连文书每天都会统计上报营部。岩副营长负责审核。”
岩迈接话道:“是的政委,我们有一套完整的物资管理制度。虽然不如后方那么...规范,但足够确保每一发子弹都用在刀刃上。”
林政委推了推眼镜,在笔记本上记了几笔,没有再追问,但那种审慎的态度已经让在场的军官们感到了一丝不适。
会议继续进行。当讨论到炊事班伙食改善计划时,林政委又提出了疑问:“我看到计划中要增加肉食供应,这笔经费从何而来?据我所知,上级下拨的伙食标准是固定的。”
这次陆小龙直接回答了:“增加的肉食来自两个渠道:一是我们自己饲养的猪和鸡,二是与附近村民的交换——我们用盐和药品换取他们狩猎获得的野味。不占用上级拨款。”
“与村民交换?”林政委敏锐地捕捉到这个信息,“这符合规定吗?有没有可能涉及...不正当交易?”
会议室里的气氛顿时凝重起来。几位连长脸上露出明显的不悦。
陆小龙的声音依然平静,但多了一丝冷硬:“政委,在这里,生存和保持战斗力是第一位的。我们与村民的交换公开透明,有专人监督记录,所有物资都用于改善士兵生活。如果政委有疑问,可以随时审查账目。”
他顿了顿,补充道:“事实上,正是通过这些交换,我们与周边村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获得了许多宝贵的情报。这是我们在敌后能够立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林政委似乎意识到自己问得过于直接,缓和语气道:“我当然不是怀疑什么,只是职责所在,必须了解清楚。这些情况我会向司令部如实反映,或许能成为其他部队学习的经验。”
会议在略显尴尬的气氛中结束。军官们离开时,彼此交换着眼神,对这位新来的政委明显抱有戒心。
等所有人都离开后,林政委叫住了陆小龙:“陆营长,请留步,有件事想与你商量。”
陆小龙重新坐下,示意岩迈也留下。
林政委打开公文包,取出一份文件:“这是司令部最新下发的《关于加强部队政治思想工作的指示》,要求各部队立即组织学习,每周至少安排两次政治课,每次不少于两小时。我认为我们应该尽快落实。”
陆小龙接过文件快速浏览了一遍,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政委,前线战事紧张,士兵们每天要执行巡逻、警戒、工事修筑等任务,体力消耗很大。如果再增加两个小时的政治学习...”
“正因战事紧张,才更需要加强思想建设,统一认识,提高士气。”林政委打断他,语气坚定,“这是我作为政委的职责所在。当然,具体安排我们可以商量,但这项指示必须执行。”
陆小龙与岩迈交换了一个眼神,沉吟片刻后道:“既然是指示,我们自然执行。但我建议初期不要占用训练和休息时间,可以利用晚饭后的时间进行,每次一小时为宜。内容也要结合实际,不要照本宣科。”
林政委考虑了一下,点头同意:“可以。那就从今晚开始。我会亲自准备讲课内容。”
等林政委离开后,岩迈忍不住低声道:“营长,这...晚饭后是士兵们仅有的休息时间,现在又要被占用了。而且那些理论课,大家听了只怕会打瞌睡。”
陆小龙目光深邃:“他是政委,这是他的职权范围。我们不必直接反对,但要确保不影响战备。通知各连,政治课期间也要安排值班警戒,不得松懈。”
“是。”岩迈领命,又问道,“那他带来的那几个人,安插在各连队里,明显是...”
“我知道。”陆小龙打断他,“让他们待着,不必特殊对待,但各连的核心军事行动和情报工作,一律按原有程序进行,不得向这些人透露。”
当天晚饭后,全营第一次政治课在简陋的操场上举行。士兵们席地而坐,林政委站在临时搭建的讲台前,开始讲授SNLA的革命历史和斗争宗旨。
起初,士兵们还保持安静,但随着讲座进行,内容越来越理论化,不少士兵开始打瞌睡,交头接耳的现象也逐渐增多。
林政委几次停下来维持秩序,脸色越来越难看。他试图通过提问来互动,但士兵们的回答要么敷衍了事,要么直接说“听不懂”。
讲座进行到一半时,突然远处传来一声枪响,紧接着是密集的交火声。士兵们瞬间全部起身,条件反射般地抓起步枪,望向枪声传来的方向——那是营地西侧的前沿哨所。
“全体注意!保持镇静!”陆小龙的声音如同炸雷般响起,“一连、二连立即进入战斗位置!三连预备!侦察排前出侦察!”
命令简洁有力,士兵们迅速而有序地行动开来,整个过程不到一分钟,操场上就只剩下面色尴尬的林政委和他的工作队员。
陆小龙转向林政委,语气急促但不失礼节:“政委,抱歉,有敌情,政治课必须中断。请您和工作队的同志先到防空洞暂避。”
说完,他不等回应,就带着岩迈和指挥部人员冲向指挥所。
林政委站在原地,看着瞬间空荡的操场和迅速进入战位的士兵,脸色变幻不定。他带来的工作队员不知所措地看着他。
“政委,我们...”一名工作队成员怯生生地问。
林政委深吸一口气,努力保持镇定:“按陆营长说的,先去防空洞。注意观察,记录情况。”
战斗持续了约半小时逐渐平息。后来查明是一小股敌军试探性袭击,被前沿哨所及时发现并击退。陆小龙指挥得当,部队反应迅速,无人伤亡。
战后总结会上,陆小龙首先表扬了前沿哨所的警觉和一连、二连的快速反应,然后各连汇报了战斗情况和弹药消耗。
当轮到林政委发言时,他清了下嗓子,说道:“这次事件表明,我们的战备工作确实做得不错。但我注意到,政治课被中断了,这说明我们的学习时间安排可能确实有问题。我建议...”
“政委,”陆小龙温和但坚定地打断了他,“我认为今晚的事件恰恰证明了一件事:在前线,战备永远是第一位的。政治教育很重要,但必须为实战让路。”
他环视在场的军官,继续道:“我建议,今后的政治课内容应更加贴近实际,比如可以讲解如何辨别敌特、如何做好群众工作、如何保持战斗意志等实用内容。形式也可以更灵活,不必拘泥于集中上课。”
林政委张了张嘴,想反驳什么,但看到军官们纷纷点头赞同陆小龙的提议,只好把话咽了回去,在笔记本上记了几笔。
散会后,陆小龙特意留下林政委:“政委,我知道您职责所在,必须监督我们的工作。但我希望您能理解,前线与后方是不同的。在这里,生存和战斗是第一位的,有些规矩不得不变通。”
他语气诚恳:“我欢迎您监督我们的工作,特别是财务和物资管理方面。明天我会让后勤连长把所有账目拿来给您审查。但也请您相信,我和所有官兵都是为了SNLA的事业而战,我们的一切行动都是为了更好地打击敌人。”
林政委看着陆小龙,镜片后的眼睛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最终点了点头:“我明白。我会尽快适应前线的工作环境。但也请陆营长理解,我的职责要求我必须确保一切符合规程。”
“当然。”陆小龙微笑点头,“我们各有职责,目标一致。”
两人握手告别,看似达成了共识,但彼此心知肚明,这只是一场漫长博弈的开始。
随后的几天里,林政委果然认真审查了营部的各项账目和记录。他工作极为细致,甚至亲自清点了粮仓和弹药库,让后勤人员叫苦不迭。
但陆小龙完全配合,命令各部门全力协助政委工作,不得有任何隐瞒或阻挠。他甚至亲自陪同林政委视察了几个前沿哨所,耐心解释防区的防御体系和日常运作。
在一次视察途中,他们恰好遭遇了小股敌军的冷枪袭击。陆小龙反应极快,一把将林政委推倒在战壕里,同时拔枪还击,指挥士兵迅速消灭了敌人。
当林政委惊魂未定地从地上爬起来时,看到的是陆小龙冷静指挥的背影和士兵们毫不犹豫的执行。那一刻,他镜片后的目光中多了些复杂的东西。
当晚,林政委在日记中写道:“陆小龙确实是个难得的军事人才,对部队的控制力极强,士兵们对他既敬畏又忠诚。但他行事过于独立,不太受约束...必须继续密切关注,特别是他与地方民众的往来和物资来源...”
而同一时间,在指挥部里,陆小龙正对岩迈吩咐:“政委审查账目是好事,让他看到我们是清白的。但‘特殊渠道’的那部分要处理好,不要留下任何痕迹。”
“已经处理好了,营长。”岩迈低声道,“只是...他一直这样盯着,我们很多事不好开展啊。”
陆小龙望向窗外漆黑的夜空,目光深邃:“让他看,让他查。时间久了,他就会发现,在这里,活下去和打胜仗才是硬道理。而那些规矩和条例...很多时候是行不通的。”
他转身看向岩迈,嘴角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弧度:“况且,他毕竟是政委,有些场合,有他在未必是坏事。”
岩迈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不再多问。
随着时间推移,林政委逐渐适应了前线生活,虽然仍坚持原则,但对一些“变通”行为的容忍度明显提高。他甚至开始认可陆小龙的某些做法,并在向司令部的报告中,客观描述了前线的实际情况和特殊需求。
陆小龙则始终对政委保持尊重,重大决策前都会象征性地征求他的意见,但在军事指挥和内部管理上从未放弃主导权。两人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政委专注于思想教育和财务监督,营长负责军事指挥和作战行动。
这种平衡脆弱而短暂,但在这个特殊时期,它确实为部队提供了某种稳定性。士兵们逐渐接受了政委的存在,甚至有人开始认真听政治课——当课程内容变得实用而生动时。
然而,无论是陆小龙还是林政委都明白,这种平衡随时可能被打破。在战火纷飞的金三角,平静从来都只是表象,暗流永远在涌动。
而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