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我在大唐舞枪弄炮 > 第236章 苏梓陌亲口说出赏赐使得皇上惊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6章 苏梓陌亲口说出赏赐使得皇上惊讶

进入御书房,皇上径直走到龙案后坐下,恢复了帝王的威仪,开门见山地说道:“好了,苏小子,此地再无闲杂人等。你要何赏赐,现在总可以说了吧?”

然而,苏梓陌依然没有立刻开口,他的目光若有若无地瞟向了侍立在皇上身侧的吴公公。

皇上看到他的眼神,立刻明白了他的顾虑,摆了摆手道:“吴公公自朕潜邸之时便跟随左右,是朕最为信赖之人。但说无妨。”

苏梓陌见皇上如此说,便不再犹豫,他深吸一口气,目光变得锐利而坚定,沉声开口道:“陛下,微臣所请的赏赐,并非金银财帛,也非高官厚禄。微臣希望……陛下能赐予微臣一项特殊的权力。”

“哦?特殊权力?说来听听。”皇上身体微微前倾,来了兴趣。

“微臣希望,在一些特殊且紧急的情况下,无论是朝堂大臣,还是……王爷皇亲,”苏梓陌刻意在“王爷皇亲”四个字上加重了语气,“微臣都拥有……就地斩杀,先斩后奏之权!”

“什么?!” 皇上听到这个请求,脸上的表情瞬间经历了数次变化。最初的疑惑是为何不是提亲?紧接迅速转为惊愕,继而升起一丝被冒犯的愠怒!一股无形的帝王威压如同实质般扩散开来,让御书房内的空气都仿佛凝固了几分。

他的声音沉了下来,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苏小子!你可知你在说什么?!此等权力,非同小可!岂是儿戏?!若是在证据确凿、情况万分紧急之下,斩杀祸国殃民的朝堂大臣,朕或可考虑准予你临机专断之权。但你口中,竟连‘皇亲国戚’也包含其中?!朕就十分不解了!”

皇上的目光如同利剑,直视苏梓陌:“朕知道你苏梓陌心怀百姓,忠于大唐。但朕的皇亲国戚……难道其中还有人,包藏祸心,妄图颠覆朕的大唐江山不成?!” 最后一句,已是带着雷霆之怒的质问。

苏梓陌面对这滔天威压,依旧躬身行礼,语气不卑不亢,却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沉稳:“陛下息怒。微臣并非指认具体何人,只是……有所怀疑。但怀疑,并不意味着绝无此等可能。正所谓,防患于未然。”

皇上眉头紧锁,怒火稍敛,但疑虑更深:“苏小子,听你此言,莫非……你察觉到了什么?或是知道了些什么朕不知道的事情?你给朕从实招来,你到底怀疑谁?”

苏梓陌沉思片刻,决定还是不能将影组织、欧阳景以及自己掌握的全部信息和盘托出。他需要保留一些底牌,也要避免打草惊蛇。于是,他选择性地透露了一部分信息:

“陛下,之前微臣带领王霸和气小队在外执行任务时,曾俘虏过一些倭寇。从他们的口中,经过……严厉审问,得知了一个消息。” 他刻意停顿了一下,观察着皇上的反应,“他们透露,朝堂之内,有奸佞之徒,正在暗中勾结倭寇,以及境外其他敌对势力与敌对国家,意图里应外合,颠覆我大唐社稷,谋权篡位!”

他看着皇上骤然变得无比凝重的脸色,继续分析道:“所以微臣觉得,若仅仅是一些朝堂中的大臣,即便野心勃勃,恐怕也未必有如此胆量,敢行此诛九族之大逆不道之事。即便有,其能量和魄力,恐怕也不足以支撑如此庞大的阴谋。因此,微臣怀疑,在那些跳梁小丑般的朝臣背后,很可能还隐藏着一个……或者一批身份更高、能量更大的幕后操盘手!其身份,恐怕……非同一般!”

他再次躬身,语气恳切而坚定:“正因如此,微臣才斗胆,向陛下提出这不情之请。希望陛下能准予微臣在特殊情况下,拥有临机决断、铲除奸佞之权!无论是大臣,还是……可能涉及其中的皇亲国戚!一切,都是为了大唐江山的稳固!”

皇上听完这番陈述,脸上的怒容早已被无比的凝重所取代。他靠在龙椅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陷入了长时间的沉思。御书房内落针可闻,只有炭火偶尔发出的噼啪声。

良久,皇上才缓缓抬起头,目光深邃地看着苏梓陌,语气无比慎重地问道:“苏小子,你方才所言……勾结外敌,意图谋反之事……是否属实?你可知道,若是虚言,这便是欺君之罪!”

苏梓陌直起身,毫无畏惧地迎上皇上审视的目光,拱手行礼,声音清晰而有力:“陛下,微臣方才所言,句句属实,皆是从俘虏口中拷问得出,并经过多方线索印证。微臣愿对天发誓,若有半句虚言,甘受五雷轰顶之刑!”

看着苏梓陌那坦荡而坚定的眼神,听着他信誓旦旦的话语,皇上心中的天平终于倾斜。他缓缓点了点头,沉声道:“好!既然你如此肯定,那此事……朕准了!”

但他随即话锋一转,帝王的威严尽显:“不过,苏梓陌,你给朕听好了!朕赐予你此项特权,是让你在确凿证据、万分危急之时,为国除奸!绝非让你滥杀无辜,公报私仇!你需谨记!此外,你刚刚所说谋逆之事,朕会暗中派人详查。若最终查无实据,或者发现你有所欺瞒……哼,后果你应该清楚!”

“微臣明白!定不负陛下信任!” 苏梓陌郑重应下。

皇上似乎松了口气,身体向后靠了靠,脸上的表情缓和了许多,甚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他再次开口,语气变得有些随意,甚至带着点急切:“除了此事,苏小子,你……可还有其他事情要奏?”

这一问,直接把苏梓陌给问懵了。他心中不由得打起鼓来:‘啥情况?还有什么事?我刚才说的谋权篡位还不够大吗?皇上您这心也太大了吧?难道当皇上当腻了?’ 他偷偷瞄了一眼皇上,发现皇上的眼神中,除了期待,似乎还有一丝……鼓励?

电光火石间,苏梓陌结合刚才路上皇上关于“婚配”、“心仪之人”的询问,脑海中猛地划过一道闪电,瞬间明悟!

‘我靠!原来是在这儿等着我呢!皇上这是……这是在暗示我提亲啊!他以为我刚刚要说的赏赐就是求娶雨曦,结果我说了先斩后奏权,他以为我忘了或者不敢说,这是在主动给我创造机会呢!’

想通了此节,苏梓陌心中顿时豁然开朗,甚至有些哭笑不得。这皇上老丈人,为了女儿的婚事,也是够拐弯抹角的!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苏梓陌立刻清了清嗓子,脸上努力做出既恭敬又带着一丝羞涩的表情,开口说道:“回陛下,经您提醒……微臣,确还有一事,希望陛下可以成全。”

皇上一听,脸上那期待的笑容瞬间绽放,如同秋日盛开的菊花,连语气都轻快了几分:“哦?还有何事?快快说来与朕听听!” 那神情,仿佛在说:小子,总算开窍了!

苏梓陌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决心,目光真诚地看向皇上,一字一句地说道:“微臣……恳请陛下,为微臣……赐婚。”

“赐婚?” 皇上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几乎要掩饰不住,他故意拉长了语调,带着几分戏谑问道:“哦?不知是哪家的姑娘,如此有福气,能被朕的苏爱卿看上眼啊?说来让朕听听。”

苏梓陌面带“羞涩”的微笑,声音却清晰无比:“微臣方才与陛下说过,自己已有心仪爱慕之人。此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她便是……陛下的长公主——王雨曦殿下。”

“哈哈!好!好啊!” 此话一出,皇上终于忍不住抚掌大笑,满脸的得意和欣慰,仿佛完成了一桩天大的心事,“好你个苏小子!果然!果然让朕猜中了!你居然早就对朕的宝贝女儿存了‘歹心’!还不从实招来,是何时起的意?”

苏梓陌见皇上虽然用语调侃,但脸上满是笑容,并无丝毫怪罪之意,心中大定,知道这事有门儿!他连忙顺着杆子往上爬,语气诚恳地说道:“回陛下,微臣不敢隐瞒。自从第一次在丰兰县,机缘巧合救下公主殿下之时,便……便已一见倾心。只是当时深知自己身份低微,与公主殿下犹如云泥之别,故将此情愫深埋心底,不敢有丝毫表露,只愿默默守护。”

他顿了顿,声音更加坚定:“如今,蒙陛下隆恩,微臣侥幸立下些许功劳,得赐官爵,身份虽仍无法与公主殿下相比,但总算……总算有了那么一丝丝,可以仰望的资格。加之对公主殿下的情意,日久弥深,难以自抑。故而今日才斗胆,借此机会,向陛下提出这不情之请,恳请陛下成全!将雨曦公主殿下,下嫁于微臣!微臣必当竭尽所能,护她一生周全,让她永展笑颜!”

这一番话说得情真意切,既表达了对王雨曦深沉的爱慕,又巧妙地将自己的“痴情”与“奋斗”联系起来,听得皇上是连连点头,心中大悦。

皇上轻咳了两声,努力压下嘴角过于上扬的弧度,故作严肃地说道:“苏小子,像你这般能人异士,想娶朕的女儿,倒也算……说得过去,不算辱没了雨曦。”

但他话锋一转,拿出了为人父的姿态:“不过,婚姻大事,非同儿戏,更讲究个两情相悦。朕虽然原则上同意,但还需去问问朕那宝贝女儿雨曦的意思。看看她对你……是否也怀有同样的情谊。此外,皇后那边,朕也得去说道说道。若是她们二人中,有一个不同意……”

皇上故意拉长了声音,看着苏梓陌瞬间紧张起来的表情,心中暗笑,继续说道:“那朕也不能强行将雨曦许配给你,免得日后成了一对怨偶。所以啊,苏小子,你也先别急着谢恩。回去安心等待消息吧。今日朕也乏了,你就先退下吧。”

苏梓陌一听,虽然没能立刻得到肯定的答复,但皇上的态度已经非常明确,只要雨曦和皇后不反对,这事就成了!他心中狂喜,连忙躬身行礼,声音都带着一丝激动:“是!陛下!微臣明白!那微臣就先告退了,静候陛下佳音!”

说完,他再次行了一礼,然后低着头,强忍着雀跃的心情,一步步退后,直到门口,才转身离开了御书房。

望着苏梓陌消失在门帘后的背影,皇上终于忍不住,靠在龙椅上,畅快地笑出了声,自言自语道:“苏小子啊苏小子!果然,朕还是没猜错!你这点心思,岂能瞒得过朕?哈哈!”

笑过之后,他捋着胡须,眼中露出思索之色:“话说回来,雨曦这丫头,年纪也确实不小了,到了该婚嫁的时候。苏小子此人,虽有诸多神秘之处,但能力超群,忠心可嘉,对雨曦也是一片真心,又是仙人之徒,倒是个难得的人选。”

他看了看龙案上还堆积着的几本奏折,忽然觉得那些国家大事可以先放一放。眼下,显然有更重要、更关乎家庭幸福的事情需要处理。

“吴公公!” 皇上侧身,对侍立一旁的吴公公吩咐道。

“老奴在。”

“起驾,前往皇后寝宫!” 皇上站起身,语气中带着一丝迫不及待。

“是!陛下起驾——前往皇后娘娘寝宫——!” 吴公公立刻高声传令。

片刻之后,皇上便在一众太监宫女的簇拥下,离开了御书房,向着皇后娘娘的寝宫方向走去。他要去和皇后好好商量一下,这门“两情相悦”又“门当户对”的亲事。夕阳的余晖将他的身影拉长,这位帝王此刻,更像是一位为女儿终身大事操心的普通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