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再打了!” 薛仁贵看着身边倒下的袍泽,眼中满是血泪,“再打下去,所有人都得死在这里!”
他咬碎银牙,做出了一生中最屈辱的决定,派人向吐蕃求和。
当求和的使者走出大营时,薛仁贵背过身,一拳砸在地上,鲜血从拳缝渗出,却比不过心中的屈辱与不甘。】
【“为了保全部下仅存的性命,我薛仁贵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向敌人屈辱求和。”
薛仁贵的声音带着哽咽,画面里,他带领残兵走出包围圈,将士们个个衣衫褴褛,面带羞愧,再没了出征时的意气风发。】
“求和……” 嬴政沉默良久,才缓缓开口,“能屈能伸,虽屈辱,却保住了残兵性命,也算顾全大局。”
朱元璋也点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将军此举,虽丢了颜面,却救了手下将士,不算错。”
【可薛礼却跪倒在地,对着李治叩首:“陛下,臣无能,五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还向吐蕃求和,罪该万死!”
李治扶起他,眼中满是无奈与痛惜:“薛卿,战败之罪,无可推脱。朕念你往日功勋,饶你不死,即日起,削职为民!”】
【光屏里,薛仁贵的官服被脱下,换上了粗布衣裳,他站在长安街头,望着皇宫的方向,满脸落寞。
从统领五万大军的大总管,一夜之间变回一无所有的平民,恍如隔世。】
“削职为民……” 皇后看着薛仁贵的背影,忍不住叹气,“从云端跌落地狱,这打击也太大了。”
杨坚却眼神一动,喃喃道:“削职为民?若他在我大隋,这倒是个机会……若能将他招致我大隋,定能让他东山再起!”
【薛礼站在原地,拳头紧紧攥起,眼中虽有不甘,却仍带着一丝倔强:“就算变回平民,我薛仁贵的本事还在!总有一天,我会重返战场!”】
大家看着薛仁贵从意气风发的大将军,沦为落魄平民,都感慨不已。
命运的起落,在他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而这份从巅峰跌落的惨痛,也让所有人都为这位战神捏了一把汗
他还能再站起来吗?
…………
光屏里薛仁贵沦为平民的落寞身影尚未淡去
贞观时期
李世民的怒吼已震得殿内梁柱仿佛都在颤抖。
他指着阶下的郭孝恪,双目圆睁,怒火几乎要喷薄而出:“你可真是生了个好儿子!”
“郭待封那竖子,竟敢违抗军令,葬送五万大唐精锐!你可知罪!”
郭孝恪吓得“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浑身颤抖如筛糠,额头死死抵着地面
声音带着哭腔:“陛下饶命!臣……臣教子无方,罪该万死!”
“臣愿替子领罪,只求陛下给那逆子一个赎罪的机会!”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那自视甚高的儿子,竟会在如此关键的战役中擅作主张,不仅毁了薛仁贵的前程,更折损了大唐的国力。
高宗时期
李治站在一旁,气得浑身发抖,双手紧紧攥着龙椅扶手,指节泛白。
他盯着光屏里郭待封擅自出兵的画面,懊恼不已:“朕……朕真是瞎了眼!竟会将这等狂妄之徒安排在薛卿身边!”
“是朕间接害了我大唐的精锐,害了薛卿!”
他猛地转过身,对着内侍嘶吼:“快快快!传朕旨意!将郭待封那个废物给朕押回来!朕要亲自处置他!”
内侍不敢耽搁,连滚带爬地去传旨。
某个时空……
画面陡然切换到边关军营,五万大唐精锐整装待发
薛仁贵身披重甲,立于阵前,而副将郭待封则身着华甲,站在一旁,满脸傲气,眼神里满是不服。
就在这时,军营中央的光屏突然亮起,播放的正是大非川惨败的经过。
全军将士的目光瞬间聚焦在光屏上,当看到郭待封擅自出兵导致粮草尽失
五万精锐几乎全军覆没时,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齐刷刷地转头看向郭待封,军营内瞬间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那目光里,有愤怒,有鄙夷,还有深深的忌惮
谁也不想跟着这样的副将出征,重蹈覆辙。
郭待封自己也盯着光屏,脸上的傲气渐渐僵住,随即变得惨白。
他看着画面里自己不听薛仁贵节制的模样,看着因自己失误而惨死的袍泽,浑身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他不得不承认,视频里说得没错,他确实打心底里不服薛仁贵
总觉得自己的战术更高明,可没想到,正是这份狂妄,酿成了灭顶之灾。
就在这时,一队内侍带着圣旨疾驰而来,为首的公公展开圣旨,高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副将郭待封,违抗军令,贻误军机,致大唐精锐受损,即刻押解回京,等候发落!
即日起,征吐蕃大军由薛仁贵将军全权统领,凡事皆由薛将军一言而决!”
圣旨宣读完毕,军营内瞬间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将士们个个喜形于色,之前的担忧和不安一扫而空。
“太好了!由薛将军统领,我们定能凯旋!”
“那个郭待封早就该被抓了!跟着他,迟早得送命!”
“薛将军英明神武,有他在,何惧吐蕃!” 欢呼声震彻云霄,连远处的战马都跟着嘶鸣起来。
郭待封面如死灰,被内侍戴上枷锁,押着离开军营时,他回头望了一眼欢呼的将士
又看了一眼立于阵前的薛仁贵,眼中满是悔恨与不甘,却再也说不出一句话。
薛仁贵望着郭待封远去的背影,又看了看士气高昂的将士们,深吸一口气
拔出腰间银枪,指向远方的吐蕃方向,声如洪钟:“将士们!此次出征,我等定要一雪前耻,扬我大唐国威!”
“敢随我冲锋陷阵者,随我出发!”
“愿随将军出征!誓死效忠大唐!” 五万将士齐声高呼,声音震天动地,带着必胜的决心,朝着吐蕃边境疾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