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何奈?何奈?应是缘浅情深 > 第287章 帝后心思,赐宴探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87章 帝后心思,赐宴探问

“破浪号”下水的余波尚未平息,一封来自宫中的凤帖,便送到了云映雪的案头。皇后娘娘于御花园设下私宴,特邀“慧敏夫人”云映雪入宫一叙。

这并非寻常的命妇朝觐,而是私宴。其中的意味,耐人寻味。云映雪接到帖子时,正在商政议事堂与几位行首商议新拟定的海运货物章程。她放下手中朱笔,看着那精致华美的凤帖,眸中闪过一丝了然与凝重。

谢砚之得知后,只是淡淡道:“皇后出身清河崔氏,与江南旧族牵连甚深。如今你风头正盛,又掌海贸之先机,宫中有所‘关切’,亦是常理。谨慎应对即可。”

云映雪点头。她明白,自己如今已不仅仅是谢砚之的妻子,更是手握“女商首”名号、主导新兴海贸势力的代表人物。她的态度、她的倾向,在帝后眼中,尤其是在那暗流涌动的立储风波中,或许有着意想不到的分量。

是日,云映雪按品级大妆,身着钦赐的一品诰命服色,乘轿入宫。御花园内,百花争妍,曲水流觞,宫娥穿梭,一派祥和富丽的景象。皇后端坐于凉亭主位,身着凤穿牡丹常服,气度雍容华贵,见云映雪到来,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

“臣妇云映雪,叩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金安。”云映雪依礼参拜。

“夫人快快请起。”皇后亲自虚扶,语气亲切,“今日乃是私宴,不必拘礼。久闻夫人乃女中英杰,不仅辅佐谢尚书推行税改,利国利民,更是开创这海贸新局,连陛下都时常夸赞,本宫早就想与夫人好生叙谈了。”

“娘娘谬赞,臣妇愧不敢当。皆赖陛下信重,娘娘福泽,臣妇方能略尽绵力。”云映雪应对得体,落座于皇后下首。

宴席开始,珍馐美馔,络绎不绝。丝竹悦耳,舞姿曼妙。皇后先是问了些家常闲话,关心谢砚之与云映雪的起居,又提及江南风物,言语间满是亲和。

酒过三巡,皇后话锋微转,似是不经意地笑道:“说起来,几位皇子如今也渐渐长大了。大皇子仁厚,二皇子聪颖,三皇子虽年幼,却也活泼可爱。陛下每每提及,皆是欣慰。只是这为君为储之道,终究需要历练。夫人常在外走动,见识广博,不知觉得,如今这年长的皇子,当从何处着手历练更为妥当?”

来了!

云映雪心中警铃微作。皇后此言,看似询问皇子历练之事,实则是在探问她对于立储人选的态度!大皇子乃中宫嫡出,二皇子母妃亦出身显赫,背后各有支持势力。皇后此问,无疑是想将她,以及她背后所代表的新兴商业力量,拉入自己的阵营。

云映雪放下银箸,神色恭谨,语气却带着商人的务实与谨慎:“娘娘垂询,臣妇惶恐。臣妇一介女流,见识浅薄,只知经商算账,于国本大事,岂敢妄言。皇子们皆天潢贵胄,自有陛下与朝中肱骨大臣悉心教导。若论历练,臣妇愚见,或可多体察民情,了解稼穑之艰、商贾之难,知民间疾苦,方能日后更好地为君分忧,造福黎民。”

她巧妙地将立储问题,转移到了“体察民情”上,既未表态支持任何一位皇子,又符合她“女商首”的身份,显得合情合理。

皇后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但笑容依旧温和:“夫人过谦了。你这‘体察民情’四字,便已是金玉良言。”她顿了顿,端起茶杯,轻轻拨动茶沫,语气愈发显得随意,“说起来,夫人那‘永乐海贸联合’与那‘破浪号’,当真是气魄惊人。听闻此番投入巨大,这远洋贸易,利润想必亦是丰厚无比吧?”

话题转向了海贸。云映雪心知,这才是皇后今日真正的重点之一。巨大的财富,总是引人觊觎,尤其是这财富还掌握在一个并非传统勋贵、且与旧士族关系微妙的女人手中。

“回娘娘,远洋海贸,利大,风险亦大。”云映雪坦然道,“‘破浪号’仅是首舰,所费不赀。航行海上,风浪、礁石、海盗,皆是莫测之险。十船能平安归来七八,已属万幸。所得利润,需覆盖成本、分摊风险,最终能落下的,亦是维系船队运营、扩大规模之需。臣妇等所为,一则为朝廷探索新路,开辟税源,二则亦是希望能让我朝物产流通四海,扬我国威。”

她将海贸的利润与风险、国家利益紧密捆绑,淡化个人或小团体的获利,强调其战略意义。

皇后闻言,轻轻颔首,笑容却淡了些许:“夫人心怀家国,自是好的。只是这海贸之事,牵扯甚广,船队、航线、与外邦交涉……影响力非同小可。陛下与本宫,自是信得过夫人。只是朝中难免有些议论,说夫人一介女子,掌握如此巨利与航路,恐……嗯,恐非长久之策,易惹非议。”

这话语中的敲打与试探,已然十分明显。既点出了皇室对海贸巨大利益和潜在影响力的“关切”,也隐含着一丝对云映雪掌控力的不放心,甚至可能是在为某些势力(比如皇室自身或与之亲近的权贵)日后插手海贸埋下伏笔。

云映雪心中冷笑,面上却愈发恭顺:“娘娘明鉴。‘永乐海贸联合’乃多家商号合力为之,并非臣妇一人之业。所有章程、账目,皆在‘商政议事堂’有案可稽,公开透明。且船队出海,必遵朝廷律令,若将来陛下设立市舶司,我等更是首批响应者。臣妇所做一切,皆在陛下与娘娘目光所及之下,岂敢有半分私心?至于非议……”她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臣妇行事,但求问心无愧,利于国家百姓。些许流言,不足挂齿,相信陛下与娘娘圣明,自有公断。”

她再次将皇帝抬了出来,强调了自己的行为在皇权监督之下,并将个人行为上升到“利于国家百姓”的高度,让皇后一时也难以再深入追究。

皇后看着她不卑不亢、滴水不漏的回答,知道今日难以得到明确的站队承诺,也难以在海贸利益上立刻找到突破口,便笑了笑,将话题重新引回了风花雪月之上。

宴席在一种表面和谐、内里却各怀心思的氛围中结束。

云映雪离宫回府,坐在轿中,神色沉静。皇后的试探,让她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如今所处的位置——既是改革的利器,也是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立储之争,海贸之利,皆是她必须谨慎应对的漩涡。

前路,依旧布满荆棘。但她抚摸着袖中那枚冰凉的玉印(商政议事堂主事印信),眼神重新变得坚定。无论风浪多大,她既已选择了这条破浪之路,便绝不会回头。帝国的商船已然启航,方向,只能由掌握船舵的人来决定。而她,绝不会轻易将船舵交给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