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康熙正史 > 第176章 董仲舒天人感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陈廷敬这才缓缓坐下,开始讲述起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故事。

话说在汉武帝统治时期,如今位于河北省景县的地方,诞生了一位卓越非凡的才子——董仲舒。

他不仅是汉朝备受瞩目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更是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星。

汉景帝离世后,汉武帝对董仲舒委以重任。

董仲舒敏锐地洞察到时代需求,大胆地提出了“春秋大一统”这一具有深远影响的中央集权政治思想。

此外,他极力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儒家思想在中国长达两千年的时间里深深扎根。

董仲舒的才华横溢令人赞叹不已。他所倡导的儒家理念既有“君权神授”这样的观点,强调君主权力的神圣性;又有“仁政”的理念,关注人民福祉与社会和谐;同时还包括“三纲五常”等道德准则,为人们的行为提供规范引导。

这些思想无一不有利于汉武帝对天下子民的掌控和教导,无论是对皇帝本人还是整个王朝而言,都带来了难以估量的益处。

正因为如此,董仲舒得到了汉武帝的高度重视。

他的儒家思想如春风般吹遍全国各地,深入人心。

董仲舒坚信,当天子奉行王道、施行善政时,自然界也会回应,呈现出风调雨顺、四季分明、万物变化顺遂的美好景象。这种天人感应的观念成为了他思想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尤其是当新天子诞生或好天子出现时,天空中会显现出龙凤麒麟等祥瑞之物。

这些祥瑞宛如大自然派遣而来的使者,向世人传递着天子所具备的仁德与英明。

天现祥瑞,实则是对帝王卓越统治的一种褒奖;而灾异,则蕴含着谴责之意,其根本原因在于天子施行了错误的政策。

每当天子背离王道、实施暴政之时,上天便会以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作为警示,这些灾难犹如上天的愤怒之拳,无情地重击着那些背离王道的天子。

康熙听闻至此,微微摇头说道:“董仲舒所谓的天人感应,固然有些许道理,但终究自己身为君主,那么这对于汤若望又能带来何种益处呢?”他的目光中透露出一丝疑惑和思索,似乎在思考着这种理论与实际政治之间的关联。

他深知作为一国之主,需要面对众多复杂的问题和挑战,而单纯依赖天人感应的观念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他更关注的是如何利用地震解救汤若望。

陈廷敬说道:“皇上,那臣先给您讲一讲关于地震的历史,你听完了,就知道如何救汤若望了。”

且说这周朝,周幽王二年的时候,西周发生了一场巨大的地震,泾水、渭水和洛水三条河流域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当时周朝有个史官叫伯阳父,他惊叹道:“周要灭亡了啊!天地间的阴阳之气,如果不失掉其正常的秩序,就不会发生民众叛乱之事。阳气潜伏而不能散发出来,阴气受逼迫而不能蒸腾上升,于是就会发生地震。现在三条河流都发生了地震,这是周朝将要灭亡的征兆啊!”

果然不出伯阳父所料,不久之后,周幽王为了取悦他心爱的妃子褒姒,竟然做出了烽火戏诸侯这样荒唐的事情。

他点燃烽火台,让各路诸侯误以为京城遭受了外敌入侵,纷纷赶来救援。然而,当诸侯们赶到时,却发现根本没有敌人,只有周幽王和褒姒在那里大笑。诸侯们感到被戏弄,十分愤怒,但也无可奈何。

后来,戎狄真的来袭,周幽王再次点燃烽火台求救,可是这次诸侯们却不再相信他了。结果戎狄轻易地攻破了京城,周幽王被杀,西周就此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