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康熙正史 > 第220章 济世任满尚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鳌拜哈哈大笑着,脸上满是得意之色,说道:“皇上,奴才可是战场上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拼命的人啊,这小小的杨古泰,岂能是老夫的对手?”

说着,鳌拜转身看向杨古泰,眼中闪过一丝不屑,冷声道:“杨古泰,你敢与老夫过上几招吗?”

杨古泰连忙抱拳施礼,恭恭敬敬地说道:“太师,属下不敢。”

康熙见状,却是笑了起来,道:“杨古泰,你就和太师比划比划,也让朕看看你的实力如何。”

鳌拜心中暗自欢喜,心想这正是一个教训教训这小侍卫的好机会,也好让康熙看看自己的武功依然是天下第一,便开口道:“既然皇上有旨,那你就来吧。”

杨古泰有些无奈地看了一眼康熙,脸上露出一丝苦笑,仿佛一个犯错的孩子,他可不敢招惹鳌拜啊。

康熙微微一笑,故意激怒鳌拜地笑道:“太师,你可别小看他们。杨古泰等人经过朕的特训,实力大增。今天杨古泰与您过招,说不定就能赢了您呢!”

鳌拜听到这里,顿时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瞪着杨古泰,一脸鄙夷地道:“小子,咱们过几招。”

康熙微微颔首,表示认同,接着将目光转向鳌拜身旁的班布尔善,开口询问道:“皇叔,依你之见,此次比试究竟鹿死谁手?”

班布尔善不敢有丝毫怠慢,赶忙拱手作揖,恭谨地回应道:“启奏陛下,奴才对于武学一窍不通,着实难以预测此战胜负。不过,奴才坚信,太师的武艺,定然比杨古泰更为高强。”

康熙嘴角微扬,轻笑一声,随即吩咐道:“杨古泰,既然太师有意与你切磋一二,你便全力以赴,施展出你毕生所学的武林绝技,好让朕开开眼界。”

杨古泰点头示意,深知自己身为御前侍卫,此刻务必奋勇当先。

于是,他稳步上前一步,与鳌拜形成对峙之势。

鳌拜身如疾风,疾步如飞,仿佛一头凶猛的老虎,以风驰电掣般的速度直扑杨古泰。

杨古泰反应迅速,敏捷地侧身避开,紧接着,他竭尽全力,挥动拳头,朝着鳌拜的胸口奋力一击。

然而,鳌拜轻而易举地伸出右手,如同铁钳一般紧紧抓住了杨古泰的拳头。

紧接着,他猛地用力一甩,杨古泰的身体便如断了线的风筝般飞了出去,重重地摔在了几丈开外。

康熙见状,脸色骤变,急忙关切地喊道:“杨古泰,你没事吧?”

杨古泰一个翻身从地上跃起,快速拍打掉身上的尘土,向康熙行礼后回答道:“回皇上,属下并无大碍。”

鳌拜见此情形,发出一声不屑的冷笑,嘲讽道:“杨古泰,就凭你这点能耐,还敢自称是大内高手?真是不自量力!”

这句话犹如一把火,瞬间点燃了杨古泰的怒火,他瞪大双眼,满脸怒气冲冲地朝着鳌拜狂奔而来。

鳌拜嘴角泛起一丝轻蔑的笑容,身形灵活地一闪而过,巧妙地避开了杨古泰的攻击。

随后,他伸出左手,紧紧抓住杨古泰后背的衣服,杨古泰的双脚顿时腾空。

只见鳌拜只用一只手就将杨古泰高高举起,举过了头顶。

鳌拜得意洋洋地转了一圈,准备将杨古泰狠狠地扔出去。

康熙目睹这一切,眉头紧皱,心中不禁焦急万分。

他深知鳌拜的武功深不可测,而杨古泰绝非他的敌手。

就在这时,康熙皇帝突然脸色一变,急忙开口求情道:“太师,请手下留情,饶杨古泰一命啊!他可是朕精心训练出来的大内高手!”

鳌拜听到康熙皇帝的话后,先是一愣,随后哈哈大笑起来。

只见他随手一扔,便将杨古泰扔在了地上,然后不屑地哼了一声:“皇上啊,就凭这个废物,竟然还是所谓的大内高手?真是可笑至极。”

康熙皇帝见状,也跟着笑了两声,但语气中却带着几分讽刺:“杨古泰这武功,怎么可能跟我们大清第一巴图鲁相提并论呢?碰到太师连一个回合都走不了。”

鳌拜见康熙皇帝再次夸赞自己,心中不禁得意洋洋,脸上露出一丝骄傲的笑容,连忙拱手行礼道谢:“多谢皇上夸奖!”

康熙皇帝看着鳌拜那副自鸣得意的样子,心中暗自好笑。

但他表面上还是保持着一副威严的神情,继续说道:“鳌拜,你来到御花园,想必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向朕禀报吧?”

鳌拜点了点头,恭敬地回答道:“回皇上,如今工部的满族尚书职位空缺,奴才打算调任正白旗都统济世去补缺,不知是否可行?”

康熙一听济世这个名字,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怒火。

他对济世可谓是深恶痛绝,因为这个人不仅是个粗鲁无礼、毫无文化修养的武夫,而且身材肥胖、相貌丑陋,最让康熙无法容忍的是,他居然连汉语都不懂,更别说写字了。

康熙的脸色变得十分阴沉,但他仍然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尽量保持冷静。

他紧紧握住拳头,指甲深深地陷入掌心,以此来压抑内心的愤怒。

然而,他的声音却依然平静而坚定:“朕听说济世既不懂汉语,又不会写字,这样的人,如何能胜任工部尚书一职呢?”

康熙深知,一个国家的治理需要依靠有才能和智慧的官员。

如果将一个连基本的语言文字能力都不具备的人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上,那么朝廷的政务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这不仅会损害国家的利益,还可能导致社会动荡不安。因此,康熙必须坚决反对这项提议。

康熙的目光坚定地盯着鳌拜,试图通过眼神传达出自己的决心和不满。

他知道,鳌拜作为四大辅臣之一,势力庞大,不可小觑。

但是,康熙也明白,如果不能阻止这种不合理的任命,他的权威将会受到严重挑战。

于是,他决定利用这次机会,与鳌拜展开一场较量,以维护自己的皇权地位。

鳌拜哈哈一笑:“无妨,奴才给他配两个通事,再配上一个执笔的儒生即可。”

鳌拜说完,不等康熙同意,便扭头就走,边走边说道:“皇上,就这么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