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康熙正史 > 第240章 如何处置鳌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康熙的眼神变得冷酷而坚决:“杀,统统杀掉!朕要将他们九族全部诛灭!”他对鳌拜等人恨之入骨,恨不得扒了他们的皮、抽了他们的筋。

太皇太后微微点头,表示理解,但还是提醒道:“你既然已经绞死了班布尔善,警戒了朝臣,我以为就够了!”她的语气中透露出一种宽容和慈悲。

康熙瞪大眼睛看着太皇太后,满脸疑惑地问道:“皇祖母,这帮人坏透了,他们冤杀倭赫、汤若望、苏纳海、苏克沙哈等人,简直就是无恶不作啊!

甚至还想要谋逆造反,如果不对他们施以严刑峻法,怎么能够……怎么能够震慑天下呢!”

太皇太后微微颔首,表示认同:“不错,这帮人的确是坏到了极点,确实应该严惩!可是,你真的能够把他们都杀光吗?天下如此之大,你作为一国之君,应该以仁义治国。

如果你仅仅依靠杀人来威慑世人,那岂不是成了一个残暴不仁的君主?”

康熙皱起眉头,陷入沉思之中,过了一会儿才开口道:“皇祖母说得对,朕明白了……”

太皇太后接着说道:“皇上,你年轻气盛,热血沸腾,但治理国家需要有儒家大臣和天下的士子们的支持。对于鳌拜等人的处置,你不妨向那些名流大儒请教,听听他们的意见,让他们多给你出出主意!”

康熙听后恍然大悟,连忙向太皇太后深深行了一礼,感激地说道:“多谢皇祖母的指点!”

康熙思考片刻后,觉得太皇太后所言极是,便决定召集朝中大臣,以及名流大儒们共同商讨鳌拜等人的处理方式。

康熙回到乾清宫后,立刻下令召见大学士熊赐履。

熊赐履不久后便抵达乾清宫。

他跪地行礼道:“臣熊赐履,拜见皇上!”

在清朝时期,满族官员皆自称为奴才,这并不是一种贬低之意,而是表示他们是大清国的臣子,按照满语的翻译,意味着他们是朝廷的一部分或是股东等身份。

然而,汉族官员则不能自称为奴才,只能以臣自称。

康熙微笑着回应道:“熊先生,请快些起来吧!”

熊赐履刚站起身来,康熙紧接着说道:“赐座。”

一名太监迅速搬来了一张椅子。

熊赐履感激地说道:“谢皇上赐座!”随后,他便坐下了。

要知道能在康熙身边坐着的人,除了四位辅政大臣,只有康熙的老师了。

“熊先生,如今这大树终于被朕连根拔起,依您看,这些人应该如何处理?”康熙坐在御书房里,看着眼前这位身穿一品文官朝服的老人,轻声问道。

熊赐履听到这里,心中一震,便知道康熙的意思了。

他连忙起身,恭敬地说道:“皇上,此事还需慎重考虑啊。”

康熙点了点头,静静的等着熊赐履的话。

熊赐履此人虽然是一介名儒,但能经过鳌拜专权而屹立不倒,自然是有为人之术。

此刻,他深知康熙的心思,也明白自己该如何回答。

“皇上,您是想做暴君呢?还是想做明君!”熊赐履问道。

他的目光坚定,声音沉稳,仿佛已经看透了康熙的内心。

康熙哈哈大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熊先生,若是做暴君呢?”他的语气轻松,似乎并不在意这个问题的答案。

熊赐履呵呵一笑,脸上露出一副自信的神情:“那简单,将鳌拜等人、连同妻女家奴,一同斩首,既斩草除根,又震慑朝臣,岂不两全其美?”他的话语简洁明了,却透露出一种果断和决绝。

康熙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怒火,握紧拳头:“没错,您说的斩草除根,八年来朕无时无刻不这么想,每次被鳌拜欺辱,朕都想将他碎尸万段、满门抄斩。”

康熙的语气充满了仇恨,仿佛对鳌拜的恨意在这一刻全部爆发出来。

熊赐履点点头,然后缓缓地说:“凡政治斗争,失败的人无论是好人、还是坏人,大多都会被满门抄斩、或被株连九族。”他的语气平静而坚定,仿佛在陈述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

康熙皇帝皱起眉头,追问道:“比如呢?”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疑惑和好奇。

熊赐履听到这里,便微微点头,表示理解皇帝的问题。

他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皇上,那霍去病的弟弟霍光,可谓是历史名臣、大汉忠臣?”

康熙皇帝点了点头,认可地回答道:“不错,霍光自汉武帝托孤后,先后辅佐了刘弗陵、刘贺、刘病已三位皇帝,自己不仅没有窃取大汉天下,甚至为了大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段历史,康熙皇帝早已耳熟能详,因为他曾多次听陈廷敬讲述过。

熊赐履看着康熙皇帝,目光坚定且专注。

他接着说道:“霍光自是忠臣,然而,其死后家中妻儿老小尽被诛杀,这便是残酷的政治斗争。”他的声音略微低沉,带着一丝无奈和感慨。

熊赐履见康熙皇帝若有所思,似乎陷入了沉思之中,于是决定继续深入探讨这个话题。

他轻声问道:“敢问皇上,张居正可是忠臣?”

康熙皇帝抬起头,毫不犹豫地回答道:“自然,张居正乃是明朝第一首辅宰相!若没有张居正,何来的明朝中兴。”对于明朝的历史,康熙皇帝有着深入的研究和了解。

熊赐履接着说:“张居正为人正直,对万历皇帝多贞贞教诲,尚不能在死后保全家族!”

说完,他看了看康熙。

康熙皱起眉头问:“那依熊先生的意思,难道朕也要杀鳌拜等人的全族吗?”

熊赐履微微一笑,继续追问:“皇上,您觉得自己和万历帝相比如何呢?”

康熙闻言,蹭地一下站起身来,激动地说:“朕每天清晨都会御门听政,还会亲自接见朝臣,从来没有一天敢懈怠。而那个万历帝竟然四十多年都不上朝理政,朕怎么可能跟他一样!”

康熙的话音刚落,就忍不住呵呵呵地笑了起来:“朕明白了……”

熊赐履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又补充道:“大清入关已经快要三十年了,但如今仍有一些汉族子民心怀明朝。

这其中的缘由在于,老百姓们认为满洲人来自北方,野蛮无知,不懂如何治理国家;

而大明则是皇家正统,推崇孔孟之道。

所以,如果皇上能够施行仁政,以孔子和孟子的思想理念治国,就能赢得天下人的民心啊。”

康熙听到这里,闭上眼睛思考了一会儿后说道:“是啊,熊先生说得很有道理,朕不仅仅是满洲的皇上,也不单单是汉人之主,而是天下所有人的主子啊!”

熊赐履听后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康熙沉默片刻后,再次开口说道:“朕想要推行仁政,希望能够收服天下士子的心,还请先生教导我该如何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