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康熙正史 > 第246章 康熙出宫遇苏尔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不知道曹寅如今身在何处,也不确定他是否得知鳌拜已被扳倒的消息。

于是,康熙决定写信一封,寄往江宁织造,询问一下乳母的身体状况,顺便了解一下曹寅的近况。

康熙写完信后,将笔放下,沉思片刻,考虑着应该找谁陪同自己出宫。

他不禁笑了起来,心想是不是该找个太监呢?

然而,他很快又摇摇头否定了这个想法,自言自语道:“这可不行啊,明朝之所以灭亡,正是因为太监乱政。一旦让太监拥有权力,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接着,康熙脑海中浮现出了自己所训练的布库们。

其中,他最为喜爱的便是陈圆梦。

这个孩子个头矮小,身形瘦弱至极,但反应却十分机敏灵活。

康熙轻声唤道:“陈圆梦!”

正在乾清宫门口值班的陈圆梦听到呼唤,立刻小跑进来,跪地行礼并回应道:“奴才在!”

康熙微笑着对陈圆梦说:“换上便服,咱们一起出宫去瞧瞧吧。我已经有大半年没出去过了。”

陈圆梦脸上露出欣喜之色,连忙回答:“嗻!奴才也已经有一年没有出宫了!”

康熙看着陈圆梦,调侃地说:“嘿,你这小子在宫里吃好穿好,怎么不见长高长胖,反而尽想着出去玩儿呢。”

陈圆梦不好意思地嘿嘿一笑:“奴才也想出宫看看嘛。想当年,若不是皇上在宫外救了奴才,哪会有今日的陈圆梦呢。”

康熙微微颔首,目光柔和地看着徐圆梦:“你还记得朕对你的恩情,倒也是个重情重义之人啊。”

徐圆梦慌忙跪地,感激涕零道:“皇上的大恩大德,奴才永世难忘,不敢忘怀!”

康熙轻轻摆了摆手,语气坚定而温和:“快些起来吧,收拾一下我们即刻出发。这次咱们还是去前门逛逛。”

不多时,两人便抵达了前门大街。

这条街热闹非凡,充满了人间烟火气。

街道两旁摆满了各种摊位和店铺,叫卖声此起彼伏。有卖包子、油条的,有卖猪肉、羊肉的,还有卖小吃桂花糕的。

此外,还有售卖针线、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品的。

商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康熙兴致勃勃地四处张望,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

他平时总是被束缚在皇宫之中,难得有机会出来透气。

如今终于能够出来放松一下,让他感到无比兴奋。

此刻的他仿佛变回了那个天真无邪的少年,尽情享受着这难得的自由时光。

两人漫步在繁华的大街上,欣赏着周围的一切。

他们好奇地观察着每一个摊位,偶尔与摊主攀谈几句。

正当他们沉浸在欢乐氛围中时,突然看到前方出现了一群官兵,正押解着一名犯人,犯人身上套着枷锁,被关在一辆木制囚车里。

官兵路过时,街道两旁的人群纷纷避让。

他们纷纷向两侧站立,目光紧盯着这支官军队伍。

康熙和徐圆梦站在远处观望。

\"徐圆梦,这囚车上押解的是什么人?\"康熙好奇地问。

徐圆梦回答道:\"皇上,距离太远,看不清具体是谁。等靠近些再看吧。\"

此时,街上围观的人们开始议论纷纷。

\"哎呀,那不是鳌拜的侄子苏尔玛吗?\"有人指着木笼囚车里的人说。

\"没错,苏尔玛也算是罪有应得。毕竟他是鳌拜的侄子嘛!\"另一个人附和道。

\"听说苏尔玛可是个大善人啊!他从不依附鳌拜。可惜现在他叔叔倒台了,他也被牵连进去了。\"

\"是啊,是啊!我听说苏尔玛常常帮助我们这些穷苦的旗人,给我们钱财,真是个大好人啊!\"一名满族旗人指着苏尔玛感慨万分。

康熙听到这里,不禁心生疑惑。

难道这个苏尔玛真如传闻所说,是个好人?

他再次凝视着木笼囚车,只见车后有官吏牵着一条长长的绳索,大约连接着二十多人,缓缓步行前行。

这二十人有男有女,从外表来看应该是一家人,他们被官兵们押解着走向刑部。

周围围满了看热闹的百姓,议论纷纷。

这时,有人小声地说:“这连坐真是残忍啊!鳌拜罪有应得,但苏尔玛只是投错了胎,生在了鳌拜家,现在全家都要人头落地了。”

康熙听到这话,心里一动,走到那个说话的百姓面前,好奇地问:“大叔,我听说鳌拜家里都是坏人,怎么这个苏尔玛却是个好人呢?”

那百姓看了一眼康熙,见他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孩子,脸上还长满了麻子,但态度却很温和。

于是回答道:“你们这些年轻人可能不太了解情况。苏尔玛可是个大好人啊!我们这些穷苦人家有时候吃不饱饭,只要苏尔玛知到了,他就会派人送来一些粮食救济大家。”

另一个人也附和道:“是啊,鳌拜当那么大的官,苏尔玛却连一官半职都没捞到,这不正说明他跟鳌拜合不来嘛。”

康熙听了,点了点头,表示认同:“嗯,看来苏尔玛确实是个好人。”

那大叔又说道:“苏尔玛本来就是个好人,苏尔玛被抓了八成要杀头,这日后穷苦百姓的日子更难了,想当个奴才都没有地方去了。”

康熙再看看那苏尔玛离去的背影,感慨万千。

他不禁想起了自己曾经微服私访时遇到过的那些善良的老百姓们,他们虽然生活困苦,但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他人的善意。

而现在,这样一个善良的人却因为一场政治连坐而被抓走,这让康熙感到无比的痛心和无奈。

且说这官军走后,康熙和徐圆梦继续浏览前门。

这前门大街的热闹,吸引着两位少年的心。

看看这个,瞧瞧那个,真是美不胜收。

两人沿着街道漫步,感受着这里的繁华与喧嚣。

突然,康熙注意到前方有一群人围在一起,似乎在争吵什么。

于是,他拉着徐圆梦走上前去,想看个究竟。

走近一看,原来是几个官兵正围着一张桌子大声的叫嚷。

“徐圆梦,这几个官兵在干什么呢?”康熙皱起眉头,好奇地问道。

徐圆梦仔细观察了一会儿,回答道:“爷,八成是收税呢!”

康熙一听,心中顿时明白了几分。

这些官兵显然是在利用手中的权力,向百姓们征收税款。

这种行为无疑会给老百姓带来沉重的负担,也破坏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想到这里,康熙的脸色变得阴沉起来,心中涌起一股无名之火。

“收税?这大街上有什么税可收!”康熙眉头紧皱,语气低沉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