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康熙正史 > 第323章 大清最悲剧的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光地一拍脑门,脸上露出歉意的笑容:“光顾着感谢恩公了,这位叫陈梦雷,字则震,是我福建的同乡。”他转头看向陈梦雷,介绍道。

“哦,原来是陈先生,您也是考科举来的?”康熙饶有兴趣地问道。

陈梦雷恭敬地一拱手,语气坚定:“不错,正是来京城考科举的,您是......”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康熙身份的好奇和猜测。

康熙也拱了拱手:“在下姓金,家住在这京城,今日与李兄在此相遇,实乃缘分啊。”

“金先生好!”陈梦雷礼貌地回道。

康熙此时心情舒畅,微笑着说道:“二位,既然大家都认识,不如坐下来喝一杯如何?”

李光地瞅瞅陈梦雷,笑着说:“陈兄,这位金先生可是我的救命恩人呢!”

陈梦雷微微点头,表示同意:“既然如此,那我们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于是,四人围坐在一张桌上,徐圆梦又叫了几道菜和几壶酒。

康熙看着李光地,关切地问道:“李光地,你这几个月过得如何?”

李光地微微一笑,回答道:“承蒙金先生相助,我李光地有幸在大学士明珠的家中,教天下第一神童纳兰性德,真是好不快活!”

“哦?天下第一神童?”康熙好奇地问道。

李光地一拍脑袋,兴奋地说:“哎,您是没见过纳兰性德,这孩子虽然刚刚十岁,可聪明伶俐,能作诗作赋,可谓千年第一神童!”

康熙叹了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好奇和期待,说道:“哎,听您这么一说,我还是真想见一见这神童啊!”

李光地连忙应道:“好,那我有空一定帮金先生引荐一番!”他微笑着,似乎对这个提议充满了信心。

康熙满意地点点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说道:“好,等哪天有空了,就见一见这千年的神童!”他端起酒杯,轻轻摇晃着,仿佛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这位神童了。

四人纷纷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杯中的美酒如同他们的心情一样热烈而欢快。

李光地放下酒杯,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说道:“我自打进入明珠的府上,吃喝不愁,每个月还有十两银子的工钱,天天教纳兰性德诗词歌赋,日子过得倒也惬意。”

他微微眯起眼睛,回忆起在明珠府中的生活,不禁感叹起来。

康熙一听,李光地在明珠的府上过的不错,心中感到十分欣慰,笑着问道:“你既然在明珠的府上,怎么又来这客栈?”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疑惑,但更多的是对李光地的关心。

李光地呵呵一笑:“惭愧.....惭愧.....我得知同乡陈梦雷也要进京赶考,再加上朝廷已经租了这客栈给士子,我便定下一间双人的房间,今日正好等到陈梦雷的到来。”

“有情有义.......你是为了你同乡陈梦雷,才甘愿从明珠的府中搬出来,与他同住?”康熙面色沉静,目光如炬,紧紧盯着李光地,开口问道。

李光地微微低下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然后点了点头,回答道:“回皇上,臣确实是因为陈梦雷。他不仅是臣的同乡,更是臣少年时期的知己好友。当年臣家境贫寒,时常面临困境,正是陈梦雷屡屡接济于臣,让臣能够安心读书,追求学业。所以,陈梦雷对臣来说,既是同乡,又是恩人。”

李光地说着,不禁动容,眼眶微微发红。

他转身面向陈梦雷,深深一揖,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陈梦雷急忙上前扶起李光地,感动地说道:“李兄,你太客气了!如果没有你当年常常鼓励和劝导我,我又怎能安心坐下读书,最终考中举人呢?如今又怎么会有机会来京城参加科考呢?”

原来,李光地和陈梦雷虽都是福建人士,但他们并不是同乡。

李光地出身于泉州府安溪县,而陈梦雷则是福建福州府闽县人。

福建闽县坐落于福州,乃是福建省会所在之处。

李光地生于福建安溪,其家族在当地颇有名望,颇具影响力。

然而,命运却给他们开了个玩笑。

当年,郑成功率军与清军鏖战,战火波及安溪,致使李光地一家老小被迫逃离故乡,寻觅安全之所。

最后,他们辗转来到福建闽县,可在此处,他们举目无亲,陷入孤立无援之境。

一日,李光地在街上专心致志地读书,不经意间与陈梦雷四目相对,仿佛一瞬间点燃了友谊之火。

陈梦雷被李光地的才情和气质深深吸引,而李光地亦从陈梦雷身上感受到了真诚和善意。

他们迅速成为了知己,彼此倾诉心声,分享生活的喜怒哀乐。

陈梦雷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家的老房子借给李光地全家居住,让他们有了一个温暖的栖身之所。

此外,他还多次慷慨解囊,帮助李光地一家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这种无私的援助和关怀,让李光地深感感激之情。

顺治十八年,清军成功收复了安溪县,这个好消息传到了李光地的父亲耳中。

他决定辞别陈梦雷,带着全家回到故乡。

尽管李光地内心充满了不舍,但他知道,父亲的决定是为了重建家园。

于是,他们踏上了归乡之路,离开了福建闽县。

回到安溪县后,李光地开始努力学习,追求更高的学术成就。

同时,他的家庭也需要他的照顾和支持,因为家中缺乏劳动力。

因此,他无法再像以前那样频繁地看望陈梦雷。

然而,他始终铭记着陈梦雷的恩情,并决心有朝一日能够回报他。

康熙元年,李光地带着一些家乡的特产,前往福建闽县拜访陈梦雷。

这些特产代表着他对陈梦雷的深深思念和感激之情。

这次拜访让他们再次相聚,回忆起曾经的点滴,感慨万分。

虽然时光已经流逝,但他们的友情依然坚如磐石。

此后,李光地的学业日益繁忙,家中的事务也占据了他大部分时间。

尽管他一直想再次探望陈梦雷,但现实的压力让他难以实现这个愿望。

然而,他心中始终惦记着这位挚友,期待着有一天能再次相见,共同续写这份珍贵的友情。

二人自从上次见面之后就一直没有再见过面,只是通过书信往来。

后来有一个福建老乡告诉李光地,陈梦雷也会来参加这次科举考试,李光地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

他立刻向明珠请了假,并在这家客栈预定了一间房间。

从那以后,他每天都会来到京城外等候,希望能够见到陈梦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