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康熙正史 > 第343章 李之芳弹劾魏裔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之芳和王清相识已久,彼此关系密切,所以在王清的书房里,他非常随意自在,没有一点拘束感。

他接过王清递过来的茶杯,轻轻地抿了一口,感受着茶香四溢。

王清看着李之芳,眼中透露出一丝疲惫,但仍然微笑着说:“李兄,我这段时间确实很忙啊。”

李之芳关切地问:“哦?发生什么事了吗?”

王清叹了口气,缓缓地说:“二月初六就要举行科举考试了,我最近一直在忙着准备相关事宜,每天都要工作到很晚才回家。”

“王兄,您看您,从康熙三年开始到现在,这都已经是康熙九年了,您可是连续三届担任总裁官和殿试读卷官呢,这实在是太厉害了,皇上对您真可谓是十分器重啊!”李之芳满脸笑容地奉承着王清说道。

王清听后,脸上露出一丝得意之色,但还是谦虚地点点头,双手向北一拱手,回答道:“承蒙皇上厚爱,委以重任,我们这些做臣子的自然要尽心尽力,为朝廷效力才是啊。”

李之芳微笑着点了点头,表示赞同,然后又接着说:“没错,王大人您的忠心耿耿,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不过,您已经三次入围科举考试了,怎么一直没有被任命为正考官呢?”

听到这话,王清连忙摆手,谦逊地回答道:“哎呀呀,李兄说笑了,我王清哪有那个资格担当正考官啊!”

李之芳哈哈一笑,安慰道:“王兄何必如此自谦呢?以您的才华和能力,别说是正考官了,就算是天下的祭酒这个职位,您也是完全可以胜任的嘛!”

王清笑着摇头,谦逊地回应道:“李兄过奖了,那天下的祭酒和正考官,可是天下举子们的楷模和榜样啊,只有像魏裔介这样的大贤才有资格担任此职。我等岂能与他相比?”

“唉,魏裔介不过是仗着皇上宠爱,否则怎会让他担任这正考官呢?”李之芳说完,一阵咋舌,脸上露出不屑的表情。

王清不知道李之芳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心中暗自揣测,便小心翼翼地问道:“李大哥,今日你前来,可有什么重要之事?”

李之芳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不瞒王兄,我李之芳今日确实有事登门啊!”他的目光闪烁不定,似乎隐藏着什么秘密。

“李大哥但说无妨,我们两兄弟,还有什么话不能说呢!”王清一边点头,一边热情地对李之芳说道。他脸上洋溢着真挚的笑容,期待着李之芳的下文。

“好,那我李之芳也就不藏着掖着,直接说了!”李之芳深吸一口气,盯着王清,欲言又止,随后又长叹一口气。他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仿佛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说。

“李大哥,这是为何叹气?有何事尽管说来,小弟定当尽力相助!”王清急切地问道。他的眼神充满关切和决心,准备帮助李之芳解决问题。

李之芳又叹了口气:“唉,这魏裔介在朝中始终压你一头,我这当大哥的,实在是看不下去!”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不满。

王清心中疑惑,这李之芳是怎么了?

魏裔介如今是汉臣之首,所有的汉人都服气,自己又有什么好说的。

他皱起眉头,不解地问:“李大哥,魏裔介乃是我们汉人儒生的榜样,压我一头,又从何说起呢?”

王清的声音带着困惑和疑问,他不明白为什么李之芳会这样说。

他认为魏裔介是值得尊敬的人物,自己并没有觉得被压制。

李之芳说道:“我等汉人,在朝中并不受重视,如今魏裔介一家独大,甚至还犯了不少王法,我作为监察御史,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实话跟你说,我准备要弹劾魏裔介了!”

“什么?弹劾魏裔介?”王清张大了嘴巴,惊讶的看着李之芳。

王清听后,大吃一惊,连忙劝道:“李大哥,此事万万不可啊!魏裔介乃朝廷重臣,深受皇上器重,若贸然弹劾他,恐怕会给自己招来大祸啊!”

李之芳却不以为然,说道:“我身为监察御史,职责就是监督百官,维护朝廷纲纪。如今魏裔介犯下如此多的罪行,我岂能坐视不管?就算因此得罪了皇上和其他官员,我也在所不惜!”

王清见李之芳态度坚决,知道再劝也是无用,但还是想问问到底为什么:“李大哥,魏裔介真的有犯罪违法之事?”

李之芳微微颔首,表示认同:“没错,这个魏裔介真是胆大包天!他的哥哥魏裔鲁已经担任山东的盐运使,但他仍不知足。他擅自修改了敕书中的汉字部分,使得知府一职归他哥哥管辖。之后,发给两淮的盐运使敕书也都按照他篡改后的版本抄写。”

王清眨眨眼,问道:“可有确凿证据?”

李之芳笑了笑说:“若无证据,我怎敢妄加议论?盐御史马大力发现满文与汉文不一致,心生疑虑。于是暗中查找底稿,结果发现批注者正是魏裔介。”

李之芳说得头头是道。

王清叹息一声:“唉,此事不是早已在顺治十七年结案了吗?”

李之芳点头回应:“确实如此,当时魏裔介可是顺治帝最看重的汉臣之一,谁敢得罪?最终导致同官代人受过,典籍蒙冤降级。”

李之芳说完,不禁长叹一口气。

看他的神情,似乎对那位替魏裔介背黑锅的官员充满了同情。

“可此事已经过去了十多年了,人证物证恐怕早已经没有了,况且该处置的,也已经处置结案了,莫非李兄要翻案不成?”李之芳被问得有些发懵,一时间竟不知如何回答。

他支吾了半天,才憋出一句:“呃……翻案……”

王清见状,深深地叹了口气,说道:“李兄啊,即使你作为监察御史,这案子恐怕也翻不了吧!毕竟,这可是顺治爷亲自定的案啊!”

李之芳听后,默默地点点头,表示认同。

随后,李之芳又接着说道:“抛开此案不提,顺治十八年的时候,魏裔介只是个候补的官员。当时皇上登基时发布的恩诏规定,三品以上的京城官员,才可以让一个儿子进入国子监读书。

但对于那些候补的官员,则一概不准给予官职和荫监生的待遇。

然而,当魏裔介担任吏部尚书时,却唯独将自己的儿子魏嘉列入了顺治十八年的诏款之中,欺骗蒙蔽朝廷,请求赐给他儿子荫监生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