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康熙正史 > 第522章 文武全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们深知此事关系重大,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火烧身。

尤其是面对吴三桂这样手握重兵、势力庞大的藩王,每一步都需要谨慎斟酌。

康熙见众人沉默不语,不禁有些失望。

他将视线转向高士奇,希望这位深受自己器重的臣子能够给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然而,高士奇却轻轻摇了摇头,表示爱莫能助。

的确,他入朝为官的时间尚短,对于遥远的云南地区了解甚少,甚至连当地的官员都认不全,自然无法在此事上提供有效的建议。

就在众人束手无策之际,一直沉默不语的陈廷敬突然站了出来。

只见他拱手行礼后,缓缓说道:“皇上,微臣以为,如果说卞三元乃是一方封疆大吏,那么在吴三桂的麾下,尚有一人更是才能出众。此人文能安邦定国,治理天下;武能提刀上马,冲锋陷阵,勇冠三军,于战场上杀敌无数;而且其亦具备成为封疆大吏之能,实乃不可多得的人才……”

说到此处,陈廷敬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静静地凝视着康熙,等待着皇帝的回应。

康熙听完陈廷敬所言之后,原本平静的面庞微微泛起波澜,一双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疑虑,心中开始暗自思忖起来。

只见他右手轻轻摩挲着下巴,嘴里轻声念叨着:“文能安邦定国,武可提刀上马,竟然还有如此之大的能耐,堪称全才!此人究竟是谁?”

声音虽轻,但却充满了好奇与探究之意。

站在一旁的陈廷敬见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然后呵呵一笑,缓缓说道:“昔日让多尔衮和阿济格大军闻风丧胆的活吕布,人送外号马鹞子……”

话音未落,索额图便迫不及待地插话道:“王辅臣?你是说王辅臣?”

索额图略显惊讶的语气中夹杂着几分难以置信。

陈廷敬微笑着点了点头,一字一句清晰地回道:“正是王辅臣!”

要知道,这索额图可是当了好几年的吏部尚书,对于朝廷官员可谓是了如指掌。

即便是他不再担任吏部尚书一职,像王辅臣这样声名远扬的人物,他又怎会不知晓其大名呢?

更何况,清军入关之初,王辅臣威名赫赫,令敌人望而生畏,就连满族的朝廷重臣们都对他忌惮三分。

所以,索额图自然不会对王辅臣感到陌生。

然而,相比之下,康熙虽然身为一国之君,但对于王辅臣这个人,也仅仅只是对其名字略有耳闻而已。

至于王辅臣的具体事迹,他则知之甚少。

此刻听闻陈廷敬提及此人,康熙不禁对这位传说中的人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要进一步了解关于他的更多故事。

陈廷敬缓声说道:“这王辅臣啊,他可是咱山西人士。想当初咱们大清雄师入关之际……”

正说着,索额图突然插话道:“皇上,这王辅臣可有个响亮的名号——马鹞子!遥想当年呐……”

于是乎,索额图滔滔不绝地讲述起王辅臣的过往经历来。

据说那王辅臣勇冠三军,其威名甚至能令剽悍善战的八旗兵都为之胆寒。

而顺治皇帝对他更是青睐有加,不仅予以重用,还钦点他担任御前一等侍卫之职。

此后,王辅臣辗转前往云南,竟被当时权势滔天的吴三桂看中,并将其招至自己麾下。

这边厢,康熙听得如痴如醉,沉浸其中不能自拔,同时还时不时地微微颔首,似是在若有所思地思考着什么。

待到索额图把王辅臣的故事讲完,康熙不禁连连摇头叹息:“朕着实未曾料到,在这茫茫尘世之间,居然当真存在如此文武双全之才,更为遗憾的是,此人如今却偏偏身在吴三桂帐下效力……”

其实倒也难怪康熙会发出这般慨叹。

自古以来,真正称得上文武全才之人可谓凤毛麟角。

远的不说,单看大汉时期那位战无不胜的韩信,还有蜀汉威震华夏的关羽,以及东吴风流倜傥的周瑜,乃至大明开国猛将常遇春等等。

即便是放眼整个大清朝,恐怕也唯有多尔衮一人能够勉勉强强算得上是文武兼备吧。

只可惜这多尔衮身形瘦小,体质孱弱,终究还是难以与那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文武全才相媲美呀。

若要说文人能够凭借才华安定国家、治理天下,那么诸葛亮和刘伯温无疑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

他们以智谋和策略着称于世,其智慧与才能足以影响历史的走向,成为后世传颂不衰的佳话。

而当谈到武将时,可以手提长刀、跨马征战沙场的英雄豪杰更是不胜枚举。

诸如卫青、霍去病这般英勇无畏的将领,以及秦琼、尉迟恭、张飞、赵云等众多猛将,皆是名垂青史之人。

然而,要论及既能文治又善武功的全才之士,实在是凤毛麟角,堪称万里挑一。

就在此时,高士奇听完了王辅臣的传奇经历后,缓缓站起身来,面向皇帝说道:“启奏皇上,即便王辅臣无法被朝廷所招揽任用,也断不能将其留给平西王吴三桂。

倘若平西王势力日益壮大,而王辅臣又留驻于云南地区,那么平西王必将如虎添翼,实力大增……”

高士奇这番话语浅显易懂,在场众人皆能领会其中深意。

毕竟,如果吴三桂心怀异志,存有不轨之心,那么王辅臣必然会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

康熙听着高士奇所言,不禁陷入沉思。

过了片刻,他点头赞同道:“爱卿所言极是。倘若我朝能够得到王辅臣这样的人才,无疑将会大大削弱吴三桂的力量。”

众所周知,康熙皇帝向来爱惜人才,对有真才实学之人总是格外青睐。

今日偶然听闻王辅臣之名,又了解到这位将领曾深得先帝顺治皇帝的宠爱,康熙心中顿时涌起一股好奇之意。

于是,仅仅在一念之间,康熙便决定要亲自召见王辅臣,亲眼见识一下这位备受赞誉的人物究竟是怎样的非凡存在。

“王辅臣现今担任何种官职?”康熙面色凝重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