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康熙正史 > 第535章 兵部侍郎赶走王辅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35章 兵部侍郎赶走王辅臣

既然这调任书是真的,而自己对此竟然一无所知,如此一来,倒显得自己好似一个对官场之事一窍不通的愚人一般。

泰必图微皱眉头,目光从调任书上移开,转而看向一脸迷茫的王辅臣,然后缓缓地将调任书重新递回到了王辅臣手中。

王辅臣连忙双手接过调任书,小心翼翼地捧在手里,紧接着便迫不及待地开口询问道:“大人……下官不知何时才能有幸面见圣上啊?”说话间,他满脸都是期盼与敬畏之色。

泰必图听到这话,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略带讥讽的笑容,轻哼一声说道:

“王辅臣啊王辅臣,亏你也是为官多年之人,连这点规矩都不晓得吗?

像你们这种外放的官员若要返回京城面圣,按理来说应当由礼部负责引领入宫才对啊。

你不去找礼部,反倒跑到我兵部来问,难道还指望我这个兵部尚书亲自带你去面圣不成?真是荒唐至极!”

王辅臣被泰必图这么一番抢白,顿时脸色涨得通红,嘴巴张了几张,想要辩解几句,但最终只是发出了一声尴尬的“呃……”,随后便再次陷入了沉默之中。

其实对于这些复杂繁琐的入朝面圣流程,他的确是所知甚少。

如今面对泰必图的质问和指责,他也只能选择默默承受,毕竟人家说得句句在理,他根本无从反驳。

过了好一会儿,王辅臣才稍稍缓过神来,鼓起勇气继续说道:

“大人息怒,下官确实不知其中缘由。礼部尚书曾告知下官,此事乃是兵部的职责所在,故而才让下官前来兵部求助于您……”

说到最后,他的声音不自觉地低了下去,显然底气不足。

泰必图听闻此言,原本平静的面庞之上瞬间闪过一丝诧异之色,犹如平静湖面被投入一粒石子般泛起涟漪。

紧接着,他目光如炬,紧紧盯着王辅臣,迫不及待地追问道:“哦?礼部尚书?可是那名闻遐迩、德高望重的祁彻白?”

王辅臣见状,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小鸡啄米似地点头应道:“不错,正是那位备受尊崇的礼部尚书祁彻白大人所言!”

然而,泰必图却显得有些不耐烦起来,他眉头微皱,随意地摆了摆手,说道:

“罢了罢了,既然是祁彻白叫你来的,那你还是赶快回去找他吧。按常理而言,本来就应该由他亲自带你进宫面圣才更为妥当……”

话音未落,他便不再理会王辅臣,仿佛此人已不存在一般,自顾自地埋头处理起桌上那堆积如山的公文来。

那些公文密密麻麻,宛如一座小山丘横亘在他眼前。

“大人.......我......”王辅臣心急如焚,话还未说完,便只听得泰必图毫不留情地打断道:“本大人手头上尚有诸多重要事务亟待处理,无暇分心。来人啊,送客.......”

随着他一声令下,兵部的数名侍卫迅速涌入房中,不由分说地一拥而上,有的拉住王辅臣的胳膊,有的则抓住他的衣领,连拖带拽地将其拉出了房间。

王辅臣奋力挣扎着,口中不停地喊道:“唉.......唉......泰必图大人......请您再听我说几句......”

然而,他的呼喊声很快便淹没在了侍卫们嘈杂的脚步声和关门声之中。

最终,房门砰然关闭,将王辅臣隔绝在了门外,留下他一脸无奈与失望。

只见这几个侍卫脸上露出狡黠的笑容,阴阳怪气地说道:

“王大人,您就行行好,别再为难咱们这些做下人的啦……泰必图大人整日里忙得不可开交,哪有时间管您这点小事儿呀!”

被推出来的王辅臣起初有些恼怒,但很快便冷静了下来。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地将手中那份至关重要的调任书小心翼翼地塞进怀里,然后瞪着紧闭的房门,咬牙切齿地怒喝道:“呸……我原本以为你们兵部的人还算得上正直善良,没想到竟然也是如此不堪!”

说完这番话,王辅臣心中的怒火依旧难以平息,然而此时再多的愤怒也无济于事,于是他只得转身拂袖而去,带着满腔的愤懑和失望,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兵部这个让他倍感心寒之地。

待王辅臣离开之后,一直在房内冷眼旁观的泰必图亲信凑上前去,满脸疑惑地问道:“大人,这件事对您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为何您不愿意帮他引荐一下呢?”

泰必图闻言,嘴角微微上扬,流露出一抹冷酷而又轻蔑的笑容,冷冷地回答道:

“哼,依我看呐,那祁彻白定然是想从王辅臣身上捞取一些好处。

可这王辅臣却不识趣,死活不肯给祁彻白好处,所以才会病急乱投医,找上咱们兵部。

既然他连祁彻白的好处都舍不得给,更别提给咱们兵部什么好处了。

像这种一毛不拔的铁公鸡,也休怪本官不讲情面、见死不救了。”

那亲信连连点头应和道:

“大人所言极是呀!但凡那些从外地归来的官员们,无一不是会向礼部、兵部以及吏部奉上些许茶水费用的。然而这王辅臣倒好,居然如此吝啬,一毛不拔不说,竟然还妄图能够面见圣上,简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啊!”

想来这官场之中,升迁而来的官员们皆是心知肚明,一旦踏入京城这片土地,便需得掏出钱财来四处打点一番。

朝上而论,无论是位高权重的内阁学士,还是掌管六部的尚书大人,乃至王公贵族;朝下而言,各个衙门的大小官吏,哪怕是深居皇宫内院的太监公公们,都少不得要送上一份薄礼以表心意。

至于这份礼物的轻重多寡,或是价值连城的金银珠宝,又或是温润细腻的玉器玛瑙,皆无定数,但只要您肯送出去,那就意味着彼此之间已然结下了几分交情。

而有了这份交情作为铺垫之后,往后办起事来自然也就顺畅许多。

只是这王辅臣,算起来已经将近有二十年未曾踏足京城了。

王辅臣不懂京城的官宦如何交流,因此他不仅得罪了礼部尚书,更得罪兵部侍郎......

王辅臣该如何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