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康熙正史 > 第706章 北京城的康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只见傅达礼微微颔首,表示赞同道:

“大人所言极是!这朱国治其人不仅阴险狡诈、心狠手辣,更是贪得无厌,其贪污成性可谓人尽皆知。想来皇上对此人的品性定然也是心知肚明的!

所以下官觉得,虽说与这人合作,暂且能够信任于他几分,但绝不可全然信赖!当然啦,某些事务倒也不妨交托于他去办。”

折尔肯微微颔首,表示认同:

“嗯,你所言极是。不过吴三桂今日竟然如此狮子大开口,漫天要价,真不知皇上是否会应允啊!”

身为正史钦差,折尔肯心中不禁泛起一丝疑惑,实在难以理解傅达礼为何会轻易应下吴三桂所提出的苛刻条件。

只见傅达礼猛地一拍自己的脑门,恍然惊叫道:

“哎呀呀,瞧我这记性,险些将此事忘却!下官得赶快草拟一份折子呈交圣上才行,万一一时疏忽忘记了吴三桂所说之话,出现任何疏漏之处可就糟糕透顶啦!”

话音未落,他便立刻行动起来。

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堂堂正史钦差折尔肯竟主动为傅达礼研磨起墨来。

傅达礼倒也毫不客气,大大方方地展开奏折,提笔蘸墨,行云流水般地书写起吴三桂的种种要求,同时详细记录下他们抵达云南后所经历的林林总总之事。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大约过了一个多时辰之久,傅达礼终于完成了这份冗长的折子。

此时的折尔肯早已困倦不堪,坐在桌旁昏昏欲睡,双手无力地支撑着下巴,脑袋不时地往下点去。

“折尔肯大人……”傅达礼轻声呼唤道,生怕惊吓到这位已经进入梦乡边缘的钦差大臣。

“呃……呃……哈哈……”折尔肯脸上露出一丝尴尬之色,仿佛刚刚从某种思绪中回过神来一般。

傅达礼稍稍定了定神,然后开口说道:“大人,烦请您过目一下下官所撰写的这份折子……”

折尔肯缓缓地站起身来,迈着略显沉重的步伐朝着傅达礼的座位走去。

待走到近前,折尔肯俯身仔细查看起那份奏折来。

只见那奏折乃是以满文书写而成,字迹工整而清晰。

要知道,这可是康熙皇帝特意交代下来的规矩——但凡涉及到机密之事的奏折,都务必使用满文书写方可。

不仅如此,在这些满文之中,还间或夹杂着康熙皇帝特别要求添加的一部分内容。

如此这般安排,一来能够有效防止奏折被他人窥见其中的内容;二来也能起到一定程度的防伪作用。

不得不承认,康熙皇帝在保密工作方面确实下足了功夫,着实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和精心研究之后才做出的决定啊!

“大人,不知下官是否有所遗漏之处呢?”傅达礼一脸关切地问道。

折尔肯微微摇了摇头,表示道:“并无遗漏,便是如此呈报上去即可。依我之见,事不宜迟,应当即刻将此奏折发往京城才好。”

然而,傅达礼却皱起眉头,不无担忧地反问道:“只是眼下这个时候,咱们恐怕难以出城吧?毕竟如今这昆明城内局势复杂多变,城门把控想必极为严格,想要顺利出去怕是不太容易啊!”

折尔肯呵呵一笑:“今日已经跟吴三桂言明了,夜里会发庭寄,想必没有人敢阻拦。”

傅达礼点点头,将奏折装了了起来。

北京城。

自康熙皇帝毅然决然地宣布裁撤三藩之后,整个京城顿时陷入了一片喧嚣与沸腾之中。

无论是繁华的大街还是幽静的小巷,亦或是熙攘的酒馆和忙碌的客栈,百姓们无一不在热烈地议论着这一震撼人心的大事。

想那不久之前,因罪大恶极而被处以凌迟极刑的查如龙,尽管他已身首异处,却依然在前明的那些遗老遗少当中广受推崇与赞誉。

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吴三桂这个曾背叛大明的大汉奸,即便如今面临被撤藩的境遇,居然还能安然无恙地保住其荣华富贵,这怎能不让人们感到愤懑难平呢?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近些日子以来,京城中涌入了大批来自各地的外地客商。

这些人终日流连于各个酒肆之间,且毫不避讳他们想要探听有关三藩裁撤相关消息的意图。

面对如此局面,朝廷上下自然也都跟着忙得不可开交。

从高高在上的康熙皇帝本人,到朝中六部的诸位大臣;从位高权重的议政王,再到学富五车的翰林院士子们,大家全都投入到了这场,关乎国家稳定与发展的三藩裁撤安置事务当中。

甚至就连每日清晨的早朝时分,康熙皇帝都会亲自过问此事的进展情况。

待到夜幕降临,身为总指挥的明珠大人更是需要亲自入宫,向圣上禀报当日所完成的各项工作细节。

只见明珠毕恭毕敬地跪在御前,轻声说道:“皇上……事情便是这般情形……”

“嗯……辽东地域广袤无垠,幅员辽阔得很。待到那时,定要让那三位藩王各自分开,切不可让他们凑到一处去,尤其是那些身经百战的将士们,更是万万不能将其聚集起来啊……”

康熙双手负于身后,微微眯起双眸,凝视着远方,若有所思地喃喃自语道。

“皇上圣明……只不过……”站在一旁的大臣小心翼翼地开口,声音略微有些迟疑。

“只不过什么?吞吞吐吐像什么样儿!”康熙面色一沉,冷哼一声,不耐烦地催促道,“快说!别这般婆婆妈妈的!”

“回皇上,近日京城突然涌入了大量的客商,微臣经过一番探查,发现这些人似乎皆是冲着打探各种消息而来的!”明珠赶忙躬身行礼,如实禀报。

“哦?打探消息的?”康熙闻言,不禁眉头微皱,面露惊讶之色,追问道,“竟有如此之多的人前来打探消息?到底来了多少人?”

“依微臣所见,粗略估计约摸有三四百人之众……”明珠不敢怠慢,连忙回答道。

“三四百人?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啊!可曾查清楚他们究竟来自何方何地?”康熙目光如炬,紧紧盯着明珠,满是疑惑与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