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康熙正史 > 第708章 夜探赫舍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把小太监吓得面如土色,浑身颤抖不已,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拼命磕头求饶。

同时,手忙脚乱地去捡那些散落一地的牌子。

而康熙则冷冷地哼了一声,厉声道:“从今往后,没有朕的旨意,谁也不许把这玩意儿给朕端上来……”

小太监闻言,连忙小鸡啄米似地点头称是:“奴才遵旨……奴才再也不敢了……”说罢,便连滚带爬地就想逃出宫殿。

“哎?皇后身体状况如何啦?”康熙面露关切之色,向身旁的太监询问道。

那太监赶忙躬身行礼,恭恭敬敬地回答道:

“回皇上的话,今儿个太医已经给皇后娘娘仔细诊治过了,还开了安胎的药方呢。太医说了,皇后娘娘的身子骨挺硬朗的,没啥大毛病,只要能安安稳稳地度过接下来这几个月,一切都会顺顺利利的。”

听到这话,康熙微微颔首,表示认可,心中那块悬着的大石头总算是落了地。

虽说当下康熙忙于政务,无暇顾及太多儿女私情,但皇后毕竟是他的结发妻子呀!

想到这里,康熙不禁心生挂念之情,当即决定亲自前往坤宁宫探望一番。

只见他霍然起身,步履匆匆地朝着殿外走去。

一旁的小太监见状,急忙快步跟上,小心翼翼地劝说道:“皇上,皇后娘娘的身体虽无大碍……”

然而,康熙却冷哼一声,打断了小太监的话语:“不必多言,朕心里有数。朕不过是想去瞧瞧皇后罢了,难道还有什么不妥不成?”

说完,便头也不回地继续前行,留下那小太监只得亦步亦趋地紧紧跟随其后。

话说那皇后赫舍里,竟然已身怀六甲整整两个月有余!

此消息一经传出,整个大清国都为之震撼,毕竟这可是关乎皇室血脉传承、江山社稷稳定的大事啊!

遥想五年之前,赫舍里顺利诞下一名龙儿承祜,彼时的康熙帝可谓是欣喜若狂,满心欢喜地欲将承祜立为太子,以继承大统。

只可惜,命运弄人,承祜竟在去年,即康熙十一年的二月不幸夭折。

这突如其来的噩耗,犹如一道晴天霹雳,狠狠地击中了康熙帝的心,让他心痛不已,久久难以释怀。

而作为母亲的赫舍里皇后,更是哭得昏天黑地,肝肠寸断。

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第一个孩子离她而去,那种撕心裂肺的痛楚,真真是常人所无法体会的。

然而,身为一国之君的康熙帝深知不能一味沉浸在悲伤之中,于是强忍着内心的痛苦,每日都会亲自前往后宫探望皇后,给予她无尽的关怀与安慰。

时光荏苒,转眼间便来到了康熙十二年的八月。

这一月,赫舍里突然发现自己月事未至,心中不禁涌起一丝异样之感。

经过太医一番仔细地诊断后,终于确定皇后再度有孕,且已有两月之久。

得知这个喜讯后的皇宫上下自然是一片欢腾,但就在众人还未来得及完全沉浸在喜悦之中时,皇后却出现了些许腹痛的症状。

这下可把太皇太后给急坏了,她老人家对皇嗣之事向来极为看重,当即下令速速请来宫廷中的御医前来为皇后诊治。

一时间,整个皇宫都忙碌起来,人人都在期盼着皇后能够平安无事,腹中胎儿亦能健康成长。

话说那日,康熙正于书房内埋头处理军国大事,突然接到太皇太后传召。

待他匆匆赶到时,方知原来是要让他前去坤宁宫伺候生病的皇后一整天。

见到康熙前来,太皇太后不禁面露愠色,劈头盖脸地训斥起来:

“皇帝啊,你可真是不像话!皇后乃是一国之母,你怎能如此不重视她?连怜惜自己的女人都不懂吗?”

康熙闻听此言,心中顿生愧疚之意,忙不迭地低头认错,表示定会好好照顾皇后。

于是乎,整整一天时间里,康熙皆守在坤宁宫中未曾踏出半步。

而皇后呢,其实早已听闻康熙近来忙于政务,特别是那棘手的三藩之事,便善解人意地劝说道:“皇上,臣妾知晓您国事为重,但朝廷事务繁多,切不可因妾身耽搁太久。还是早些回乾清宫去处理要紧事吧。”

然而,这几日康熙实在是过于繁忙,以至于竟将皇后患病一事抛诸脑后。

直至夜深人静之时,当他偶然间忆起此事,方才惊觉自己疏忽大意,赶忙起身,趁着夜色急匆匆赶往坤宁宫探望。

此时的皇宫,万籁俱寂,唯有明月高悬,洒下清冷的光辉。

那些负责夜间值守的太监们,或许是因为长夜漫漫无事可做,又或是困倦难耐,一个个都斜靠着门边或墙边打起盹来,姿态各异,东倒西歪,好不狼狈。

康熙见此情形,眉头微皱,着实有些看不下去,遂轻咳一声以作提醒。

这一咳不要紧,那些原本昏昏欲睡的太监们瞬间惊醒过来,待看清来人竟是圣上之后,吓得魂飞魄散,纷纷跪地磕头求饶。

康熙并未理睬这些奴才们,而是脚步不停,径直朝着坤宁宫走去。

跟随其后的太监见状,连忙用手指着仍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众人怒声呵斥道:

“你们这群没长眼睛的东西,还愣在这里干什么?还不快滚开!若是惊扰了圣驾,小心你们的脑袋!”

说罢,便亦步亦趋地紧跟在康熙身后,一同向着坤宁宫而去。

踏入坤宁宫那扇朱红色的大门,康熙龙行虎步地走了进去,甚至连通报的太监都未曾让其上前。

那些原本忙碌着的丫鬟们一见到康熙的身影,便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赶忙躬身施礼,齐声高呼道:

“参见皇上!”声音清脆而响亮。

然而,康熙却微微抬起右手,轻轻地比划了一个手势,示意她们无需多礼,不必参拜,同时也不要出声打扰。

于是,这些丫鬟们便又重新安静下来,继续各自手头的工作。

就这样,康熙迈着轻盈的脚步,仿佛生怕惊醒屋内之人一般,小心翼翼地朝着内室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