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康熙正史 > 第721章 以黄河为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听到这里,吴应熊不禁脸色一变,伸出手指直直指向天空,怒声喝问:

“难道你就真的毫不担心,我转身前往康熙皇帝御前告状,将你所做之事和盘托出,从而换取一份天大的功勋赏赐吗?”

面对吴应熊的质问,杨启隆脸上毫无惧色,反而再次发出一阵张狂的大笑:“哈哈哈哈,怕?我杨启隆此生此世,天不怕地不怕!又岂会怕了你这小小的吴应熊?真是可笑至极!”

吴应熊一时语塞,被杨启隆这番话语生生噎在了当场,半晌都说不出一句话来。

“你告御状又如何?即便是康熙将我等都杀死,你又会如何?且不说你与我有勾结之事,就算立了这么大的功劳,康熙又会停止让吴三桂撤藩吗?到时候康熙就会以此为借口,派大军清缴吴三桂的藩地,甚至连你们一家老小,或许都难逃一死!”

杨启隆话音刚落,便发出一阵刺耳的嘲笑声,那笑声如同一把利刃,直直地刺向吴应熊的心窝。

面对如此羞辱,吴应熊却只是沉默不语,因为他心里很清楚,杨启隆所言不假。

尽管自己再立下这等大功,也难以改变康熙皇帝撤藩的决心。

要知道,吴三桂虽然贵为一方藩王,但在京城这个龙潭虎穴之中,他一直忍辱负重、卧薪尝胆,从未真正享受到藩王应有的权力和尊荣。

这样的日子,对于一个曾经纵横沙场的枭雄来说,又怎能甘心忍受呢?

“怎么样?现在你总算是想明白了吧?眼下你们吴家若想扭转乾坤,唯有与我朱三太子联手合作,方可将正义牢牢掌握在手,驱逐满清鞑虏,光复大明江山!难道我的话有错不成?”

杨启隆满脸冷笑,语气中充满了不屑与挑衅。

吴应熊微微颔首,表示认同杨启隆所说的话。

然而,他紧接着说道:“阁下所言虽有道理,但即便家父返回辽东故地,凭借他多年来的赫赫战功,依旧能够安享荣华富贵。至于本公子,自然也是世袭罔替,世代享受这份殊荣。”

“呸!还妄想着荣华富贵?简直就是痴人说梦!”杨启隆闻言,猛地朝着地上狠狠地啐了一口唾沫,并毫不留情地讥讽道。

听到这话,吴应熊心中的怒火瞬间被点燃,他怒目圆睁,霍然站起身来,用力一拍面前的桌子,震得桌上的杯盏都险些翻倒在地。“你……你这究竟是什么意思?莫非是存心找茬儿不成?”

吴应熊气得浑身发抖,声音也因愤怒而变得有些颤抖起来。

“你吴应熊好歹也算是个通读史书之人,难道不知道那些功勋卓着、威震君主却又不知收敛锋芒的人,最终都落得怎样凄惨的结局吗?且不说别的,单就康熙帝而言,他怎会容忍吴三桂统率大军堂而皇之地从京城经过呢?

一旦吴三桂开始北迁,也许尚未抵达京城,他便可能已经惨遭毒手。

这点浅显的道理,你不可能想不明白吧!”杨启隆这番言辞犀利的话语,犹如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吴应熊的心头上。

诚然,回顾过往的历史长河,但凡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又有谁能够善终呢?

更何况,吴三桂手握十几万重兵,如果这支庞大的军队当真开进京城,那必然会引发一场惊天动地的大乱子。

难道康熙帝会对此无动于衷、坐视不管吗?康熙帝难道真的如此愚笨无知吗?

听到这里,原本趾高气扬的吴应熊瞬间没了先前的威风凛凛,取而代之的是一脸凝重之色,他缓缓地压低声音说道:“罢了,事已至此,你直说吧,咱们究竟该如何展开合作?”

杨启隆见此情形,不禁冷哼一声道:

“哼!还算你有点眼力劲,知道识时务者为俊杰的道理!既然如今你吴应熊愿意放下架子跟我好好商谈,那咱们不妨就坦诚相待,认真地聊一聊此事。”

吴应熊微微颔首,表示赞同,并回应道:“嗯,倘若此次合作能够顺利达成,日后的荣华富贵自然也少不了你的一份。”

“其一,吴三桂要在云南举起大旗反清复明!”杨启隆一脸严肃地说道。

他紧紧盯着面前的吴应熊,期待着对方能够给予积极的回应。

然而,吴应熊却沉默不语,既没有开口表示赞同,也未点头示意认可。

他只是默默地凝视着杨启隆,眼神深邃而难以捉摸。

杨启隆敏锐地捕捉到了吴应熊脸上细微的表情变化,心中暗喜,他深知这位吴氏子弟已然默认了这一事实。

于是,他趁热打铁,继续阐述自己宏伟的计划。

“其二,一旦吴三桂起兵,康熙必定会惊慌失措,匆忙调动京城附近的大批大军南下平叛。

如此一来,北方势必兵力空虚。此时,我将以朱三太子的尊贵身份昭告天下,号令我北方白莲教的众多忠实信徒们群起响应,纷纷揭竿而起。

刹那间,整个天下必将陷入混乱不堪的局面。

紧接着,京城内所有的官员都将惨遭杀戮,就连那高高在上的鞑子皇帝也难以幸免,最终命丧黄泉。到那时,满清王朝必然走向覆灭之路!”

杨启隆越说越激动,仿佛胜利就在眼前。

吴应熊听后,不禁冷哼一声,冷冷地质问:

“哼,原来如此!可即便按照你的计划行事,我们又能从中获得何种实际的好处呢?”

显然,对于这个看似诱人的计划,吴应熊并未轻易心动,而是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冷静的思考。

面对吴应熊的质疑,杨启隆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

“你们?只要我成功占据京城,成为新的主宰,自当信守承诺,与你们平分天下。咱们可以以黄河为界限,黄河以北的归我朱三太子所有;而黄河以南,则尽数归于你吴家统治。不知阁下意下如何?”

说完,杨启隆目光灼灼地盯着吴应熊,等待着他的答复。

“哼……”吴应熊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屑的冷笑,鼻腔里发出一声轻哼,“就凭你们这些信徒们所拥有的这点微末实力,竟然还妄图占有如此大地盘?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吴应熊目光如炬,冷冷地盯着眼前的杨启隆,心中暗自思忖着杨启隆的不自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