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康熙正史 > 第869章 汪士荣来了,王辅臣高兴迎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69章 汪士荣来了,王辅臣高兴迎接

一旁的参将黄九畴见状,也不禁诧异道:“将军,这莫洛要来西北做经略,他可是与您有不共戴天之仇啊!”

王辅臣深吸一口气,缓缓地放下书卷,脸色变得阴沉起来。他想起了多年前的那件事,心中的怒火再次被点燃。

当年,皇上赐婚于他的儿子王吉贞,这本是一件光宗耀祖的好事。

然而,莫洛这个狗官却对他百般刁难,甚至在皇上面前公然羞辱他。

“是啊,大将军,当年那莫洛实在是太过分了!”布政使龚荣也在一旁附和道,“他居然说自己的女儿已经有了婚约,谁不知道,他莫洛的女儿是要参加选秀的,他无非就是想让自己的女儿入宫做皇上的妃子罢了。可他却当着皇上的面,如此羞辱您,实在是欺人太甚啊!”

王辅臣重重地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哎……此一时彼一时啊,如今莫洛来了西北做经略,这兵荒马乱的时候,为了天下苍生,为了我对皇上的忠诚,此事不提也罢!”

黄九畴听了,不禁愤愤不平地说道:“官大一级压死人啊!这莫洛仗着自己的权势,如此嚣张跋扈,实在是令人气愤!”

说完,他自己还笑着摇了摇头,似乎对这种官场的黑暗现象感到无奈。

王辅臣也是很无奈,摊了摊手。

三人对视而笑。

“将军,您说康熙皇上让莫洛经略西北,驻扎西安府,可有……可有提防您的意思?”黄九畴小心翼翼地问道,似乎对这个问题有些顾虑。

王辅臣闻言,捋了捋自己那长长的胡须,沉思片刻后说道:

“你说的不错!我马鹞子跟随吴三桂多年,皇上自然是对我有所忌惮的。他担心我会像吴三桂一样反叛朝廷,若是如此,那西北之地恐怕就会尽归叛军所有,朝廷恐怕就要陷入极大的困境了。”

黄九畴点了点头,附和道:“正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啊!皇上让莫洛防着您,您自然也不能不防着莫洛啊!”

王辅臣叹了口气,无奈地说:“老夫明白!只是这莫洛……”他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显然对康熙派莫洛担任经略一事,心中颇有不满。

黄九畴看到王辅臣的表情,心里稍微松了一口气,连忙笑着解释道:“将军,您不必如此担忧。前些日子,甘肃提督张勇可是干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呢!”

王辅臣听到这里,眼睛一亮,急忙追问:“哦?是什么事?快说来听听!”

黄九畴脸上的笑容更盛了,他接着说道:“那吴三桂不是派了人过来劝降吗?结果张勇不仅将那些人以及劝降书全部交给了朝廷,而且还上书请求归乡养老呢!”

王辅臣听完,突然哈哈大笑起来,笑声在房间里回荡。

他一边笑,一边说道:“张勇啊张勇,此人曾经可是威震一方的将军啊!如今为了彻底摆脱和吴三桂的干系,竟然不惜请求归乡养老,这可真是一招以退为进的好棋啊!”

原来,这王辅臣和张勇之间有着不浅的渊源。

他们俩曾经都是大明的官兵,后来又一同跟随了吴三桂。

在吴三桂的麾下,二人都是得力干将,为吴三桂立下了不少功劳。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王辅臣和张勇都与吴三桂产生了矛盾。

最终,他们被康熙调任,离开了吴三桂的势力范围。

因此张勇什么模样,王辅臣心中明镜似的。

“是啊将军,张勇这么一闹,皇上便知道了张勇的心思,只要他能够镇守甘肃,不投降吴三桂,便为我们提供了一道天然的屏障!”

王辅臣颔首表示赞同,他若有所思地说道:

“不错!老夫与张勇互为犄角,我们二人铁心跟着朝廷,吴三桂就算闹得再欢,也难以进入西北一步。可是我们二人若跟随吴三桂,别说什么八旗的将士,就算朝廷有一百万大军,也难以阻挡我们东进直扑京城啊。”

黄九畴听完,不禁哈哈大笑起来,他对王辅臣的分析深表认同:“将军说的对,这就是为什么康熙皇上一定要拉拢您的原因啊!哈哈......”

然而,王辅臣却并没有被黄九畴的笑声所感染,他眉头微皱,似乎仍在思考着什么。

过了一会儿,他缓缓地开口道:“不过……不过老夫也想向朝廷表一个忠心,难不成也要辞官归隐?”

他一边说着,一边捋着自己的胡子,显得有些苦恼。

这些天来,王辅臣一直为此事烦恼不已。

他深知自己在西北的地位举足轻重,康熙皇帝对他也颇为重视,但他却始终想不出一个既能表明忠心,又不会引起朝廷猜忌的方法。

“报!”伴随着一声高喊,一名侍卫急匆匆地闯进了大帐,满脸惊惶地禀报道:“启禀将军,军营外来了一人,自称是将军的老部下,名叫汪士荣。”

王辅臣听到这个名字,心中猛地一震,他瞪大了眼睛,满脸狐疑地追问:“你说什么?谁来了?”

“他说他叫汪士荣!”侍卫又重复了一遍。

王辅臣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他喃喃自语道:“汪士荣?他怎么来了?”

过了好一会儿,他像是突然回过神来一般,猛地一拍手,高声喊道:“快快有请!”

话音未落,王辅臣竟然亲自站起身来,快步走出大帐,迎向那位不速之客。

参将黄九畴和布政使龚荣见状,也赶忙跟了出去。

走出军营,王辅臣远远地就看到了站在军营外的那个人。

只见他的头发散乱,仿佛大清的辫子早已被剪掉,消失得无影无踪。

而他身上原本应该穿着的朝服,此刻也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身普通百姓的粗布衣裳。

再看他的脸色,苍白得如同一张白纸,再加上西北的尘土,使得他整个人看上去都显得格外落寞和憔悴。

“哎呀呀,果真是汪兄啊!”

王辅臣满脸笑容,笑声爽朗,一边大笑着,一边快步走向汪士荣,仿佛见到了久别重逢的老友一般。

他的步伐加快,每一步都显得格外兴奋。

“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王辅臣走到汪士荣面前,热情地握住他的手,上下打量着他,眼中流露出欣喜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