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康熙正史 > 第885章 年后出征察哈尔,西北紧急军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85章 年后出征察哈尔,西北紧急军报

康熙听了索额图的话,微微点头,表示认可。

他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说道:“嗯,朕记得当时正值寒冬腊月,蒙古地区天寒地冻,道路难行。朕考虑到他们长途跋涉,过于辛苦,便下令让他们暂且返回草原,待到春暖花开之时,再听候朝廷的调遣。”

陈廷敬在一旁附和道:

“皇上圣明啊!自布尔尼被皇上册封为察哈尔王以来,他对朝廷确实表现得无比恭敬。每年的朝贺大典,他都亲自前来参加,而且每年给朝廷的纳贡也都非常积极,从未有过丝毫懈怠。不仅如此,他还总是亲自将贡品送到京城,以显示他对朝廷的忠诚。”

明珠也插话道:“是啊,这布尔尼比起他的父亲阿布奈,可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这么多年来,他一直都在伪装自己,将自己的真实面目隐藏得如此之深,实在是令人防不胜防啊!”

康熙深深地叹息一声,感慨道:“唉,朕确实小瞧了这个布尔尼啊!原以为他只是个普通的蒙古王公,却未曾料到他竟如此执着于复仇,甚至还要营救他的父亲阿布奈。”

一旁的高士奇赶忙附和道:“皇上所言极是。康熙十三年正月,布尔尼离京之际,曾特意上书朝廷,恳请在返程途中,绕道盛京,探望他的父亲阿布奈。然而,这一请求却遭到了议政王大臣们的断然拒绝。”

其实,关于这件事,康熙、索额图、明珠等人都心知肚明。

当时,康熙正忙于处理三藩之乱的诸多事务,实在是分身乏术,对于布尔尼这样的请求,根本无暇顾及。

而其他大臣们也都忙碌异常,看到布尔尼的上书后,几乎不约而同地表示拒绝。

尤其是明珠,他认为阿布奈远在盛京,布尔尼完全没有必要特意绕路前往东北去看望他的父亲。

在他看来,这不仅会耽误行程,还可能引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因此,明珠毫不犹豫地驳回了布尔尼的请求。

“看来,布尔尼的反叛之心一直存在,对于朝廷圈禁他的父亲,一直心存芥蒂啊。”康熙一边摇头,一边说道。

“皇上,这布尔尼实在是太嚣张了!他竟然趁着京城空虚之际,妄图起兵反叛。如果他真的发兵攻打京城,以他的行军速度,五六日之内便能抵达。如此一来,京城必将陷入危机之中,朝廷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啊!”明珠一脸凝重地紧跟着说道。

索额图也附和道:“是啊,皇上。如今京城的兵力确实已经相当薄弱了……”

对于京城兵力匮乏的状况,康熙自然是心知肚明。

大清国的精锐之师早已被悉数派遣至各地,其中包括湖北、湖南、江南、江西、陕西和甘肃等地。

不仅如此,就连远在黑龙江的宁古塔,原本驻守着一千八百名八旗军,康熙也毫不吝啬地调走了一千五百人,让他们火速奔赴南方战场。

而盛京更是连续调走了四批八旗军,原本两万多人的守军如今竟然只剩下不足八百人。

此外,蒙古各旗的军队也未能幸免,康熙总共调走了一万五千人。

如此一来,整个东北地区的驻军都变得异常空虚,北方地区的战斗力也几乎丧失殆尽。

康熙眉头紧皱,面色凝重地重重叹了口气:“哎,这可如何是好啊!如今正值年关,蒙古地区天寒地冻,冰天雪地,就算我们拥有庞大的军队,想要发兵去征讨布尔尼也绝非易事啊。”

此时此刻,距离过年已经不足半个月了,不仅是蒙古,就连京城周围的大山也都早已被厚厚的冰雪所覆盖。

从京城到蒙古的道路异常艰难,只有依靠骆驼或者马匹,才能在这冰天雪地中艰难地开辟出一条通路。

更糟糕的是,蒙古的气候寒冷至极,在这样的严寒条件下,根本无法进行战斗。

士兵们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作战,不仅会面临巨大的困难,还可能会遭受严重的冻伤甚至冻死。

这时,高士奇站出来进言道:“皇上,依微臣之见,如今甘肃、陕西的王辅臣和张勇所率领的大军,根本就无法进入四川。既然如此,倒不如等过完年后,再让他们的大军北上,一举消灭布尔尼!”

康熙听后,微微点头表示赞同:“嗯,也只能这样了!不过,京城的守卫力量确实有些薄弱,这可如何是好呢?”

他略作思索后,转头对明珠说道:“明珠啊,你速速去发布通告,招募士兵。不管是汉人还是其他族的人,只要他们愿意当兵,就给他们发放十两银子作为安家费。”

“嗻.......”明珠答道。

“皇上,眼下正值天寒地冻之际,布尔尼即便有心反叛,冬季也难以出兵。故而,只要朝廷能在开春之前稳固张家口一带的局势,便可高枕无忧。也就是说,王辅臣的陕西大军只需调拨一半,待年后北上,正合时宜。”高士奇侃侃而谈,分析得头头是道。

康熙微微颔首,表示赞同:“嗯,如此甚好。那就立刻拟旨给莫洛,责令王辅臣正月初五拔营起行,务必在一个月内抵达张家口。”

“遵旨……”高士奇领命后,便匆匆退下拟旨去了。

康熙凝视着龙案上的舆图,口中念念有词:“布尔尼……布尔尼啊布尔尼……你竟敢趁机作乱,朕定要让你察哈尔汗国从这舆图上彻底消失!”

众人面面相觑,眼睁睁地看着康熙的脸色愈发阴沉,在珠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恐怖。

年仅二十一岁的康熙,本应是意气风发、朝气蓬勃的年纪,但由于近日来殚精竭虑,他的胡须已经有些长了,再加上面容憔悴,看上去竟宛如四十岁的中年人一般。

就在此时,一匹骏马如闪电般疾驰而来,直接抵达了皇宫大门。

骏马的速度极快,仿佛一阵狂风席卷而过,扬起了一片尘土。

紧接着,一个传令兵从马背上飞身而下,他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响彻整个皇宫:“西北急报……西北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