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康熙正史 > 第892章 家奴成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康熙沉重地点了点头,回答道:

“正是如此,皇祖母。如今西北局势紧张,朕不得不调任江南和湖北的大军前往驰援,以守住西安府。这样一来,朝廷的兵力就更加捉襟见肘了。如今看来,只有皇祖母给科尔沁汗王写一封信,命他联合其他蒙古部族,攻打察哈尔汗国......”

太皇太后若有所思地看着康熙,过了一会儿,她突然间呵呵一笑,说道:“原来如此……不过,这件事情恐怕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办成的啊。”

康熙闻言,脸上露出一丝疑惑,连忙问道:“为何?皇祖母,难道您有什么顾虑吗?”

太皇太后叹了口气,还未说话,只听得苏麻喇姑说道:

“皇上有所不知,向来蒙古人以察哈尔汗国为主,这蒙古如今除了西边的准格尔部落最大,就属察哈尔部落的人最多了,其他的部落,哪里敢碰察哈尔一根手指头......”

“是啊,虽然说我科尔沁,会无条件的支持朝廷。但科尔沁对察哈尔,无异于以卵击石.......”太皇太后说完之后,还拍了拍发愁的眉头。

“如此说来……朝廷只能从江南调兵,转头蒙古……”康熙听完之后,心中大失所望。他眉头紧锁,眼神中流露出一丝焦虑和无奈。

“那怎么成!如今吴三桂势如破竹,岂能从江南调兵?”太皇太后立刻否定了康熙的想法。

康熙无奈地叹了口气,右手拍打着左手,然后双手摊开,一脸苦涩地说道:“可是……可是朕的手中无兵啊……”

就在康熙感到无助的时候,苏麻喇姑突然开口说道:“皇上,既然您手中无兵,但亦能征服察哈尔!”

康熙闻言,精神一振,他立刻看向苏麻喇姑,眼中闪过一丝期待,问道:“姑姑,您有兵?”

苏麻喇姑微微一笑,捂着嘴轻声说道:“奴婢哪里有兵,不过皇上想想,当年阿布奈是如何被您圈禁的?”

康熙略一思索,突然一拍脑门,恍然大悟道:“朕想起来了,朕用姑姑的计策,将阿布奈骗到盛京……”

话刚刚说到这里,康熙突然眉头微皱,满脸狐疑地看着苏麻喇姑,似乎有什么疑问想要问出口,但又有些犹豫不决。终于,他还是忍不住开口道:“姑姑,难不成……”

苏麻喇姑见状,立刻心领神会,她与太皇太后对视一眼后,轻声说道:“二月初八,太皇太后的生日……”

康熙一听,顿时恍然大悟,原来苏麻喇姑是想借太皇太后的生日之名,引布尔尼前来。

然而,他的心中仍有疑虑,毕竟之前已经骗过布尔尼一次,如果再用同样的方法,布尔尼是否还会轻易上当呢?

“皇祖母的生日?可当初骗过他们一次,若想要再骗一次,他们会来吗?”康熙喃喃自语道,他实在想不明白其中的关键所在。

苏麻喇姑微微一笑,解释道:“布尔尼若来了,皇上便可省下千军万马!若布尔尼不来的话,至少要到三月之后,冰雪方能融化,朝廷可在一个月内,集齐大兵啊。”

康熙听后,若有所思地闭上了眼睛,开始仔细思考苏麻喇姑的计策。

他在脑海中将各种可能性都过了一遍,越想越觉得这个计划可行。

太皇太后则静静地坐在一旁,并没有打扰康熙的思考。

她面带微笑,目光温柔地落在苏麻喇姑身上,这个陪伴了自己四十年的奴婢,不仅才学过人、能文能武,而且在康熙的面前,也能如此机智地出谋划策,实在是难得。

“姑姑,朕……”康熙面露难色,似乎有什么话难以说出口。

苏麻喇姑见状,赶忙关切地问道:“皇上,这计策有何不妙之处吗?”

康熙眉头紧紧皱起,满脸愁容叹了口气,忧心忡忡地说道:“若布尔尼真的不来,到时候他率军袭击京城,朕的手中实在无兵啊!”

苏麻喇姑看着康熙如此愁苦,突然间哈哈大笑起来。

这笑声在寂静的宫殿里显得格外突兀,康熙和太皇太后都不禁一愣。

“姑姑,您笑什么……”康熙疑惑地看着苏麻喇姑,不明白她为何在这个时候发笑。

太皇太后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她同样疑惑地看着苏麻喇姑,问道:“苏麻,你为何发笑?”

苏麻喇姑瞅了一眼太皇太后,然后缓缓说道:“太皇太后,据奴婢所知,您的手中,可有一支数万人的大军啊。”

康熙听后,眼睛一亮,脸上露出一丝期待,仿佛看到了一线希望,立刻瞅着太皇太后问道:“皇祖母,您什么时候手中握着数万人的大军了?”

太皇太后先是一怔,随后摊开双手,笑呵呵地看着苏麻喇姑,似乎明白了她的意思,说道:“你是说?”

苏麻喇姑微笑着点点头,意味深长地说道:“嗯,正是。”

康熙看着二人,犹如打哑谜一般,把自己弄的稀里糊涂的:“皇祖母,姑姑,你们说的到底是什么?”

太皇太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轻声说道:“玄烨啊,你可还记得那些隶属于包衣佐领之下的家奴们呢?”

康熙闻言,脸上露出一丝疑惑之色,他凝视着太皇太后和身旁的人,似乎对这个问题感到有些不解。

沉默片刻后,他终于开口问道:“皇祖母所说的,可是那些八旗家奴?”

太皇太后微笑着点了点头,肯定地回答道:

“正是!如今朝廷面临困境,大军出征在外,兵力空虚。而这些家奴们,平日里承蒙朝廷恩泽,若能在此时晓以大义,许以重利,想必他们定会为朝廷效命。况且他们人数众多,若能稍加训练,便可成为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啊。”

太皇太后边说边轻轻转动着右手腕上的手镯,那手镯在阳光下折射出耀眼的光芒,仿佛在暗示着这个计划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康熙的眼睛突然一亮,仿佛瞬间明白了太皇太后的意图,他兴奋地说道:“皇祖母的意思是,要让这些家奴组成一支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