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康熙正史 > 第964章 切断昆明水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然而,彰泰却有自己的顾虑。

他认为攻城必然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而且吴军现在只剩下昆明这一座城池了,只要围困一两个月,他们自然就会投降。

于是,彰泰并没有按照康熙的旨意立刻攻城,而是每天向城内射箭,箭头上面还绑着书信,信中要求城内的百姓们投降,并诛杀吴世潘等人。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到了康熙十二年八月,康熙终于忍无可忍了。他看着舆图,气得大拍龙案,怒声道:“彰泰围困昆明已经六个月了,竟然还拿不下昆明!”

康熙越想越气,他担心如果再这样拖延下去,自己的军队粮草用尽,士兵们也会因为长时间的围困而生病,到时候恐怕会发生变故。

高士奇接着说道:“现在云南就只剩下昆明这一座城池还没有投降了。我们的军队已经围困了他们长达六个月之久,但他们仍然没有丝毫投降的迹象,这只能说明城内肯定有充足的粮草储备,或者是有源源不断的粮草供应。”

他的这番话犹如醍醐灌顶,让康熙恍然大悟。

康熙凝视着舆图,嘴角泛起一丝冷笑,说道:“你说得对,问题就出在这里……”

他的手猛地指向舆图上的一处地方,高士奇定睛一看,不禁惊讶地叫出声来:“水路?”

“传旨!命令彰泰立刻封锁昆明城所有的水路!”康熙果断地下达了命令。

九月初,康熙的旨意传到了昆明。

与此同时,赵良栋成功攻克了四川,并从四川迅速进军云南,与康熙的旨意同一天抵达了昆明城外。

清军的中军大帐内,彰泰展开康熙的旨意,看完后突然哈哈大笑起来:“皇上真是高瞻远瞩啊!远在千里之外,却能对局势了如指掌,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破昆明之功,老夫是拿定了!”

一旁的赖塔见状,好奇地问道:“哦?大将军,皇上在旨意里到底是怎么说的?还是催促我们尽快破城吗?”

彰泰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轻声说道:“皇上曾言,这昆明城若不投降,想必是有粮道支撑。而老夫对此也早有揣测,只是苦寻无果,一直未能找到这粮道的具体位置。不过,今日总算是让老夫给找到了。”

赖塔闻言,心中一喜,连忙追问道:“粮道?那这昆明城的粮道究竟在何处呢?”

彰泰不紧不慢地回答道:“就在城外的水路!”

“水路?”赖塔先是一愣,随即便恍然大悟,哈哈大笑起来,“原来如此!那我们应当即刻封锁水路,断了吴军的粮草供应!”

话音未落,只听得帐外传来一声高呼:“报!赵良栋将军率领五万大军抵达昆明!”

赖塔与彰泰对视一眼,皆是面露喜色。

未几,赵良栋大踏步走进中军大帐,脸上挂着笑容,朗声道:“赵良栋参见大将军!”

彰泰微微颔首,笑道:“赵将军来得恰到好处啊!我等正欲立刻出兵抢夺吴军的水路,以控制他们的粮道。”

赵良栋闻听此言,略作迟疑,随即毅然决然地说道:“我赵良栋愿立下头功,即刻率军抢夺水路!”

“好!咱们兵分三路,把昆明城所有水路控制在手中!”

话不多说,清军仅仅用了十天,就击败所有吴军水路的水师,占领了所有的水路。

赵良栋不仅提出了一个精妙的计策,还详细地描述了具体的实施方法。

他建议在昆明池内横列巨大的木筏,这些木筏将成为一个坚固的防线。

在木筏上,要构筑起用于侦察、防御和攻城的高台,形成一个严密的防御体系。

同时,还要安排水军在木筏之间巡逻,时刻保持警惕,严密监视着城内敌军的一举一动。

这个计策的目的是防止城内的敌军试图从昆明湖中潜出,从而封锁昆明与外界的水陆通道,彻底切断城内的粮饷供应。

赖塔对赵良栋的建议非常赞赏,并迅速采纳了这个计划。

令人惊讶的是,仅仅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清军就按照赵良栋的计划将昆明城包围得水泄不通。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清军抓到了吴军的水师活口,这让赖塔恍然大悟。

赖塔懊悔地拍着自己的脑门说道:“唉,若没有皇上的旨意,恐怕老夫还在苦苦地围困昆明城呢!”

原来,清军虽然对昆明城进行了包围,但实际上包围得并不严密。

尤其是昆明池,南北相距长达百里,池面异常广阔,而池四周的安宁、晋宁、昆阳、呈贡四县的驻军,大部分都没有被撤换,仍然由吴三桂的旧部负责防守。

这些吴三桂的旧部,自然不会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亲属和朋友被困死在城内,所以他们对吴军的舟楫往来视而不见,从不加以查问。

这就导致了清军的包围圈存在着明显的漏洞,给了城内敌军可乘之机。

如此一来,城内军民所需的粮食和衣物,便都依靠水路运输来获取,而这些物资则是从邻近湖泊的四个州县源源不断地供应而来。

正因如此,尽管清军已经围困了昆明长达六个月之久,但却始终未能取得任何实质性的成效。

然而,这一次情况却有所不同。

清军成功地切断了昆明城的粮道,这使得城内的粮食供应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就彻底断绝了。

据传闻,此时一酒杯的大米竟然要价一两白银!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即便有银子也难以买到大米了,城内的人们开始面临严重的饥荒,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状,此类事件屡屡发生。

在这种绝境之下,彰泰抓住机会,命令士兵们日夜不停地用火炮猛烈轰击城墙,同时还连续射入数万封劝降书。

眼看着昆明城的城墙在炮火的轰击下摇摇欲坠,而城内的守军也因为饥饿而战斗力大减,昆明城的陷落似乎已近在咫尺。

就在这关键时刻,当年曾经用大象战阵击败清军的大将线域,这几日却显得心神不宁。

他深知昆明城的陷落已难以避免,于是赶忙找到自己的好友吴世吉,忧心忡忡地对他说道:“如今昆明城的陷落只是时间问题了,我们若是继续坚守下去,恐怕不仅自己的脑袋会不保,甚至全家都会惨遭杀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