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康熙正史 > 第1025章 三个臭皮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康熙二十一年二月,春寒料峭,李光地历经数日跋涉,终于抵达了福州城。

然而,令他惊讶的是,姚启圣和施琅这两位他急于想见的人,竟然都不在城中,而是在厦门。

李光地并未气馁,他稍作休整后,便马不停蹄地赶往厦门。

在厦门,他终于见到了施琅和姚启圣。

傍晚时分,姚启圣特意设宴,为李光地接风洗尘。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姚启圣面带微笑,对李光地说道:“光地啊,如今你可是咱们福建的京官了,你这次返乡,真是光宗耀祖啊!”

李光地闻言,连忙摆手,谦逊地说:“姚总督过奖了,若论官职,您可是封疆大吏,比在下官职高了不知多少倍呢。”

施琅在一旁听着,突然咳嗽一声,似乎是在提醒二人。

李光地见状,呵呵一笑,接着说道:“不过,咱们二人虽然都是福建人,这几年才声名鹊起。但海霹雳施琅,早在三四十年前,就已经在福建闻名遐迩了。谁听到海霹雳的诨号,还不吓得双腿直哆嗦呢?”

闻听李光地的吹捧,施琅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笑容,他端起酒杯,轻抿一口,然后缓缓说道:

“光地啊,你年纪轻轻,便已官至内阁,可谓是前途无量啊。以你的才华和能力,将来成为大清的宰相,也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李光地连忙摆手,谦逊地说道:

“海霹雳您过奖了,进入内阁的人比比皆是,且不说我李光地,单是陈廷敬、熊赐履、高士奇这几位,哪一个不是德高望重的帝师啊?他们入朝为官都已数十载,经验丰富,我又如何能与之相比呢?”

三人一边互相寒暄着,一边频频举杯,不一会儿,桌上的酒壶便见了底。

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这三人凑在一块儿,你一言我一语,气氛渐渐热烈起来,不知不觉间,酒意也上了头。

借着酒劲,姚启圣突然放下酒杯,一脸不满地对李光地说道:

“光地啊,你给老夫评评理。老夫曾三次向朝廷举荐施琅,甚至为此差点被革职查办。可如今他来到福建,却对我这个堂堂总督的命令置若罔闻,这岂不是让老夫心寒吗?”

李光地闻言,尚未开口,施琅便猛地一拍桌子,打断了他的话:

“哎,我说老姚啊,你这话可就不太对喽。你说得对的地方,我自然会听从你的吩咐;但要是你说得不对,那我又凭啥要听你的呢?”

施琅一脸严肃地看着姚启圣,毫不客气地反驳道。

姚启圣闻言,顿时有些不高兴了,他瞪大了眼睛,看着施琅说道:

“哎……我哪里说得不对啦?你看看现在的情况,郑经刚刚去世,台湾内部发生了内乱,这可是收复台湾的绝佳机会啊,我们怎么能错过呢?”

施琅听了姚启圣的话,冷笑一声,说道:

“我当然知道这是个好机会,可是你看看我们现在的状况,士兵们还没有训练好,船只也没有凑齐,这样的情况下怎么能出兵呢?别说是去攻打台湾了,恐怕遇到一场风暴,我们这全军都得覆没啊!”

施琅的话音未落,姚启圣就猛地站起身来,指着施琅说道:“光地,你看看,你看看,他就是个胆小怕事的人,就怕自己战死在海上!”

施琅一听这话,顿时火冒三丈,他也“噌”地一下站了起来,怒斥道:“姚启圣!你根本就不懂海战,就别在这里胡言乱语了!”

李光地在一旁看着这两人争吵,心里暗暗叫苦,这两人怎么像是吃了枪药一样,一点就着啊。

他赶紧站起身来,笑着打圆场道:“二位二位,快都坐下,别生气嘛。我这次回到福建,就是专门来给二位当和事佬的,有啥问题咱们好好商量嘛……”

施琅缓缓地坐了下来,他的目光狠狠地瞪向了姚启圣。

而姚启圣也毫不示弱,同样恶狠狠地回瞪了施琅一眼,然后端起酒杯,仰头一饮而尽,那杯中的酒仿佛是他心中的闷气一般。

一旁的李光地将这一幕尽收眼底,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丝笑容。

只见他轻声说道:

“二位大人,莫要动怒。既然大家的想法有所不同,那不如这样,明日我们召集所有的将领,还有那些精通海战的人士,一同到中军大帐中商议一番,听听大家的意见如何?”

姚启圣听了李光地的话,并没有立刻回应,而是将目光转向了施琅。

施琅见状,也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既然光地都已经开口了,那就照此办理吧。”

第二天上午,阳光明媚,中军大帐内人头攒动。

姚启圣作为总督,稳稳地坐在主位上,主持着这场重要的辩论大会。

在他的身旁,坐着福建巡抚吴兴祚、内阁学士李光地,以及总兵朱天贵、董义等一众将领。

姚启圣环视了一下四周,然后开口说道:

“诸位将领,今天把大家召集到这里,是为了共同商讨攻打台湾的事宜。这位是内阁学士李光地,他可是我们福建安溪的同乡啊!

此次奉旨前来福建,就是为了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何攻打台湾。大家可以畅所欲言,自由辩论,李光地大人也会为大家提出他的看法和建议。”

众人闻言,冲着李光地拱手作揖:“李先生。”

李光地面带微笑,拱手向众人施礼,然后缓缓说道:

“诸位同仁,大家大多都来自福建,皇上特意派遣本官返回福建,一来是为了在总督与提督大人之间进行调解,充当一个公正的中间人;二来呢,也是想听听大家对于如何征讨台湾的看法。

所以,大家尽可畅所欲言,不必有所顾虑,无论谁说得对,谁说得错,都绝对不会受到任何处罚。”

李光地的话音刚落,现场顿时响起一片叫好声,众人纷纷表示赞同。

待声音稍歇,李光地接着说道:“既然如此,那就有请姚总督先发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