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康熙正史 > 第1169章 太皇太后出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太皇太后缓缓开口,声音沉稳:“彭春,抬起头来。”

彭春抬头,目光恭敬而不卑微。

“顺治皇帝罢黜你时,你心中可有怨恨?”太皇太后问道。

“回太皇太后,罪臣不敢怨恨。先帝执法如山,乃明君所为。罪臣违抗军令,理当受罚。”彭春回答得坦荡。

太皇太后微微颔首:“这些年来,你以何为生?”

“罪臣在京郊有薄田数亩,平日耕种为生,闲时研读兵书,探访边情。”

“听说你为阵亡将士的父母养老送终,共赡养了几位老人?”太皇太后的问题出人意料。

彭春沉吟片刻:“前后共二十七位,如今尚有三位在世。最年长者已八十有三。”

康熙补充道:“皇祖母,孙儿昨日微服私访,亲眼见彭春为受旗人欺压的老人挺身而出,不畏强权。”

太皇太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转而问众臣:“尔等反对启用彭春,除先帝遗训外,还有何理由?”

明珠叩首:“太皇太后,彭春虽有其才,然废弃多年,恐难服众。且攻打雅克萨事关重大,若稍有闪失,后果不堪设想。”

彭春突然开口:“太皇太后、皇上,罪臣愿立军令状!若不能收复雅克萨,甘受军法处置!”

索额图冷笑:“你的性命,抵得上大清国威吗?”

“索大人!”康熙厉声制止。

太皇太后默默注视着这场争论,良久,她缓缓道:“都给哀家退下。皇帝留下。”

众臣与彭春恭敬退出殿外。

太皇太后站起身,康熙连忙上前搀扶。

她走到窗前,望着院中那棵苍劲的古松。

“玄烨,你可记得这棵松树?”太皇太后问道。

“孙儿记得,这是皇祖父亲手所植。”

太皇太后点头:“你皇祖父在位时,曾因范文程原是明朝降臣而不敢重用。后来你皇祖母我力劝他,用人当看其才德,不拘出身。后范文程果成大清栋梁。”

康熙静静聆听。

“为君者,当以江山社稷为重。先帝在位时,也曾破格任用洪承畴等明臣。”太皇太后转身看着康熙,“你今日力排众议,坚持己见,颇有明君风范。”

“皇祖母过奖。”

“玄烨,”太皇太后慈爱地叫着康熙的乳名,“你还记得你小时候,得了天花,所有人都说没救了,连你皇阿玛都躲着你。是苏麻喇姑把你抱到报恩寺,一口一口地喂你喝药,把你从阎王爷手里抢回来的。那时候,苏麻喇姑要是也守着宫里的规矩,说皇子不能出宫,你今天还能坐在这儿吗?”

康熙浑身一震,眼眶瞬间红了。

孝庄笑了,笑容里带着一丝追忆: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你皇阿玛……他是个至情至性的人,性子急,当初说那句话,不过是一时气话。他若真想断了彭春的生路,又何必只是罢官削爵?他心里,未必没有爱才之意啊。”

她的话锋一转,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玄烨,你皇阿玛把江山交给你,不是让你守着他的话,是让你守着他的江山。什么是对你皇阿玛最大的孝顺?是让大清的疆土,在他传给你的基础上,寸土不失,甚至更加辽阔!一个活着的皇帝,如果被一个过世的皇帝的一句话捆住了手脚,那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

太皇太后轻轻拍了拍康熙的手背,眼神变得无比坚定:

“孩子,放手去做吧。大胆地用你选中的人,去为大清打一片朗朗乾坤。天塌下来,有哀家给你顶着。那些臣子们那里,哀家会去分说。你要让他们明白,大清的规矩,是为了让这个国家更好,而不是成为它的绊脚石。”

“去吧,去做一个真正的皇帝,一个能超越你父亲,超越你祖父的皇帝。这,才是对祖宗最大的孝道!”

康熙此时泪眼朦胧,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他的声音略微有些哽咽:“老祖宗……朕知道了,朕一定会放开手脚,大胆地启用彭春。”

太皇太后看着康熙,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但她的话语却突然一转:“好!不过,”她顿了一下,接着说道,“你启用彭春,果真全是出于公心吗?”

康熙听了太皇太后的话,并没有丝毫犹豫,他坦然地回答道:

“不瞒皇祖母,孙儿确实也有一些私心。如今朝中的诸位将领,有的年事已高,有的过于保守,还有的与权臣们关系密切。而彭春却与众不同,他无党无派,心中唯有报国之志,这正是孙儿所需要的人才。”

太皇太后听了康熙的解释,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

“你能明白这一点,非常好。记住,作为君主,不仅要有宽广的胸怀去容纳各种人才,还要有驾驭他们的智慧。”

说完,她缓缓地走回榻前,坐了下来,然后郑重地说道:

“传哀家的旨意,先帝如果还在世,看到彭春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想必也会原谅他当年的过失。在这非常时期,就应该任用这样的非常之人。准许彭春官复原职,总领雅克萨的军务!”

康熙听到太皇太后的旨意,心中大喜过望,连忙谢恩:“谢皇祖母!”

当这一决定传至殿外,彭春热泪盈眶,面向孝宁宫方向重重叩首:“臣彭春,必肝脑涂地,以报天恩!”

明珠、索额图等内阁大臣相视无言,只得领旨。

当天晚上,康熙独留彭春,与其促膝长谈。

宫灯如豆,夜色如墨。

君臣二人相对而坐,没有繁文缛节,更像是一场知己间的长谈。

“彭春,你可知罗刹国?”康熙面色凝重,语气中透露出一丝难以掩饰的愤慨。

彭春缓缓放下手中的茶杯,原本平静的眼眸中突然燃起一团熊熊烈火。

他挺直了身子,声音铿锵有力地回答道:

“臣知之。罗刹国位于遥远的西陲之地,其国民贪婪无厌,自顺治朝以来,便不断向东侵犯我国疆土。他们盘踞在雅克萨城,修筑坚固的城池,顽强抵抗,欺凌我边疆百姓,掠夺我百姓的财物,其行径与盗匪毫无二致!臣在民间时,常常听到东北的同胞们遭受他们的毒害,心中悲愤交加,犹如万箭穿心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