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玄牝之门1金王帝国 > 第183章 “岩石幽默”与“数据幽灵”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3章 “岩石幽默”与“数据幽灵”

西伯利亚峡谷内的战斗瞬间白热化。

刘晓乐新获得的力量令人震惊。他不再仅仅依靠土珠的能量外放,而是仿佛真正与脚下的大地融为一体。

心念一动,伏击者脚下的冻土瞬间变得泥泞如沼泽,将他们的小腿死死困住;又一挥手,侧面冰壁上的冰锥如同得到指令般齐齐断裂,带着尖啸射向那些穿着白色伪装服的敌人。

“嘿!尝尝地暖的升级服务!”他低喝一声,一拳砸向地面。

轰!一道裂痕以他的拳头为中心急速蔓延,准确地将一名正要举枪射击的伏击者脚下变得酥脆,那人惊叫着陷下去半截身子,枪口歪斜,能量束打飞到了天上,惊起一片雪林里的飞鸟。

石磊那边压力骤减,看得目瞪口呆:“指挥官……你这是在战斗还是在搞地质改造?”

“双赢!”刘晓乐回了一句,动作不停。他侧身躲过一只岩浆巨人的扑击,反手按在对方由冷却岩石构成的腿部,暗金光芒一闪。

咔嚓!那巨人粗壮的岩石大腿瞬间从内部崩解,化为齑粉,失去平衡的巨人轰然倒地,溅起大片雪泥。

他的战斗方式变得极其高效而……“接地气”。不再追求华丽的能量对轰,而是利用大地之力进行精准的破坏、禁锢和引导。他甚至能短暂地小范围改变地形,制造凸起绊倒敌人,或者弄出坑洞让他们自乱阵脚。

伏击者们显然没料到目标不仅恢复了力量,还变得如此难缠。他们的配合开始出现混乱,尤其是那些白衣武装人员,他们的高科技武器在这种诡异的地形变化和精准打击面前,威力大打折扣。

“目标力量超出预估!执行b计划!优先捕获或摧毁能量源!”一名似乎是头目的伏击者通过对讲机大吼(虽然很快就被一块飞来的冰块砸中了面门,通讯戛然而止)。

剩下的几只岩浆巨人突然放弃攻击IStAR小队,同时转向刘晓乐,它们庞大的身躯开始发出不稳定的红光,体内的能量急剧攀升!

“指挥官!它们要自爆!”石磊惊呼。

“想得美!”刘晓乐眼神一凝,双手猛地插入地面!

嗡——!一股强大的地脉波动以他为中心扩散开来。巨人脚下以及周围的大地瞬间变得如同钢板一样坚硬致密,同时一股强大的压力从四面八方挤压而来,硬生生将巨人体内狂暴的能量压制了回去!

就像被强行掐灭了引信的炸弹,巨人们身上的红光迅速黯淡下去,动作变得僵硬迟缓,最终彻底停滞,变成了几尊巨大的、冒着青烟的黑色石雕。

“搞定。”刘晓乐拍了拍手上不存在的灰尘,看向那些残余的白衣伏击者,“现在,轮到你们选择‘温泉套餐’还是‘速冻套餐’了?”

幸存的伏击者见状,魂飞魄散,哪还有战意,纷纷试图后撤。

“一个都别放跑!抓活的!”石磊立刻带人压上,配合刘晓乐制造的地形障碍,很快将剩下的敌人尽数制服。

战斗结束得很快。峡谷内一片狼藉,弥漫着硫磺、硝烟和冰雪混合的古怪气味。

清点战场,IStAR小队只有几人轻伤,堪称奇迹。而那些伏击者,除了几个被岩石或冰锥击毙的,大部分都被生擒。至于岩浆巨人,则彻底变成了景观雕塑。

“指挥官,你这‘充电’效果也太猛了吧?”石磊检查着一个被打晕的俘虏,啧啧称奇,“感觉你一个人就能拆了半个北极基地。”

刘晓乐感受着体内澎湃却温和的力量,土珠在眉心微微发热,与大地保持着一种玄妙的链接。但他也察觉到,这种力量并非无限,刚才的战斗尤其是最后压制自爆,消耗不小,而且似乎对精神负荷很大。

“力量增强了,但负担也重了。而且……”他皱了皱眉,看向那些俘虏,“他们不像北极的怪物,是训练有素的人类。装备精良,配合默契,目的明确——针对我和土珠。”

他走到那个被冰块砸晕的头目身边,扯下他的面罩,露出一张典型高加索人种的面孔,没有任何明显特征。搜遍全身,也没有找到任何标识。

“身份不明,但绝对不是普通势力。”石磊脸色凝重,“我们的行踪绝对暴露了。是基地里那个内鬼?还是那个所谓的‘客服’?”

“都有可能。”刘晓乐站起身,目光扫过峡谷,“此地不宜久留。打扫战场,把所有俘虏和能带走的装备全部带走!‘雪鼬’运输机应该有屏蔽追踪的措施,我们立刻撤离!”

就在刘晓乐他们紧急撤离西伯利亚的同时,金王基地内,“捉鬼游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老周和小李那个“因果率扰动探测器”虽然大部分时间像个笑话,但它找到的那个陈旧物理接口,成了关键突破口。

技术团队对那个废弃数据阵列进行了最精细的物理和能量层面取证。终于,在几乎被岁月磨平的能量残留中,捕捉到了一丝极其独特且微弱的信号特征——一种非地球主流科技体系的能量波动模式,带着一种冰冷的、近乎绝对秩序的感觉。

“就是它!”鸡窝头小李指着屏幕上放大还原后的能量频谱,兴奋得头发都多炸起来几根,“就是这个‘指纹’!虽然弱得快消失了,但绝对没错!它和墨衡房间里残留的、以及那次异常数据访问留下的微弱痕迹是同源的!”

“能追踪来源吗?”王建国沉声问。

“很难,这种能量特征非常奇特,似乎能自我湮灭,难以长效追踪。但是……”老周接口道,他调出了基地的原始建设蓝图和人员档案,“我们查了这个接口的安装记录。您看,这个区域的布线和小规模改造,是在基地二期扩建时完成的,当时负责这个子项目的,是一个叫‘陈谷’的老工程师,技术很好,但性格孤僻,很少与人交流。他在项目完成后不久就申请调去了一个边缘观测站,三年前……已经因病退休了。”

“退休了?线索断了?”

“本来是的。但我们调取了他退休前后所有的医疗记录和通讯记录。”情报主管接话,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发现一个疑点:他退休前半年的一次常规体检显示身体非常健康,但突然就申请病退。而且,在他离开基地前一周,有一段极其短暂的、加密等级异常高的外部通讯记录,接收方是一个无法追踪的卫星跳转信号。”

“更重要的是,”小李补充道,他打开另一份文件,“我们比对了陈谷在基地工作期间的所有权限日志和那个‘能量指纹’可能出现的异常时间点,发现三次高度重合!虽然无法直接证明,但概率上讲,这老兄的嫌疑指数已经爆表了!”

王建国猛地一拍桌子:“立刻找到这个陈谷!无论用什么方法!”

情报部门迅速行动。然而,反馈回来的消息令人失望:陈谷退休后深居简出,独自居住在远离城市的一个老旧社区。但当调查人员赶到时,却发现早已人去楼空。邻居说,大概半个月前,也就是北极出事前后,有一辆“搬家公司的车”来过,之后就没再见过陈老先生。家里收拾得很干净,几乎没留下任何个人物品。

“跑了?”王建国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或者说……被灭口了?”

线索似乎又断了。但调查小组并没有气馁。他们开始全力追踪那辆所谓的“搬家公司的车”以及那个无法追踪的卫星信号。

与此同时,对墨衡的监控也有了细微发现。在得知陈谷失踪的消息时(这个消息被故意泄露给他),墨衡那完美无缺的生理指标,出现了一次极其短暂、几乎无法捕捉的波动——心跳快了0.3秒,瞳孔有细微收缩。虽然瞬间恢复正常,但还是被超高精度的仪器记录了下来。

“他有反应!他认识陈谷!或者至少,认识这个名字!”老周笃定地说。

这表明,内鬼网络可能并非单线联系,陈谷或许是其中一环,甚至可能是早期布设“暗桩”的关键人物。他的失踪,意味着这条线被对方果断切断了。

“对手比我们想象的还要谨慎和冷酷。”王建国感到一股寒意,“但是,只要他们动过,就一定会留下痕迹。继续挖!把和陈谷同期工作过、尤其是参与过二期扩建工程的所有人员,再进行一遍交叉筛查!重点排查那些后来调离关键岗位、或者像陈谷一样‘正常’离职退休的人!”

基地内部的筛查风暴再次升级,范围扩大到了数年前。每个人都被要求回忆任何可能与陈谷或二期扩建工程相关的细节,气氛变得更加紧张。

而在这场风暴中,鸡窝头小李却抱着他的“因果率扰动探测器”,偷偷溜到了基地的公共休息区,对着咖啡机、自动售货机甚至扫地机器人来回扫描。

“你干嘛呢?”老周找到他,一脸无语。

“找灵感!”小李头也不抬,“我在想,既然那个‘能量指纹’能附着在旧数据接口上,那会不会也附着在其他……更日常、更不引人注意的东西上?比如,一台常年不关的服务器,或者一个谁都能接触到的公共设备?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嘛!”

老周摸了摸下巴:“有点道理……但你这跟大海捞针有什么区别?”

“万一捞到了呢?”小李固执地继续着他的扫描,“说不定‘幽灵’就喜欢藏在咖啡因里呢?”

他的举动在旁人看来无疑更加疯癫,但谁也没想到,这份看似荒唐的执着,不久之后竟真的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细思极恐的发现。

基地的“数据幽灵”,似乎并不只存在于过去,也可能隐藏在当下的某个角落,静静地潜伏着,等待着下一次指令的到来。

而西伯利亚的伏击,也明确地告诉所有人:内部的敌人并未沉睡,外部的黑手已然伸出。危机,从未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