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民国二十六年十二月十六日。天目山根据地经过昨日“戚七”传来的惊天警示,已全面进入一种前所未有的临战状态。细菌战的阴影,如同无形无质、却足以灭顶的毒瘴,笼罩在每一个知情者的心头。与枪炮轰鸣的战场不同,这是一种寂静的、渗透式的、以生命为赌注的恐怖战争。宋希濂和他的战士们,面临着一场认知与手段都截然不同的残酷考验。

师部岩洞内,气氛凝重得几乎令人窒息。参会者范围被严格控制,除宋希濂、周明远、李慕华、张云鹤、赵锡田、高天亮、徐锐等核心指挥层外,还紧急召见了军医处处长林婉华(一位毕业于湘雅医学院、经验丰富的女医生),后勤处长王民生,以及几位负责水源和粮秣管理的基层干部。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震惊、愤怒与难以掩饰的忧虑。

宋希濂没有一句寒暄,直接指向挂在岩壁上的简易根据地地图,声音低沉而沙哑:“情况,大家都清楚了。鬼子穷凶极恶,可能要对我们使用最下作、最灭绝人性的细菌武器。这不是刀对刀、枪对枪的厮杀,是要让我们在无声无息中烂掉、死绝!今天这个会,不议战法,只定生死!林处长,你先说,如果我们最坏的设想成真,会是什么后果?我们有多少准备时间?”

林婉华站起身,脸色苍白但眼神坚定,她拿着几张匆匆写就的笔记:“师座,各位长官。根据现有医学知识,日军可能使用的细菌武器,主要包括鼠疫、霍乱、伤寒、炭疽等。这些病菌可以通过污染水源、投放带菌鼠蚤、甚至直接喷洒气溶胶的方式传播。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鼠疫、霍乱能在极短时间内造成大量人员死亡,死亡率极高;伤寒、炭疽则病程更长,但同样致命。最关键的是,它们具有极强的传染性!”

她顿了顿,强压着情绪继续说:“以我们根据地目前的医疗条件,一旦大规模疫情爆发,我们缺乏有效的抗生素(如磺胺类药物对鼠疫效果有限,盘尼西林更是极度稀缺),隔离措施也难以完全到位,后果……将是毁灭性的。从敌人可能投毒到疫情爆发,潜伏期短则数小时(如霍乱),长则数天到一周(如鼠疫、伤寒)。我们的准备时间,是以小时计算的!”

她的话像一块冰,砸在每个人心上。张云鹤猛地一拍桌子,双眼赤红:“他娘的小鬼子!有种真刀真枪干啊!玩这种断子绝孙的把戏!老子抓住这些放毒的畜生,非把他们千刀万剐不可!”

赵锡田相对冷静,但声音也带着颤抖:“老张,愤怒解决不了问题。现在关键是怎么办?水源、粮食、还有人员聚集的营地,都是弱点。鬼子要是真下毒,防不胜防啊!”

高天亮眉头紧锁:“林处长,有没有办法提前发现?比如水里有没有异味、变色?”

林婉华摇头:“很多病菌无色无味,肉眼根本无法察觉。除非有专业的检测设备,但我们没有。”

李慕华接口道:“‘戚七’送来的情报提到‘凋零师’和异常药品流动,基本可以坐实鬼子的企图。我们的当务之急是:第一,立即全面管控所有水源地,实行武装看守,严禁非指定人员接近;第二,对所有库存粮食进行密封检查,近期尽量食用不易污染的干货、腌制品,蔬菜瓜果必须彻底清洗或煮熟;第三,全军立即开展防疫知识普及,教育官兵不喝生水、不吃生食、发现死鼠或异常昆虫立即报告;第四,立即设立隔离区,一旦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隔离,严防扩散!”

周明远补充道:“思想工作要跟上!要告诉战士们真相的严重性,但不能引起恐慌!要强调,这是鬼子黔驴技穷的表现,我们越是镇定,越是讲究科学方法,就越能粉碎敌人的阴谋!同时,要严厉警告,任何人不得散布恐慌言论,违令者军法从事!”

后勤王民生面露难色:“全面管控水源、设立隔离区都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而且一旦疫情真的发生,药品是最大的问题……”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讨论激烈而务实。最终,宋希濂综合各方意见,斩钉截铁地下达命令:

“一、立即成立战时防疫总指挥部! 我任总指挥,周政委、林处长任副指挥,李参谋、王处长等为成员。统一指挥全根据地的防疫斗争!”

“二、实行最严格的水源和食品管控! 所有水源地由警卫部队二十四小时武装看守,取水需经指定人员,并进行集中净化(煮沸或加漂白粉)。粮食仓库加倍岗哨,实行双人双锁,出入严格登记。即日起,全军禁止饮用生水,禁止食用可疑食物。”

“三、全面开展卫生防疫运动! 周政委负责,林处长指导,立即下发防疫手册(利用系统兑换的知识紧急编印),普及防疫知识。组织人力,全面清理营地垃圾、灭鼠灭蚤,改善环境卫生。”

“四、建立应急医疗体系! 林处长负责,立即设立前线隔离观察所和后方传染病隔离医院。将最珍贵的磺胺等药品集中储备,用于应急。同时,通过一切渠道,不惜代价向外采购急需药品!”

“五、主动防御与情报侦察! 高队长!你的‘猎影’小队任务变更!重点侦察日军可能投放细菌的地点、人员动向。特别是对‘菊水’部队的踪迹,要死死咬住!徐科长,动用所有情报网,严密监控敌占区有无异常人员、物资流动!”

“六、秘密武器准备! 我会设法通过特殊渠道,争取一批防疫物资和设备。大家要有信心!”

宋希濂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沉重而坚定:“同志们,这是一场没有硝烟,但同样你死我活的战争!我们面对的,是世界上最卑鄙无耻的敌人!但天目山的将士,不会被毒气吓倒,更不会被细菌打垮!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严密的组织和钢铁的意志,筑起一道防疫长城!执行命令!”

“是!”众人凛然应命,迅速投入这场前所未有的战斗。

命令下达,整个根据地如同上紧发条的机器,高速运转起来,但与往日备战的气氛截然不同。一种肃杀而压抑的氛围弥漫开来。

各营连迅速召开军人大会,政工干部面色严肃地传达防疫命令,讲解细菌战的残酷和防疫要点。士兵们从最初的震惊和愤怒,很快转化为坚定的执行。水源地被拉上了铁丝网,哨兵警惕地巡视着;炊事班开始大规模烧开水,炊烟缭绕;卫生员督促大家用热水和肥皂洗手,清理个人和环境卫生;后勤人员忙着加固仓库,检查粮秣。

林婉华带着医疗队,不顾危险,亲自巡查各营区,指导消毒和隔离区的设置。一种悲壮而有序的气氛,在根据地蔓延。

上海,日军华中方面军司令部。参谋正向司令官松井石根汇报“菊水”部队的准备情况。

“司令官阁下,‘凋零师’专家组已抵达前线秘密基地,所需‘特殊物资’也已到位。筱冢中佐请示,是否按计划对天目山支那军水源实施‘防疫’行动?”

松井石根脸上露出残忍的笑意:“哟西!告诉筱冢,可以开始了!但要记住,首轮投放,剂量要控制,范围要小,要像瘟疫一样,慢慢蔓延,让他们在恐惧中消耗,在绝望中崩溃!我要的是他们失去战斗力,而不是一下子死光!那样太便宜他们了!同时,散布消息,就说天目山爆发瘟疫,是上天惩罚,动摇其军心民心!”

“嗨依!”

高天亮亲自带领的“猎影”精锐小队,利用夜色和复杂地形,渗透至日军防线外围进行侦察。他们配备了夜视仪和系统兑换的简易探测设备。在一处偏僻的山涧下游,队员发现了可疑的足迹和丢弃的带有特殊标记的玻璃瓶碎片,周围有死鱼漂浮。高天亮立即命令队员不要直接接触,取样后迅速撤离,并将样本紧急送回师部。

同时,宋希濂沟通系统,将几乎所有积分投入了关键兑换:

【兑换:“基础细菌检测试剂盒(可检测常见水源病菌)”x10套,“高压消毒锅”x5台,“防护服(简易)”x100套,磺胺类特效药(针对肠道感染)x500人份,以及“战时防疫应急方案(详细流程)”资料。】

【叮!兑换成功!物资已合理化送达(解释为“戚七”渠道冒着巨大风险送来的救命物资)。】

这批物资和设备,尤其是检测试剂盒和防护服,如同雪中送炭,立刻被配发给林婉华的医疗队和重点防护单位。

防疫措施虽严,但恐慌情绪仍在部分新兵和基层民众中悄然滋生。有流言说“鬼子放了瘟神,沾上就死”。周明远和李慕华立即组织政工人员和可靠骨干,深入基层辟谣,稳定人心,强调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同时,严厉查处了两名散布恐慌言论的士兵,以儆效尤。

傍晚,“戚七”的密信再次通过秘密渠道送达,内容简短却至关重要:“‘菊水’首次行动将在四十八小时内,目标可能为贵部西南方向主要水源地‘青龙潭’。方法:污染。慎之!”

这份精准的情报,让宋希濂等人既惊且怒,也庆幸不已。立刻加强了对青龙潭的防卫和监控,并秘密准备了备用水源。

深夜,青龙潭水源地。守卫部队瞪大了眼睛,巡逻队交叉巡视,探照灯的光柱扫过水面和四周山林。高天亮的“猎影”小队潜伏在制高点,紧紧盯着任何风吹草动。一种无形的压力,让空气几乎凝固。

宋希濂和周明远、林婉华等人守在临时防疫指挥部,焦急地等待消息。凌晨时分,派出的侦察小组回报,在青龙潭上游一处隐蔽河滩,发现更多可疑足迹和丢弃的防护用具,与之前发现的类似!

林婉华立即带领穿着防护服的医疗队员,利用刚到的检测试剂盒,对青龙潭不同区域的水样进行紧急检测。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黎明时分,初步检测结果出来:在上游取样点,检测到了霍乱弧菌阳性反应!

消息传来,指挥部内一片死寂。鬼子的毒手,终于还是伸出来了!虽然发现及时,主力水源尚未被大面积污染,但危险已经迫在眉睫!

宋希濂一拳砸在桌子上,眼中燃烧着冰冷的火焰:“果然来了!通知下去,青龙潭水源立即封闭,启用备用水源!所有接触过青龙潭水的人员,立即进行医学观察!高天亮,给我搜!就算挖地三尺,也要把放毒的鬼子找出来!”

他转身对众人,声音沙哑却斩钉截铁:“同志们,最坏的情况已经发生了一角!但这只是开始!鬼子绝不会罢休!接下来,我们要面对的可能不仅是霍乱,还有鼠疫,伤寒!这是一场生死之战!我们没有退路!告诉全师官兵,我们身后是千万同胞,我们绝不能倒在这种肮脏的武器下!从今天起,天目山根据地,全民皆兵,防疫抗毒!我们要用我们的生命和意志,告诉小鬼子——中国人的命,不是你们用细菌能收买的!天目山,永不陷落!”

黎明的曙光刺破黑暗,照亮了每一张坚毅而愤怒的面孔。一场与无形之敌的、关乎整个根据地存亡的终极防疫战,正式拉开了惨烈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