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佛城——一个全城都是梵音寺信徒的地方。
倒不是说全城的人都戒酒戒色,而是这里的人打眼一看,就能感受到从内而外散发出的平和气息。
就连这街市的一切,都井然有序。店铺内,没有讨价还价的客人,没有见人下菜碟的老板;客栈内,没有私会情人的渣男,也没有攀附钱权的捞女。
赵彦君为了尽快完成任务,出了宗门便直奔传送阵,在换乘了两次传送阵后,终于到达了万佛城的城门口。
走出传送阵的一瞬间,周围人的呼吸好像都静止了,连负责传送阵的梵音寺弟子一时间都忘了询问。
这是一张绝美的容颜,哪怕在这美人遍地的修仙界,这张脸也是叫人一见难忘的。
赵彦君穿着一身落霞粉色的无袖长裙,裸露的手臂上搭着一条同色系的半透明纱质披帛。肩膀的部分以数串黄豆大小的珍珠环绕其上,显得皮肤更加的细腻白皙。
她站在登记处等了许久,不见有人问话,只得主动开口询问。
“请问,我需要登记吗?”少女的声音犹如仙乐,既不过分活泼,也不过分造作,一切都刚刚好的甜美和温柔,细品下来,还有一丝身为天骄的自信和骄傲。
“要……要的,”登记的弟子连忙回过神,“姑娘叫什么名字?修为几何?来万佛城做什么?”
“我叫赵眠蝉,修为是筑基初期,因向往梵音寺的佛法,特意过来游历学习。”
“好的,赵师妹。这是你的身份牌,请拿好。凭牌可以住宿,也可以参观梵音寺。离开时记得交还。”
“多谢师兄。”
赵彦君先去了客栈休息,因着一路上被围观,一进房间她便将天蚕法衣变换成了此地常见的鹅黄色裙衫——半点不露的那种。
虽然一路行来受到的注目礼不少,但大多是惊艳的,欣赏的。没有恶意,没有淫邪,不愧是人均佛修的万佛城。
赵彦君想了想,还是决定直接去梵音寺。要是能偶遇忘尘就更好了。
梵音寺的山门在万佛城的正西方,山门既是城门,想必万佛城的城主和梵音寺一定有着很深的渊源。
赵彦君站在梵音寺山门外,望着眼前香火鼎盛的寺院——红墙琉璃瓦,飞檐下挂着的铜铃随风轻响,往来的僧人和香客皆神色肃穆,空气中弥漫着檀香和经文吟诵的声音,与合欢宗的旖旎氛围截然不同。
她本想制造找机会偶遇忘尘,可逛了大半日,只远远瞧见他在藏经阁前讲经的背影,一袭月白僧袍,周身萦绕着淡淡的佛光,浑身上下写满了“众生平等”。
好不容易等他讲完经,赵彦君故意站在忘尘必经之路的菩提树下,凹了个好看且虔诚的造型。在他离自己十米远的时候,脚下微微用力。
菩提树轻轻晃动,洒下片片落叶,在阳光的照射下,赵彦君完美的侧脸像被镀了一层柔光,整个人就像是误入凡界的菩萨一般。
周围的香客都不由自主地降低了交谈声,更有年纪小的弟子向着赵彦君恭敬地行礼。而忘尘却直直地从她身边走过,目不斜视,波澜不惊。只在擦身而过的时候,留下一句:
“施主,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请爱护花草树木。”
赵彦君无语问苍天,几片叶子而已,佛修果然都较真。看忘尘这个态度,估计守在寺里也无用,还是得想个法子让他不得不接近自己。
赵彦君没有在梵音寺多加逗留,横竖忘尘已经见过她了,凭他元婴初期的修为,记住她这个人易如反掌。再频繁刷脸容易惹人怀疑,不如先回客栈好好谋划一番。
正琢磨着,街角处一张红纸招贴忽然撞进眼帘 ——“千娇百媚阁诚聘舞姬,要求容貌秀丽,精通乐舞,待遇从优”。
旁边还围着几个一看就是外地的修士,对着招帖低声议论着。
“吴兄,早就听说这万佛城虽然全民修佛,但城中却有整个修真界最大的花楼——千娇百媚阁。据说这阁中的姑娘各个天姿国色,丝毫不逊合欢宗的仙子们。”
“陆兄,我还听说这千娇百媚阁虽是花楼,却连梵音寺的和尚都常来,阁主‘王清’更是个神秘人物,出手不止阔绰,还与梵音寺有生意往来。”
“你说……一个花楼老板和佛修宗门会有什么生意往来呢?不会是……嘿嘿。”
“陆兄禁言!小心被人听到,赶出城去事小,得罪了梵音寺就得不偿失了。”
“吴兄说的是,我总是管不住我这张嘴,走走走!咱们去喝酒去。”
赵彦君心头一动。梵音寺弟子常来?这不正好能接触到忘尘?她立刻撕下招贴,转身朝着招贴所示的方向走去。
千娇百媚阁坐落在万佛城最繁华的盂兰街上,朱红大门外挂着两盏描金宫灯,门楣上的匾额题着 “千娇百媚” 四字,笔法风流,倒不似俗艳之地。
进门便是一座雕花戏台,台下摆着数十张梨花木桌,此刻虽未到入夜的热闹时辰,却已有几个伙计在擦拭桌椅,空气中飘着淡淡的熏香,混合着脂粉气,却不俗腻。
“姑娘可是来应聘的?” 一个穿着青色短打的小二迎上来,见她手拿招贴且容貌清丽,眼神里多了几分客气。
赵彦君点头:“正是,烦请通报你家阁主。”
小二领着她穿过戏台后的回廊,来到一座雅致的阁楼前。阁楼门帘掀开,一个身着湖蓝锦袍的男子走了出来。
男子面如冠玉,嘴角噙着恰到好处的笑意,眼神却带着几分探究,正是千娇百媚阁的阁主,也是梵音寺的欢喜禅佛子——忘情。
他此刻化名为 “王清”,声音温润:“姑娘便是来应聘的?不知芳名,师从何处?”
“小女赵眠蝉,” 赵彦君故意放软了声音,眼底带着恰到好处的怯意,“无门无派,只是个散修,儿时跟着母亲学过些琴棋书画和剑术,想着来阁里讨份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