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关外辽河畔有个叫靠山屯的村子,村里有个叫赵老疙瘩的汉子,四十来岁,生得虎背熊腰,一身好力气。这人别的本事没有,唯独精通一门摔跤的功夫,方圆百里没遇到过对手。
赵老疙瘩年轻时跟着闯关东的山东师傅学过几年拳脚,后来专攻摔跤,练就了一身本事。他有个规矩,不论是谁,只要能把他摔倒在地,他就奉上三块大洋。可惜十几年过去,这三块大洋始终没送出去。
这年腊月二十三,是小年,赵老疙瘩在屯子口的集市上摆了擂台。说是擂台,其实就是一块空地,四周插了几面旗子。他站在中央,双手叉腰,等着人来挑战。
“还有没有敢上来试试的?赢了的,三块大洋拿走!输了的,也不丢人,给我鞠个躬就成!”赵老疙瘩声如洪钟,震得旁边摊位上盖货物的布帘都微微发颤。
围观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可就是没人敢上前。大家都知道赵老疙瘩的厉害,去年有个从奉天城来的日本柔道高手,专程来找他比试,不出三个回合就被摔了个七荤八素。
日头偏西,眼看集市要散了,赵老疙瘩正要收摊,忽然听见人群中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俺来试试。”
人群分开,走出一个干瘦老头,看上去六十多岁,背微微驼着,穿着一件打补丁的灰布棉袄,手里拿着一杆长长的烟袋锅。这老头大家都不认识,不是本地人,像是从外地来的。
赵老疙瘩上下打量了他几眼,笑道:“老爷子,您这身子骨,还是算了吧,万一摔出个好歹来,我可担待不起。”
老头摇摇头,慢悠悠地说:“不碍事,俺年轻时也练过几下子。”
赵老疙瘩见老头坚持,便说:“那行,咱们点到为止。您要是能让我挪动一步,就算您赢。”
老头却道:“不,咱们正经比试,把对方摔倒为止。”
赵老疙瘩哈哈大笑:“老爷子有志气!那就请吧!”
两人在空地中央站定,赵老疙瘩扎稳马步,气沉丹田。老头却不慌不忙,把烟袋锅别在腰后,慢腾腾地摆了个架势。
周围看热闹的人都屏住了呼吸,心想这老头不自量力,怕是今天要吃亏。
赵老疙瘩见老头准备好了,大喝一声,一个箭步上前,伸手就要抓老头的衣领。这一招叫“老鹰抓鸡”,是他的拿手绝活,不知多少好汉败在这一招下。
谁知老头不躲不闪,待赵老疙瘩的手即将碰到自己时,忽然身形一晃,赵老疙瘩只觉得眼前一花,抓了个空,脚下不稳,向前踉跄了一步。
人群中发出一阵惊呼。赵老疙瘩心里一惊,暗想这老头不简单,当即收起轻慢之心,使出了真本事。两人你来我往,在空地上周旋起来。
说来也怪,那老头身形飘忽,赵老疙瘩几次猛扑,都碰不到他一片衣角。反倒是赵老疙瘩自己,渐渐气喘吁吁,额头见汗。
“老爷子好身手!”赵老疙瘩喊道,随即使出了绝招“泰山压顶”,整个人向老头扑去。
就在这电光火石的一瞬间,老头忽然伸出两根手指,在赵老疙瘩腰间轻轻一点。赵老疙瘩只觉得半边身子一麻,“扑通”一声,重重摔倒在地,扬起一片尘土。
全场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惊呆了。赵老疙瘩躺在地上,半天没回过神来。自从他学艺有成,这还是第一次被人放倒,而且对方只用了两根手指!
老头慢慢走过去,伸手把他拉起来,笑眯眯地说:“承让了。”
赵老疙瘩满脸通红,既羞愧又佩服,连忙从怀里掏出三块大洋,双手奉上:“老爷子神技,我服了!这是彩头,请您收下。”
老头却摆摆手:“钱我不要,俺是卖烟叶的,你要是过意不去,买我些烟叶就成。”
赵老疙瘩这才注意到,老头身后还背着个小包袱,里面是捆好的烟叶。他连忙说:“这好说,您这烟叶我全要了!不过,能否请老爷子到寒舍一叙,指点我几招?”
老头想了想,点点头:“也好,天快黑了,正要找个地方落脚。”
赵老疙瘩把老头请回家,好酒好菜招待。酒过三巡,他忍不住问道:“老爷子,您这身功夫是从哪学来的?我走南闯北这么多年,从没见过这么厉害的。”
老头抿了一口酒,眯着眼说:“俺这不算什么,年轻时在长白山跟一位老师傅学的。”
“长白山?”赵老疙瘩心中一动,“莫非是...山里的仙家?”
关外人都知道,长白山是仙家聚集之地,胡黄白柳灰五大仙家各有神通。尤其是胡家,也就是狐狸仙,最擅长变化和武术。
老头笑而不答,只是掏出烟袋锅,装上一锅烟,递给赵老疙瘩:“尝尝俺的烟叶。”
赵老疙瘩接过烟袋,吸了一口,只觉得一股异香直冲脑门,精神为之一振,浑身的疲惫顿时消散无踪。他更加确信这老头不是凡人。
“老爷子,您就实话告诉我吧,您是不是...胡家的仙长?”赵老疙瘩压低声音问道。
老头哈哈大笑:“你这人倒是有趣。实话告诉你,俺确实是受人之托来指点你的。”
“受谁之托?”赵老疙瘩惊讶地问。
“你记不记得,十年前你在长白山脚下救过一只受伤的白狐?”老头问。
赵老疙瘩想了想,猛地一拍大腿:“是有这么回事!那只白狐腿被兽夹夹住了,我给它解开,还敷了草药。”
老头点点头:“那就是了。那白狐是胡家的小姐,她一直记着你的恩情。近来她卜算到你有一劫,特请我来相助。”
“一劫?什么劫?”赵老疙瘩紧张地问。
“三个月后,将有一个日本的柔道高手来挑战你,此人心狠手辣,与他交手的人非死即残。你虽然功夫不错,但绝不是他的对手。”老头严肃地说。
赵老疙瘩倒吸一口凉气:“那怎么办?”
“所以俺来教你几招保命的功夫。”老头说,“不过有个条件,学成之后,不可恃强凌弱,不可收徒传艺,除非遇到有缘人。”
赵老疙瘩连忙答应。从此,卖烟叟就在他家住下,每天传授他武功。说来也怪,老头教的招式都很简单,但配合特殊的呼吸法门,威力惊人。
一个月后的一天晚上,老头把赵老疙瘩叫到院中,说:“俺要走了,该教的都教了,剩下的就看你自己的悟性了。”
赵老疙瘩依依不舍:“仙长何时再来?”
老头笑道:“缘分到了自然相见。记住,武功再高,也高不过天道。心存善念,自有福报。”
说完,老头身形一晃,竟化作一道白光,消失在夜空中。赵老疙瘩这才确信,卖烟叟果然是胡仙所化。
三个月后,果然如卖烟叟所言,一个日本柔道高手来到靠山屯挑战赵老疙瘩。此人名叫山本,曾在奉天城连伤数名中国武师,气焰嚣张。
比武那天,屯子里万人空巷,大家都为赵老疙瘩捏把汗。
山本果然厉害,一上来就使出杀招,招招致命。赵老疙瘩谨记卖烟叟的教诲,以柔克刚,见招拆招。斗到三十回合,他看准一个破绽,使出卖烟叟所授的“灵狐点穴”,在山本肩井穴上轻轻一点。
山本顿时整条胳膊酸麻无力,满脸惊骇,自知不敌,鞠躬认输,灰溜溜地走了。
赵老疙瘩从此名声大振,但他牢记卖烟叟的嘱咐,不再摆擂台,也不轻易与人动手,反而变得更加谦和。
第二年春天,赵老疙瘩上山采药,在长白山深处迷了路。转来转去,来到一处从未见过的山谷。谷中桃花盛开,宛如仙境。
忽然,他看见桃林中有一老一少正在对弈。老者仙风道骨,少女明艳动人,正是当年他救过的那只白狐。
赵老疙瘩正要上前拜见,少女却对他微微一笑,摇了摇头。他顿时明白,仙凡有别,不便打扰,便悄悄退出了山谷。
回家后,赵老疙瘩把这段经历埋在心底,只是每逢初一十五,都会在院子里摆上瓜果,朝着长白山方向拜三拜。
靠山屯的老人说,赵老疙瘩活到九十多岁,无疾而终。去世前一天,有人看见一个白衣少女来找他,递给他一支烟袋锅,正是当年卖烟叟用的那支。
下葬时,那支烟袋锅随他入了土。奇怪的是,第二年春天,坟头上长出了一株从未见过的植物,叶子形状如狐耳,散发异香。有懂行的人说,这是仙家才有的“灵狐草”。
至今,靠山屯还流传着卖烟叟的传说。有人说,每逢月圆之夜,还能在屯子口看见一个抽着烟袋锅的老头,若有缘人遇到,他会教你一招半式。但若是心存恶念之人,连他的影子都见不着。
这正是:仙凡缘一线,善恶在心间。莫道神通小,点化有真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