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民国初年,北方有个叫柳家庄的村子,庄子里有个穷书生叫柳明义。此人虽满腹经纶,却屡试不第,年过三十仍是一介白丁,靠着给村里孩童教书勉强糊口度日。

柳明义生性豁达,虽家徒四壁却不以为意,常说:“人生在世,富贵如浮云,但求心安理得便是。”他住在村西头两间破旧的瓦房里,院子倒是宽敞,只是久未修葺,墙角杂草丛生,夜里常有异响。

这年腊月,北风呼啸,大雪封门。柳明义正围着火炉读书,忽闻门外有窸窸窣窣的声响。他开门一看,竟是一只白狐蜷缩在门边,浑身雪白,唯额间有一撮红毛,如火焰般鲜艳。那白狐后腿受了伤,鲜血染红了周围的积雪,见柳明义出来,眼中竟流露出几分哀求之色。

“好个灵性的畜生!”柳明义心生怜悯,便将白狐抱进屋内,细心为它清洗伤口,敷上草药,又将自己仅有的半张饼掰碎了喂它。

自此,柳明义将白狐养在家中,取名“雪儿”。说来也怪,自雪儿来后,柳明义家中竟再无鼠患,夜里也不再闻异响。更奇的是,每当他夜深读书困倦时,总感觉有人在旁为他添茶倒水,回头却只见雪儿安静地卧在榻上。

如此过了月余,雪儿伤愈。一日清晨,柳明义醒来,发现白狐已不见踪影,心中不免怅然若失。当晚梦中,却见一白衣老者前来作揖道:“承蒙先生救小女性命,老夫乃南山狐族长老,特来致谢。他日先生若有难处,只需对南山方向连呼三声‘胡三爷’,老夫定当相助。”

柳明义醒来,只觉梦境真切,却也不甚在意,一笑置之。

转眼春去秋来,又是一年科考。柳明义收拾行装,赴省城应试。谁知这一去,竟是祸福难料。

考场上,柳明义文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助,自觉此番必中。岂料放榜之日,榜上竟无名姓。更糟的是,主考官府上当晚失窃,贼人留下一把折扇,正是柳明义之物。原来是有同窗嫉妒他才学,设计陷害。

柳明义百口莫辩,被投入大牢,秋后问斩。狱中阴暗潮湿,柳明义悲愤交加,想起梦中白衣老者之言,虽觉荒诞,但死马当活马医,便面朝南山方向,低声呼道:“胡三爷!胡三爷!胡三爷!”

当夜三更,柳明义正昏昏欲睡,忽见牢房中白光一闪,那白衣老者已立于面前。

“先生有难,老夫特来相助。”老者笑道,随即从袖中取出一枚玉符,挂在柳明义颈上,“明日公堂之上,你且戴上此符,自有分晓。”

次日升堂,柳明义戴着玉符上堂。说也奇怪,那平日昏庸的知府一见柳明义,忽然神智清明,细查案卷,发现诸多疑点。重审之下,真凶很快伏法,柳明义当堂释放。

柳明义知是狐仙相助,朝南山方向拜了三拜。回家途中,经过一处荒山,忽闻有女子哭泣声。循声而去,见一红衣女子被绳索捆绑于树下。柳明义急忙上前解救。

女子自称姓胡,名灵儿,家中遭难,只身逃难至此,不料遇上山贼。柳明义见她孤苦无依,便带她回家。这胡灵儿生得明眸皓齿,聪慧伶俐,不仅精通文墨,更善持家。日久生情,二人便结为夫妻。

婚后,柳明义发现妻子有些奇异之处。每逢月圆之夜,她必独坐院中,对月吐纳;家中米缸从未见底,衣柜里总有多件新衣;更奇的是,村中若有恶人欺压乡邻,不出三日必遭报应。

柳明义心中起疑,一夜假装熟睡,偷看妻子举动。只见胡灵儿对镜梳妆,镜中竟是一只白狐模样,额间一撮红毛,正是当年他所救之狐!

胡灵儿察觉丈夫已醒,转身垂泪道:“既被郎君识破,妾身不敢隐瞒。我便是当年郎君所救白狐,为报恩德,特化为人形与君结为连理。”

柳明义初时惊骇,但想起往日恩爱,又念及狐仙多次相助,便释然道:“无论你是人是狐,既为夫妻,自当白首偕老。”

自此夫妻更加恩爱。胡灵儿神通广大,能预知吉凶,治病救人,柳家庄自此风调雨顺,村民皆受其益。

却说当地有个姓赵的恶霸,垂涎胡灵儿美色,多次调戏未果,怀恨在心。他不知从何处请来一个游方道士,声称要除妖降魔。

那道士确有几分本事,看出胡灵儿真身,设下法坛要收服她。一时黑云压顶,雷声隆隆,村民皆惊恐不已。

危急时刻,南山方向白光冲天,胡三爷率众狐仙赶来相助。两方斗法,天地变色。那道士祭出法宝照妖镜,胡灵儿一时不防,被镜光所伤,现出原形。

赵恶霸见状大喜,正要上前擒拿,忽闻一声怒喝:“孽障敢尔!”

只见柳明义挺身护在妻子身前,怒视众人:“我妻虽是狐仙,却从未害人,反而多行善举。尔等口口声声降妖除魔,却不分善恶,与恶霸勾结,算什么正道!”

这番话正气凛然,村民闻言纷纷站到柳明义一边。那道士见众人如此,自知理亏,收起法器,飘然而去。赵恶霸见势不妙,狼狈逃窜,不料途中马失前蹄,摔下山崖,一命呜呼。

胡三爷叹道:“贤婿明理,不枉小女托付终身。”遂施法为胡灵儿疗伤。

经此一劫,胡灵儿修为大损,不能再维持人形,只得回归山林修炼。柳明义不舍妻子,在南山结庐而居,日夜相伴。

村中老人说,每逢月明之夜,还能见一白衣书生与一白狐在山巅对酌,谈笑风生,宛如神仙眷侣。

又过了些年,柳明义无疾而终。村民将他葬于南山。下葬当日,有数百只白狐环绕坟墓,哀鸣三日方散。此后,南山狐仙常常显灵,保佑一方水土,柳家庄更是人才辈出,成了远近闻名的福地。

至今,当地还有供奉“狐仙姑”胡灵儿和“狐仙婿”柳明义的习俗,据说有求必应,十分灵验。每逢初一十五,香火不绝,成为一段人狐奇缘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