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民国初年,关东奉天城西有处叫十里屯的地方,这里住着个叫姚守义的县衙师爷。此人五十出头,为人刚正不阿,虽只是个小吏,却在地方上颇有名望。他年轻时中过秀才,后来科举废除,便在县衙谋了差事,专司刑名案件。

这年寒冬腊月,大雪封门。姚守义正在家中翻阅卷宗,忽闻门外喧哗。开门一看,竟是县太爷差人送来一桩急案——本地富商赵员外家昨夜遭了贼,不但金银细软被偷,更糟的是赵员外本人被发现死于书房,胸口插着一把匕首。

姚守义不敢耽搁,当即随衙役前往现场。验尸查访一番后,他发现此案疑点重重。赵员外平日待人宽厚,并无仇家;家中财物虽被翻动,但珍贵古玩一件未少,不似寻常盗案。更奇怪的是,现场留有一枚玉佩,经辨认是本县大户孙家的公子孙德所有。

孙家是当地望族,孙德更是新近从东洋留学归来,据说在省城也有靠山。县太爷得知线索后,当即要下令捉拿孙德。姚守义却觉不妥,进言道:“大人明鉴,若真是孙德行凶,怎会留下自家玉佩?此案恐有蹊跷。”

县太爷不以为然:“姚师爷多虑了,证据确凿,岂容狡辩?况且孙家势大,若拖延不办,恐生变故。”

姚守义心中暗叹,知县太爷是怕得罪孙家背后的势力,想快刀斩乱麻。但他坚持己见,请求宽限三日再作决断。县太爷勉强应允,却暗地里派人监视姚守义,防他暗中通风报信。

当夜姚守义回家,愁眉不展。他妻子早逝,无儿无女,独居一院。正对烛沉思之际,忽闻窗外有人言语:“姚公清廉,今夜当有客至。”

姚守义一惊,推门查看,只见院中积雪无痕,四下寂静。以为是幻觉,便回屋继续研究案卷。不知不觉伏案睡去,梦中见一白发老妪,手持拂尘,对他言道:“明日午时,城南土地庙相见。”

次日醒来,姚守义忆起梦境,将信将疑。但想到案件紧迫,还是如期前往。到了土地庙,果见一白发老妪端坐庙中,身旁跟着个十七八岁的青衣少女,明眸皓齿,不似凡人。

老妪笑道:“姚公勿疑,我乃长白山胡三太奶门下,昨日见公忧心案件,特来相助。”说罢指向身旁少女,“这是小徒青娥,有些微末道行,或可助公查明真相。”

姚守义虽读圣贤书,但对关东保家仙之说也有所耳闻,遂恭敬行礼:“仙姑好意,守义心领。只是此案关系人命,不敢轻率。”

青娥轻笑开口:“姚公可知,那赵员外之死,并非寻常凶案?”她娓娓道来,原来赵员外早年靠盗墓发家,曾毁坏一处狐仙洞府,结下仇怨。如今狐仙修成归来,寻仇报复。孙家公子那枚玉佩,是前日与赵员外饮酒时不慎遗落,被狐仙利用栽赃。

姚守义将信将疑:“仙姑如何得知这些?”

青娥不答,只从袖中取出一面铜镜,对着空中一照,镜中竟显现出案发当晚情形:一黑狐潜入赵家书房,与赵员外争执后痛下杀手,又故意翻箱倒柜,制造盗窃假象。

姚守义看得目瞪口呆,半晌才道:“即便真如仙姑所言,我该如何向县太爷禀报?说狐仙杀人,岂不被人耻笑?”

老妪接话:“姚公不必直言真相,可去孙家查问玉佩之事,再查验赵员外身上是否有狐毛为证。至于那作恶狐仙,自有天道处置。”

姚守义依言行事,果然在赵员外指甲缝中发现几根黑色兽毛。又去孙家询问,得知孙德案发当晚确实在省城访友,有多人作证。证据面前,县太爷只得释放孙德,但对外仍以盗贼杀人结案,秘而不宣狐仙之事。

案件了结后不久的一个夜晚,青娥突然造访姚守义家中,神色凝重:“姚公,那黑狐记恨你揭破它的行径,欲来报复。今夜子时,它必来寻仇。”

姚守义虽惊不乱:“既然如此,听天由命罢了。”

青娥摇头:“我奉太奶之命保护姚公,今夜当有一战。”说罢取出一个小布袋,在姚守义屋外撒下一圈朱砂,又挂起七盏灯笼,按北斗七星排列。

子时将近,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姚守义坐在屋内,只听外面似有千军万马奔腾。忽然一声凄厉狐啸,窗户纸哗啦啦作响。青娥在院中喝道:“孽畜,还敢逞凶!”

姚守义忍不住从门缝窥视,只见院中青娥手持长剑,与一只大如牛犊的黑狐对峙。黑狐口吐人言:“小丫头,何必多管闲事?那赵某毁我洞府,杀我子孙,此仇不共戴天!”

青娥正色道:“冤有头债有主,你报仇也就罢了,为何要栽赃无辜?况且姚公秉公执法,何罪之有?”

黑狐怒吼一声,扑将上来。青娥挥剑相迎,一人一狐战作一团。忽然黑狐喷出一股黑烟,青娥踉跄后退。危急时刻,天空一道金光降下,胡三太奶现身,拂尘一挥,黑狐惨叫一声,化作青烟遁去。

胡三太奶对姚守义道:“此獠已受重创,百年内不敢再出。但姚公日后须更加谨慎,公正断案难免结怨。”

姚守义拜谢问道:“仙姑为何屡次相助?”

胡三太奶微笑:“姚公可记得十年前,在长白山脚下救过一只白狐?”姚守义忆起往事,当年他确曾从猎人手中买下一只受伤白狐放生。胡三太奶道:“那白狐即是我族中晚辈,今日相助,乃是报恩。”

此事过后,姚守义依旧秉公执法,屡破奇案。每逢疑难,青娥常来暗中指点,但总是来无影去无踪。姚守义曾问她是何来历,青娥只笑而不答。

数年后的一个中秋之夜,姚守义在院中独酌,望着明月感慨万千。忽然香风袭来,青娥现身,比以往更显娇艳。

“姚公,我今日是来辞行的。”青娥轻声道,“我本是长白山修炼千年的狐仙,因你前世曾救我于雷劫,今生特来报恩。如今缘分已尽,当返仙山。”

姚守义怅然若失:“莫非往日种种,皆是仙姑安排?”

青娥点头:“那赵员外案件,实是我故意引你介入,既为让你积累功德,也为借此机会除掉那作恶多端的黑狐。”她取出一个小葫芦递给姚守义,“此中有灵丹三粒,可救危难。他日有缘,或可再见。”

说罢,青娥化作一道青光冲天而去。姚守义望空拜谢,此后行事更加谨慎仁德,活到九十高龄无疾而终。据说他去世时,有人见一青衣女子驾云而来,接引其魂魄西去。

十里屯的老人至今还流传着姚师爷与狐仙的故事,说是善恶有报,仙家也重情义。每逢有人遭遇不公,还会到姚家老宅遗址上香祷告,据说时有灵验。而那胡三太奶的香火,在关东地界更是绵延不绝,成了保家仙中的一位正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