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民国初年,关外辽北地界有个叫靠山屯的小村子,村子往东三十里有个叫赵家沟的地方,沟里住着个猎户名叫赵大勇。这赵大勇三十出头,生得虎背熊腰,一手好枪法在十里八乡都是出了名的。

这年冬天特别冷,大雪封山一个多月,赵大勇家里存粮见了底,便琢磨着进山碰碰运气。他媳妇翠花拽着他衣袖说:“当家的,这大雪天的,山上邪乎得很,前个儿李老四家的二小子不是说见着黄仙搬家了吗?你可别撞上了。”

赵大勇拍拍腰间别着的猎枪,笑道:“怕啥?我赵大勇打了十几年猎,什么邪乎事没见过?真有仙家,那也是讲道理的。”

说罢,他扛起猎枪,揣上两个窝窝头,深一脚浅一脚地往老林子里走去。

说来也怪,平日里这山上总能见着些野兔山鸡,今天走了大半晌,连根毛都没瞧见。赵大勇心里纳闷,不觉已走到了老林子深处。这时天色渐暗,北风刮得愈发紧了。

正当他准备打道回府时,忽见前方雪地里有团黑影在蠕动。赵大勇心中一喜,端起猎枪悄悄靠近。走近了才看清,竟是一只通体雪白的狐狸,后腿被猎夹夹住了,鲜血染红了周围的雪地。

那白狐见有人来,眼中竟露出几分哀求之色。赵大勇细看这狐,毛色纯净如雪,眼神灵动异常,心中一动:“老人们常说,白狐有灵,莫非今天让我遇上了仙家?”

他本可一枪结果了这狐,剥皮卖钱,但见那白狐眼神凄楚,竟生出几分不忍。于是蹲下身来,轻声道:“你别怕,我帮你打开这夹子。”

赵大勇费了好大力气才掰开那锈迹斑斑的猎夹。白狐脱困后,并不立即逃走,反而用头蹭了蹭赵大勇的手,随后一瘸一拐地消失在密林深处。

赵大勇空手而归,被翠花数落了一顿,也没放在心上。谁知第三天夜里,赵家沟来了个不速之客。

当时赵大勇正坐在炕上擦拭猎枪,忽听门外有人叩门。开门一看,是个身着灰布长衫的老者,须发皆白,面容清瘦,手里提着两瓶烧酒和一包酱牛肉。

“老朽姓胡,在山那边住。前日小孙顽皮,不慎落入陷阱,多蒙恩公相救,特来拜谢。”老者拱手道。

赵大勇一愣,自己这几日并没救过什么人啊?但见老者言辞恳切,也不好推辞,便请他进屋叙话。

这胡老汉谈吐不凡,天南地北无所不知,几杯烧酒下肚,二人相谈甚欢。临走时,胡老汉道:“恩公日后若遇难处,可到后山老松树下焚香三柱,老朽自当相助。”

赵大勇只当是客套话,也没太在意。不料过了正月,靠山屯出了件怪事。

屯里首富王老爷家的闺女得了怪病,整日胡言乱语,请了多少郎中都看不出个所以然。后来从县城请来个道士,那道士掐指一算,说是有狐仙作祟,需得找一位命中带煞的猎人,用猎枪镇住妖邪。

王老爷立刻想到了赵大勇,亲自上门相请,许诺若能治好女儿,愿出五十块大洋酬谢。

赵大勇本不愿掺和这事,但家中确实拮据,加上翠花在旁劝说,便硬着头皮答应了。

当夜,赵大勇随道士来到王老爷家。那王家小姐被绑在床头,面色潮红,口中念念有词。道士摆开法坛,令赵大勇持枪站在门口。

法事做到一半,忽然阴风大作,烛火摇曳不定。道士大喝一声:“妖孽现身!”

只见一道白影从窗外闪过,赵大勇下意识举枪瞄准,却听那王家小姐尖声道:“赵恩公,是我啊!”

赵大勇心中一惊,这声音竟有几分熟悉。正犹豫间,那道士催促道:“快开枪!莫让妖孽跑了!”

赵大勇定睛一看,白影中隐约显出狐形,后腿似乎有些不便,顿时想起那日所救白狐。他收起猎枪,对道士说:“这不是害人的妖邪,是我一位故交。”

道士大怒:“糊涂!人妖殊途,哪来的故交!”

就在这时,那白影化作人形,正是那夜来访的胡老汉。他对赵大勇拱手道:“恩公明鉴,老朽并非害人,实在是这王家小姐先伤我孙儿,取他皮毛做围脖,老朽一时气愤,才略施惩戒。”

赵大勇转头问王老爷是否属实。王老爷支支吾吾,最后才承认女儿前日确从猎户手中买过一条白狐围脖。

真相大白,赵大勇从中说和。胡老汉见赵大勇面子,答应不再纠缠,王老爷也承诺好生安葬那白狐,并请僧人超度。

事后,王老爷仍拿出二十块大洋酬谢赵大勇。赵大勇推辞不过,只好收下。

当夜,胡老汉又至赵家,感慨道:“恩公正直仁义,老朽佩服。实不相瞒,我乃修炼五百年的狐仙,今日欠你个人情。他日若有大难,可到后山老松树下连唤三声‘胡三爷’,老朽必来相助。”

说罢,化作一阵清风而去。

转眼到了第二年秋天,靠山屯一带闹起了土匪。匪首名叫“黑山豹”,心狠手辣,听说王老爷家底丰厚,便扬言要洗劫赵家沟。

屯里人心惶惶,有钱的纷纷外出避祸。赵大勇家贫,无处可去,只好硬着头皮留守。

这天夜里,赵大勇忽然想起胡老汉的话,便悄悄来到后山老松树下,连唤三声“胡三爷”。

不多时,胡老汉拄着拐杖从林中走出,笑道:“恩公唤我,可是为土匪之事?”

赵大勇大惊:“您老如何得知?”

胡老汉捋须道:“这一带山林中的事,没有老朽不知的。恩公不必忧虑,老朽已有对策。”

他附在赵大勇耳边低语一番,赵大勇将信将疑,但眼下别无他法,只好依计行事。

三日后,月黑风高,黑山豹果然带着数十土匪扑向赵家沟。刚到村口,忽见前方火光冲天,数百“官兵”列阵以待,刀枪如林,军容整齐。

黑山豹大惊失色,暗道不妙,莫非走漏了风声?正犹豫间,忽听对面军中战鼓擂响,杀声震天。匪众胆寒,不战自溃,纷纷逃窜。

其实,那哪是什么官兵,不过是胡老汉施法点化的草木人偶罢了。此事过后,赵大勇在屯里威望大增,人人都知他与仙家有缘,对他敬畏有加。

这年腊月,赵大勇的老娘病重,郎中摇头表示无力回天。赵大勇孝心至诚,再次求助胡三爷。

胡老汉叹道:“生死有命,老朽也不能逆天而行。但念你一片孝心,可赠你延寿丹一枚,能为老夫人续命三年。”

赵大勇感激不尽。胡老汉却正色道:“恩公,你我缘分将尽。老朽即将渡劫,若能成功,便可位列仙班;若失败,则形神俱灭。日后怕是再难相见了。”

赵大勇忙问:“可有用得着在下的地方?”

胡老汉沉吟片刻,道:“若三日后见东山有雷火交加,便是老朽在渡劫。那时,请恩公向着东方射出一箭,助我一臂之力。”

赵大勇郑重答应。三日后,果然东山之上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火光冲天。赵大勇取出祖传的弓箭,运足力气,向着雷火最盛处一箭射去。

只听一声霹雳巨响,云开雾散,七彩祥云自东方升起,隐约有仙乐传来。

当夜,赵大勇梦见胡老汉羽衣星冠,前来拜别:“蒙恩公一箭之助,老朽已渡劫成功,今将赴昆仑仙府。特留信香三支,恩公后世若有大难,焚香祷告,必得庇佑。”

说完,化作一只白狐,腾云而去。

赵大勇醒来,见枕边果然有三支信香,异香扑鼻。他将此事告知家人,代代相传。

至今,靠山屯的老人们还常说,月明之夜,偶尔能见一只白狐立于东山之巅,对月朝拜。都说那是已成仙的胡三爷,仍在庇佑这一方水土。

而赵家后人,每逢大事,必焚香祷告,往往能逢凶化吉。这便是“狐仙借箭”的传说,在辽北一带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