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翔海兴冲冲地跑到崔嘉树的宿舍门口,手里还攥着刚从小卖部买来的、包装花哨的棒国巧克力。
他准备给嘉树姐一个小小的庆祝。
他敲了敲门,里面没有回应:“嘉树姐你在吗?我给你买了点吃的。”
等了一会儿,隔壁房间的队友循声探出头:“找嘉树?她刚被吴教练叫走了,好像去做理疗了,说是赛后放松肌肉要紧。”
李翔海愣了一下,随即了然。
嘉树姐总是这样,把恢复看得比庆祝更重要。
他捏了捏手里的巧克力,有点小失落,但也理解,把巧克力连同塑料袋挂在了门把手上。
李翔海转身下楼,正好碰到从教练组开完会出来的胡翔俊。
“胡指,您吃饭去?”李翔海问。
胡翔俊点点头,言简意赅:“你吃了没?一块儿?一会儿回去你宿舍,给你再讲一下明天的技战术。”
“没呢,我和您一块儿去。”
运动员村的餐厅灯火通明,正是晚餐高峰。
李翔海端着餐盘,正琢磨着是吃石锅拌饭还是冷面,棒国的供餐让他有点发愁,小菜太多了,几乎就是主菜的程度,而且根据营养师陈姐的提醒,他只能吃一小碟。
眼角余光忽然瞥到一个有点眼熟的高挑身影。
他定睛一看,金发碧眼,小麦肤色,不是伊利亚是谁?
她正和一个穿着澳洲代表团外套的中年女子坐在一起吃饭。
“伊利亚?”李翔海有些意外,端着盘子走了过去打招呼。
伊利亚闻声抬头,看到李翔海,碧蓝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脸上绽开一个大大的笑容:“lee!嘿!真巧!”
她站起身,热情地给了李翔海一个朋友式的拥抱:“好久不见!”
“好久不见!”李翔海也笑了,感觉在异国他乡遇到熟人很亲切。
“你怎么也在这儿?杰瑞呢?”
“杰瑞这次没跟团来,我是跟着澳大利亚代表队来的。”
伊利亚指了指旁边的女士:“这是我们的领队,莎拉。”
“你好,李。”莎拉微笑着用英语打招呼。
“你好。”李翔海点头回应,又看向伊利亚:“你参加什么项目?100蛙还是200蛙?”
伊利亚耸耸肩,语气轻松:“都不是啦!我这次就只参加男女4x100米混合泳接力,游蛙泳棒。单项名额争夺可激烈,就不来凑热闹了。”
她眨眨眼:“倒是你,我听说你拿到200蛙的名额了?明天要比赛了吧?”
“嗯,明天预赛。”李翔海点头。;
“加油!”伊利亚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我看好你!”
“谢谢!”李翔海也给她打气:“你们接力也加油!”
简单寒暄几句,李翔海和胡翔俊便找了位置坐下吃饭。
看着伊利亚和莎拉离开餐厅的背影,李翔海心里有点感慨。
世界大赛的舞台,能站在单项起跑线上的,终究是少数中的少数,感谢胡指姜教帮他争取名额,也不知王主任那边运作了什么,也谢谢王主任。
回到房间,洗漱完毕。胡翔俊没有立刻让李翔海休息,而是拿出平板电脑,调出了明天男子200米蛙泳的预赛分组表和对手资料。
“过来。”胡翔俊招呼李翔海。
李翔海立刻凑过去,神情专注。
“明天200蛙,预赛和半决赛在同一天。”
胡翔俊指着屏幕,“你的分组在第二组,第二泳道。旁边一道,是丹麦的玛尔·延森。”他点开玛尔的资料:“这小子今年状态不错,个人最好成绩2分10秒11,游进过A标2分10秒35。”
李翔海看着那个数字,心里一凛,A标!
那是他目前还未能触及的高度。
“你的计划是,”胡翔俊的目光锐利如刀:“预赛,跟紧他。他的节奏比较稳,前程控制得好。你不需要冒进,就咬住他,把他当作你的兔子。咱这回争取进入前十六,拿到半决赛门票,不要一轮游,明白吗?”
“明白!”李翔海重重点头。
跟游战术,省力又保险,尤其是在需要一天两枪的残酷赛制下。
“半决赛。”胡翔俊顿了顿:“才是你真正发力的时候。那时候,没有保留体力的余地,必须全力去拼,争取晋级决赛的名额。”
“是!”李翔海握紧了拳头,眼神里充满了战意。
光州的夜尚未褪尽墨色,清晨的空气带着海边特有的湿润和微凉。
李翔海和胡翔俊踏上了第一班开往比赛场馆的大巴。
车内空荡荡,只有引擎的低鸣和窗外朦胧的街景飞速掠过。
师徒二人沉默着,李翔海闭着眼睛深呼吸着,调整着自己的心绪,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在寂静中流淌。
世锦赛的赛场,即将迎来男子200米蛙泳的预赛。
偌大的游泳馆,只有零星几个工作人员的身影。
李翔海换上泳裤,活动开身体,深吸一口气,跃入池中。
调整着呼吸和节奏。蹬壁、划水、转身……几个来回下来,身体已经完全适应了。
他起水上岸,迅速擦干身体,套上厚实的羽绒服,将身体的热量牢牢锁住。
接下来,就是等待。
检录区的气氛开始升温。
来自世界各地的选手陆续到达,李翔海找到自己的位置,安静地坐着,闭目养神,在脑海中一遍遍模拟着出发、跟游、转身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