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比弗利山庄,昊天集团总部顶层的办公室。
时值盛夏,窗外的阳光炽烈而耀眼,将这座“天使之城”渲染得明媚而充满活力。然而,办公室内的气氛却庄重得近乎凝滞。
陈昊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背对着房间,目光似乎穿透了玻璃,投向了遥远的大洋彼岸。他的手中,捧着一份刚刚由专人送达的文件。
这份文件并不厚重,但其蕴含的分量,却足以让任何知晓其意义的人屏息。精致的信封上,印着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以及“国家体育总局”一行醒目的文字。此刻,信封已被小心地开启,里面是一份正式聘书。
他缓缓转过身,走到宽大的办公桌前,将聘书轻轻摊开。烫金的宋体字在光线下闪烁着沉稳而神圣的光芒:
“聘 书”
“兹聘请 陈昊 先生”
“为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
“中国篮球改革特别顾问。””
落款处,是鲜红的公章和领导的亲笔签名。
手指拂过那冰凉的纸张和凸起的印鉴,一种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情绪,在陈昊心中汹涌澎湃。
他经历过很多“重要时刻”。继承百亿遗产时,是命运转折的震撼与狂喜;成功收购湖人时,是梦想照进现实的激动与野望;在金融危机中攫取巨额财富时,是掌控资本的冷静与算计;目睹湖人夺得总冠军时,是成就达成的欣慰与自豪。
那些时刻,大多关乎个人野心、财富权力和商业成就。它们刺激、热烈,充满了征服的快感。
但此刻,手握这份来自祖国的聘书,他感受到的,是一种沉甸甸的、源自血脉深处的 使命感与责任感 。
这不再是个人财富的积累或一支球队的荣耀,而是一种与国家脉搏、民族期望紧密相连的托付。聘书上那枚国徽,像一只眼睛,平静地注视着他,也像一座山,沉稳地压在他的肩头。
他想起了前世,作为一个小小的球迷,看着中国男篮在国际赛场上挣扎,看着青黄不接的无奈,看着与世界顶尖水平越拉越大的差距,那种恨铁不成钢的焦灼与无力感,曾深深烙印在他的记忆里。
而今,他拥有了改变这一切的可能。不是以球迷的身份在网络上呐喊,而是以“特别顾问”的身份,直接参与到这场宏大的变革之中。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推开,苏梓晴走了进来。她看到陈昊肃穆的神情和桌上那份敞开的聘书,立刻明白了什么,放轻了脚步。
“决定了?”她走到他身边,声音温柔。
陈昊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将聘书推向她,目光依旧停留在那庄严的文字上:“梓晴,你看。这和我们在NbA拿到总冠军,感觉完全不同。”
苏梓晴拿起聘书,仔细端详,眼中也流露出郑重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她出身豪门,见过世面,更清楚这份聘书背后代表的国家层面对陈昊个人能力、影响力乃至品格的至高认可。
“这是国家对你的信任,昊。”她轻声说,指尖抚过国徽的纹样,“意义非凡。它认可的不是你的财富,而是你这个人,以及你所代表的……一种新的可能。”
“是啊,一种新的可能。”陈昊重复着这句话,眼神愈发深邃,“在NbA,我是在一个成熟的体系里,利用信息差和资本,去赢得游戏。但那里,……”他抬手指向东方,“是一个亟待重塑的庞大体系。那里有全世界最多的篮球人口,有最热情的球迷,也有最根深蒂固的积弊。”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种复杂的情绪:“我以前总想着,用湖人的成功证明自己,建立一个横跨美欧的体育帝国,让世界看到华人的力量。这没错。但现在,这份聘书让我觉得,或许……我可以做点更根本性的事情。不是在外面证明,而是回去……建设。”
“建设”两个字,他说得格外用力。
他想起了姚明,那个在NbA赛场上扛起中国旗帜的“移动长城”,此刻或许正被伤病和国家队重任所困扰。他想起了那些在传统体校里,可能被埋没天赋的少年。他想起了国内联赛那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规则和运作。
一股强烈的冲动在他心中涌动。他拥有的,不仅是财富,更是来自未来的、被验证过的先进篮球理念、科学的训练体系、成熟的管理经验和全球顶级的资源网络。这些,或许正是那片土地上所急需的“养分”。
“你会接受,对吗?”苏梓晴看着他眼中燃起的火焰,那是一种她熟悉的、当陈昊决定要做一件大事时才有的光芒。
陈昊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这沉甸甸的使命感彻底吸入肺腑,转化为坚定的力量。他拿起桌面上那支象征着他商业帝国权柄的定制钢笔,在聘书的回执函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笔尖划过纸张,发出沙沙的轻响,在这寂静的办公室里,却如同一声惊雷。
“当然。”他放下笔,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这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召唤。”
他拿起那份已签署的回执,对苏梓晴,也像是对自己说:
“是时候,回去了。”
窗外的阳光依旧明媚,但陈昊知道,他的人生舞台,即将迎来一次意义深远的转向。太平洋彼岸的紫金王朝梦想暂告段落,一个关乎根源、关乎未来的全新篇章,正随着这份来自祖国的召唤,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