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朕,现代社畜穿成昏君后躺赢了 > 第215章 提亲 “仪式”:现代元素加传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5章 提亲 “仪式”:现代元素加传统

辰时的阳光刚漫过苏府的朱红大门,门外就传来一阵热闹的脚步声 —— 林风穿着一身暗红色常服,腰系玉带,手里捧着个锦盒,身后跟着长长的彩礼队伍:侍卫们抬着三个红漆箱子(装着崭新的炎币),王师傅抱着镀铜的自行车模型(车把上系着红绸带,车座垫着粉色棉垫),老周捧着一大束向日葵花(花盘朝着太阳,花瓣上还沾着晨露),小李子则扛着个陶罐(装着张师傅特制的火锅底料),走在最后,嘴里还哼着学堂教的 “喜庆歌”,引得路边的百姓纷纷围观。

“这是陛下要去苏将军家提亲吧?” 有百姓指着队伍小声说,“你看那自行车模型,还有向日葵,跟别家提亲的不一样,真新鲜!”

“可不是嘛!听说陛下跟苏晴姑娘感情好,天天一起吃饭,这彩礼都透着心意,比那些只送金银的强多了!”

“快看!还有大雁呢!” 有人指着队伍最前面的笼子 —— 里面装着一只羽毛光洁的大雁,是林风特意让太仆寺准备的,按古代提亲的 “纳征” 礼,大雁象征 “忠贞不渝”,是必不可少的信物。

苏府的门 “吱呀” 一声打开,苏烈穿着一身武将常服,带着几个家丁迎了出来 —— 他刚在院里练完剑,剑穗上的红绸还在飘,看到林风带着队伍过来,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陛下倒是准时,老夫还以为你要再紧张半个时辰才敢进门。”

林风抱着锦盒的手紧了紧,耳尖有点发烫 —— 虽然昨晚跟太后演练了三遍提亲流程,可真到了苏府门口,还是有点慌。“苏将军说笑了,” 他定了定神,走上前,“按传统礼俗,晚辈带了大雁来,愿以诚心求娶苏晴姑娘,还望将军成全。”

侍卫赶紧把大雁笼子递到前面,苏烈看了眼笼子里的大雁,又看了看林风紧张的样子,忍不住笑:“陛下倒是懂规矩,这大雁选得不错,精神得很。不过…… 你身后这些,好像不是传统彩礼吧?”

林风这才想起身后的队伍,赶紧让王师傅把自行车模型递过来:“这是晚辈的一点心意 —— 苏晴喜欢骑车,之前她陪晚辈改进自行车,说过喜欢迷你版的,就让王师傅做了这个,车身上还画了她喜欢的火锅和向日葵,算是…… 算是现代的‘定情物’。”

王师傅赶紧把模型转了个方向,露出车身上的图案:一侧画着冒着热气的火锅,一侧画着金灿灿的向日葵,车把上的红绸带飘着,格外喜庆。苏烈凑过去看,忍不住点头:“倒是有心了,比那些只会送玉镯的实在,晴儿肯定喜欢。”

老周也赶紧把向日葵花束递上前:“将军,这是陛下在御花园种的向日葵,特意选了开得最艳的,说向日葵跟着太阳转,就像陛下跟苏晴姑娘的心,永远朝着对方。”

苏烈接过花束,闻了闻淡淡的花香,笑着对林风说:“陛下的提亲真是特别,既有老祖宗的规矩,又有你们年轻人的心思,老夫还是头一次见用向日葵当提亲花束的,比玫瑰还热闹。”

“还有俺的!” 小李子扛着陶罐跑过来,差点撞到门槛,“将军,这是张师傅做的火锅底料,特辣和微辣各两罐,苏晴姑娘喜欢吃火锅,以后您跟姑娘、陛下一起吃,热热闹闹的!”

苏烈看着他慌慌张张的样子,又看了看陶罐上的红贴(写着 “火锅为媒,日子红火”),忍不住笑出声:“你这小太监,倒是什么都想到了,连火锅底料都算彩礼,真是新鲜。”

林风赶紧打圆场:“小李子一片好心,想着大家以后一起吃饭方便,将军别见怪。”

正说着,院里面传来一阵轻响 —— 苏晴穿着一身淡粉色衣裙,提着裙摆走了出来,头发上别着支珍珠簪(是太后昨天送的见面礼),看到林风,脸颊瞬间红了,目光落在自行车模型上,眼睛亮了起来:“陛下还记得我喜欢骑车?之前说要做迷你版,我还以为你忘了。”

“怎么会忘?” 林风看着她笑起来的梨涡,心里的紧张全消了,“你说过骑车能省劲,以后咱们去学堂,就能骑情侣自行车,你一辆,我一辆,还能一起去御膳房买火锅底料。”

苏晴忍不住笑了,伸手轻轻碰了碰模型的车把:“这个我很喜欢,比玉镯还喜欢,以后要放在我的梳妆台上,天天看。”

两人相视一笑,阳光落在他们身上,连苏烈都看得点头,心里暗忖:这皇帝小子虽然在政务上雷厉风行,在晴儿面前倒是细心,看来没选错人。

接下来的提亲仪式按传统流程进行 —— 林风把锦盒里的 “纳征文书” 递给苏烈(上面写着提亲的诚意和承诺,是他昨晚熬夜写的,还特意让李老儒帮忙润色,没再写错别字),苏烈接过文书,仔细看了一遍,然后让家丁把彩礼抬进院里,对林风说:“陛下的心意,老夫收下了。不过有件事要跟你说 —— 婚礼得按传统来,三书六礼不能少,拜天地、敬高堂的规矩也得守,不能太胡闹,毕竟是皇家婚事,得庄重。”

“将军放心,” 林风赶紧点头,“晚辈已经跟太后商量好了,婚礼以传统为主,只加一点小创新 —— 比如用自行车代替部分马车,让孩子们在前面引路,还有,婚宴上会加火锅,让大家吃得热闹,既不丢规矩,又有咱们的特色。”

苏烈满意地点头:“这样就好,创新可以,但不能丢了老祖宗的根。晴儿,你觉得呢?”

苏晴走到父亲身边,笑着点头:“我听爹和陛下的,只要能跟陛下在一起,传统还是创新都好。”

百姓们围在苏府门外,看着里面的场景,都笑着说:“这婚事办得好!又传统又新鲜,陛下和苏晴姑娘真是般配!”

“以后咱们大炎的年轻人提亲,说不定都要学陛下,送自行车和向日葵了,比送金银有意思多了!”

张师傅也挤在人群里,手里提着个食盒,里面装着刚蒸好的爱心包子,笑着对旁边的人说:“等婚礼那天,俺要做百十个爱心包子,让大家都沾沾喜气,吃了包子,日子越过越甜!”

就在这时,侍卫匆匆跑过来,凑到林风耳边小声说:“陛下,学堂那边传来消息,有可疑人员在传声筒附近徘徊,手里拿着工具,好像想破坏,陈小哥已经让人盯着了,问您要不要过去看看。”

林风的脸色微微一沉 —— 外族果然没放弃,连提亲的日子都要搞破坏。“苏将军,” 他转向苏烈,“学堂那边有点情况,晚辈得去看看,不能让他们破坏了孩子们的月考。”

“老夫跟你一起去!” 苏烈立刻站直身子,眼神锐利,“正好让那些毛贼看看,敢在京城捣乱,老夫饶不了他们!”

苏晴也上前一步:“我也去,我能帮着留意动静,要是遇到探子,也能应付。”

小李子赶紧把陶罐交给家丁,扛起自行车模型:“陛下,俺也去!俺带着模型,要是探子敢来,俺就用模型砸他们!”

林风笑着点头:“好,那咱们先去学堂,等处理完事情,再回来跟将军商量婚礼的细节。”

苏烈看着他们的背影,笑着摇了摇头,对家丁说:“把彩礼好好收着,尤其是那自行车模型和向日葵,晴儿肯定宝贝得很。另外,让人去厨房准备午饭,等他们回来,咱们一起吃火锅,热闹热闹。”

队伍朝着学堂的方向走去,阳光洒在自行车模型的镀铜上,闪着亮闪闪的光;老周手里的向日葵花束,依旧朝着太阳的方向,像一群小太阳跟着队伍走。路边的百姓还在议论着这场特别的提亲,而林风心里清楚 —— 既要守护好跟苏晴的圆满,也要守护好学堂和百姓的安稳,这才是对 “好日子” 最好的承诺。

学堂方向的炊烟慢慢升起,传声筒的铃铛隐约传来 “叮铃” 声,不知道是孩子们在上课,还是探子在搞小动作。一场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提亲仪式,在热闹与小小的危机中告一段落,而接下来,既要应对外族的破坏,又要筹备一场 “传统加创新” 的婚礼,林风的日子,注定会在忙碌与甜蜜中,迎来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