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第十八劫 > 第65章 禁地边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暴雨如同天河倾泻,没有丝毫停歇的迹象。我们在这片狂暴的雨幕中艰难跋涉,每一步都像是在泥泞的深渊里挣扎。墨先生走在前面,他的背影在电光闪烁中显得异常挺拔,却又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孤寂与坚韧。雨水冲刷着他脸上的血污和疲惫,却冲刷不掉那双深邃眼眸中的决绝。

我紧跟在他身后,冰冷的雨水早已浸透骨髓,牙齿不受控制地打颤,身体的虚弱和寒冷让我几乎麻木,全凭一股不想倒下的意念在支撑。奇怪的是,体内那缕微弱的雷罡之气,在这天地雷霆的威压下,非但没有沉寂,反而像一颗被唤醒的火种,在丹田深处持续传来微弱的、与外界雷鸣隐隐共鸣的悸动。这悸动带来一丝丝细微的暖意,如同寒夜中的星火,勉强维系着我即将涣散的神智。

我们不再直线向上,而是沿着一条更加隐蔽、几乎被疯长的蕨类和苔藓完全覆盖的古老兽径,迂回向着更高的山脊行进。墨先生似乎对这条路径有所了解,他总能避开那些看似平坦实则暗藏流沙的陷阱,以及一些散发着诡异甜香、在雨水中依旧妖艳绽放的毒花。

雨水不仅带来了极致的寒冷和行进困难,也彻底掩盖了我们的踪迹和声响。身后那些如同跗骨之蛆般的被追踪感,在持续了约莫半个时辰后,终于渐渐消失了。或许黑风寨的人也被这突如其来的暴雨困住,或许他们判断在这种天气下追击得不偿失,暂时放弃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安全。暴雨本身就成了最大的敌人。体温流失越来越严重,我的视线开始模糊,脚步踉跄,有好几次险些滑倒,都被墨先生及时回身扶住。他的手掌冰冷,却异常稳定。

“坚持住……就快到了……”他的声音在雨声中有些模糊,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我不知道“快到了”是哪里,只是机械地跟着他。又攀爬了不知多久,就在我感觉自己即将被寒冷和疲惫彻底吞噬时,前方的景象忽然发生了变化。

我们穿过一片茂密的、散发着奇异清香的竹林,眼前豁然开朗,竟然来到了一处相对平坦的山脊平台。更令人惊异的是,暴雨到了这里,仿佛被一道无形的屏障阻挡,平台之内,只有淅淅沥沥的小雨,与平台外瀑布般的雨幕形成了鲜明对比!

平台边缘,矗立着几尊巨大的、饱经风霜的古老石雕。石雕造型怪异,非人非兽,刻满了模糊不清的图腾和符文,在微弱的天光下散发着苍凉而神秘的气息。石雕之间,地面上隐约可见一些残破的、用某种黑色玉石镶嵌而成的奇异图案,构成了一个巨大而复杂的阵列。

这里就是……千苗禁地的边缘?

墨先生停下脚步,站在平台边缘,望着外面依旧狂暴的雨幕,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紧绷的神经似乎稍稍放松了一些。他回头看了看那几尊石雕和地上的阵列,眼神中充满了敬畏。

“古老的守护阵法……虽然残破,余威犹存。”他低声说道,像是在解释,又像是在自言自语,“寻常邪祟和心怀恶意者,难以踏入此地半步。”

他搀扶着我,走到平台中央一处相对干燥、有巨石遮挡风雨的地方。这里似乎曾经有人活动过的痕迹,地面较为平整,甚至还有一个用石块垒砌的、早已熄灭的火塘。

墨先生将我安置在火塘旁,自己则迅速从背囊中取出火折子——幸好背囊是防水的——又找来一些藏在岩石缝隙里、尚未完全湿透的枯枝和干苔。他动作熟练地升起一小堆篝火,橘红色的火焰跳跃起来,驱散了周围的黑暗和部分寒意,也带来了一丝久违的温暖和生机。

我蜷缩在火堆旁,贪婪地汲取着那微弱的暖意,身体因为骤然的温差而剧烈地颤抖起来。墨先生又取出水囊和干粮,水囊里的水是满的(雨水),他先递给我。

“小口喝,慢慢吃。你寒气入体,虚不受补。”他的声音带着疲惫,却依旧沉稳。

我依言照做,温热的水流和干硬的食物滑过喉咙,带来一种真实的活着的感觉。直到这时,劫后余生的恐惧和疲惫才如同退潮般涌上,让我几乎要瘫软下去。

墨先生自己也喝了点水,吃了些东西,然后便靠坐在我对面的岩石上,闭目调息。火光映照着他苍白而棱角分明的脸,雨水顺着他湿透的发梢滴落,在那张总是冷峻的面容上,此刻竟透出一种罕见的脆弱感。

我看着他,心中百感交集。这一路走来,若非他多次舍命相护,我早已死了无数次。从最初的戒备和利用,到如今的亦师亦友,甚至……某种难以言喻的依赖,我们之间的关系,早已在一次次生死考验中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墨先生……”我轻声开口,声音还有些沙哑。

他缓缓睁开眼,看向我,目光平静:“嗯?”

“谢谢您。”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作这最简单的三个字。

墨先生微微怔了一下,随即嘴角似乎勾起一丝极淡的、几乎看不见的弧度,但转瞬即逝。他重新闭上眼睛,淡淡道:“不必谢我。护你周全,亦是完成故人所托,更是……我自己的选择。”

他的话语依旧带着谜团,但我能感受到其中的真诚。他不再仅仅把我当作一个需要保护的“钥匙”或“应劫者”。

我们没有再说话。篝火噼啪作响,平台外暴雨如注,平台内却相对宁静。我靠在岩石上,感受着火焰的温暖,体内那缕雷罡之气在温暖和外界隐隐雷鸣的刺激下,似乎活跃了一些,自行沿着“养雷篇”的路线缓缓运转,修复着受损的经脉和气海。

我闭上眼睛,尝试着去感悟墨先生所说的“机缘”。意识沉入那片因雷霆共鸣而微微躁动的气海,不再去强行引导,而是像观察潮汐般,感受着那缕雷罡之气与外界天地间狂暴雷霆之间那若有若无的“呼吸”与“呼应”。

渐渐地,我仿佛“听”到了——不再是震耳欲聋的炸响,而是雷霆诞生时那撕裂混沌的原始律动,是毁灭中蕴含的磅礴生机,是天地间至阳至刚的法则显化……一种玄而又玄的明悟,如同涓涓细流,悄然流入我的心田。

当我再次睁开眼时,雨势已经小了很多,天际露出了鱼肚白。篝火即将熄灭,但我的身体却感觉暖和了许多,精神也清明了不少。虽然力量远未恢复,但那种油尽灯枯的虚弱感已经减轻了大半。

墨先生不知何时已经醒来,他正站在平台边缘,望着晨曦微光中逐渐清晰的、禁地深处的景象。那里云雾缭绕,山峦叠嶂,充满了未知的神秘。

他转过身,看到我醒来,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似乎没料到我能恢复得这么快。

“感觉如何?”他问道。

“好多了。”我站起身,活动了一下手脚,虽然依旧乏力,但已能自如行动。

墨先生点了点头:“看来,你确实与雷霆有缘。这禁地边缘的残阵,能暂时隔绝外界窥探,但也非久留之地。我们必须尽快深入,寻找更安全的落脚点,同时……探寻关于‘天之痕’的线索。”

他看向禁地深处,目光深邃:“千苗禁地,百寨共尊,其中隐藏的秘密,远超你我想象。跟紧我,接下来的路,需更加小心。”

晨曦驱散了最后的黑暗,也照亮了我们前方的路。千苗禁地,这片传说中的神秘区域,终于向我们敞开了大门。门后等待着我们的,会是希望的曙光,还是更深的谜团与危机?

新的征程,在雨后的清晨,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