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家庭会议的决策,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其涟漪开始通过合法合规的渠道,在体制的框架内有序扩散。
叶家的力量,其高明之处不在于蛮横干预,而在于对规则的理解、运用和顺势而为。
在中组部,部长叶卫邦主持部分会议,研究近期干部工作。他没有提及任何具体人名,更没有为叶辰“打招呼”,而是在讨论到加强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时,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指出:“要特别注意发现和选拔那些在改革发展稳定一线,特别是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经受住重大政治考验中表现突出的优秀年轻干部。要打破一些隐形台阶,看准了的、条件成熟的,要敢于打破惯例,放到关键岗位上去锻炼,这既是对干部负责,也是对事业负责。”
这番话,站在全国干部工作的高度,立意高远,原则性强,但传递出的导向性信号,对于密切关注上层动态的东山省委主要领导而言,已然心领神会。
这是一种高层次的“风向标”引导,完全在部长职责和议事规则范围之内。
与此同时,叶卫华在财政部内部的相关工作会议上,谈及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时,也会以“某些地方探索内生性增长模式,注重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提高使用效益”为例,虽未点名照海,但其评价客观正面,无形中为叶辰的政绩增添了专业层面的背书。
这种来自经济主管部门的间接肯定,比任何直白的赞扬都更具说服力。
在东山省,省委书记叶卫国的操作更是堪称典范。他严格遵循回避原则,在书记办公会、省委常委会等正式场合讨论琴岛组织部长人选时,主动表示:“叶辰同志是我的侄子,按照相关规定,我需要回避具体讨论和表决。”
他将提名和初步酝酿的权力完全交给了省委组织部和分管党群的副书记。然而,作为省委书记,他对全省干部队伍建设有其通盘考虑。
他在非正式场合,与其他主要领导沟通时,会从全省发展大局出发,强调:“琴岛作为我省龙头,其组织部长人选至关重要,需要一位既懂经济、又政治过硬,能够锐意进取、同时又能稳妥处理复杂局面的年轻干部。我们要大胆使用在实践中证明了自己的优秀年轻人。”
这种基于公心的全局性论述,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决策氛围,确保了叶辰作为候选人之一,能够被公平、公正地纳入考察视野,并且其优势能够得到充分的认识和评估。
其他叶家成员,如叶卫民、叶卫琳、叶卫疆等,则完全置身事外,绝不就此事发表任何意见,避免授人以“家族势力干预”的口实。
整个运作过程,如春雨润物,无声却有力,始终保持在组织纪律和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的红线之内,展现了一个成熟政治家族应有的谨慎和智慧。
有了上层的明确导向和叶辰自身过硬的政绩,东山省委组织部迅速而高效地启动了选拔程序。
组织部长亲自部署,选派了以严谨、公正着称的常务副部长严莉莉带队,组成精干的考察组,赴照海对叶辰进行深入考察。
考察组的行动低调而周密。他们没有大张旗鼓,而是采取了多种方式交叉验证:
个别谈话范围广泛: 不仅与所有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进行深入谈话,还延伸到了市人大、政协主要领导,叶辰曾经分管和联系的关键部门一把手,高新区部分企业负责人,甚至随机抽取了一些乡镇(街道)党委书记和基层代表。
重点内容精准聚焦: 谈话内容紧紧围绕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尤其重点关注:
政治判断力与定力: 在换届前后的敏感时期,其具体言行和实际表现。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绩: 国家级高新区申报建设的真实过程、“智造赋能”模式的实际效果、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和效益。
工作作风与群众基础: 是务实深入还是浮于表面,是团结同志还是独断专行,在干部群众中的真实口碑如何。
廉洁自律情况: 个人及家庭成员的从业情况,有无反映其问题的线索。
实地查证与资料审核: 考察组调阅了照海市近年来的政府工作报告、经济数据统计、重大项目审批记录、审计报告等大量资料,并与谈话了解到的情况相互印证。他们还暗访了高新区内的几家不同类型的企业,直观感受发展氛围。
考察反馈回来的信息高度一致,且 普遍认为叶辰“政治敏锐性强,大局观念突出”,“年富力强,思路清晰,开拓创新意识足”,“工作深入扎实,不搞形式主义”,“为人正派,要求自己严格,群众威信高”。
对于其“缺乏组织工作经验”的短板,多数谈话对象认为,“叶辰同志学习能力很强,适应新角色快,而且他懂经济,了解基层,这对做好组织工作,尤其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选干部配班子,反而是独特优势。”
考察组形成的初步结论,充分肯定了叶辰的素质和业绩,认为其是“可造之材”,完全符合破格提拔使用的条件和要求。
与此同时,琴岛市委书记周启明那边的沟通也同步进行。
省委组织部长亲自与周启明通气,介绍了叶辰的基本情况和考察情况,并委婉传达了上级精神。
周启明初听时,内心确实有过一丝疑虑:“一个搞经济的常务副市长,来当组织部长,能行吗?会不会水土不服?”但他毕竟是政治成熟的领导干部,很快压下了个人情绪。他仔细阅读了叶辰的履历和考察材料,特别是看到叶辰在照海推动改革的具体案例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表现后,疑虑逐渐消散。
他主动要求与叶辰进行一次任前视频谈话。在谈话中,周启明没有客套,直接抛出几个尖锐问题:“叶辰同志,组织工作原则性强,程序要求严,你怎么看待‘坚持原则’与‘促进发展’的关系?”“琴岛干部队伍情况复杂,你准备如何快速打开局面?”
叶辰的回答再次展现了他的沉稳与思考:“周书记,我认为坚持原则是底线,是组织工作的生命线,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但坚持原则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党的事业发展。组织工作不能脱离中心工作,选人用人最终要看是否有利于推动发展、造福百姓。对于琴岛的情况,我首先是学习调研,尽快熟悉干部和市情,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把‘选贤任能、激发活力’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叶辰的回答,既讲政治,又接地气,既守规矩,又求实效,深深打动了周启明。周启明最后表态:“省委的决定,我坚决拥护。叶辰同志,欢迎你来琴岛工作,我们一起努力,把琴岛的事情办好。”
至此,所有的环节都已打通,障碍均已扫清。
在东山省委常委会上,组织部长详细汇报了叶辰的考察情况和拟任职建议。与会常委们基于考察材料和平时了解,进行了充分讨论。
大家一致认为,叶辰同志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业绩突出,是担任琴岛市委组织部长的合适人选,其年轻和缺乏组织工作经验的短板,可以通过实践锻炼和加强培养来弥补。
会议一致通过了对叶辰的任命决定。
一套严格、规范、民主的组织程序,为叶辰的晋升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也为其新的政治生涯铺就了坚实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