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古风故事集 > 第363章 青衫隐侠传其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明朝成化年间,江南泾县有个叫柳青的书生,这人生得眉目清秀,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怪人。年方二十便中了举人,偏不肯再做八股文章,整日只爱穿一袭青衫,背个书箱四处游历。这日春雨初歇,他行至徽州地界,见山色空蒙,不觉信步深入,竟忘了时辰。待回过神来,早已暮色四合,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正焦急时,忽见山坳里透出点点灯火,忙循光而去。

到得近前,原是座年久失修的古寺,匾额上“云栖寺”三字已斑驳难辨。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但见院中古柏参天,殿内烛火摇曳,竟有个须发皆白的老僧正在扫地。柳青上前施礼道:“晚生迷路至此,求借宿一宵。”老僧头也不抬:“施主请自便,只是西厢房莫去。”柳青连声道谢,自往东厢安顿。

谁知睡到半夜,忽闻西厢传来女子啜泣声。柳青想起老僧嘱咐,本不欲多事,可那哭声凄切,终究按捺不住。悄悄披衣起身,蹑手蹑脚来到西厢窗外,舔破窗纸一看,惊得魂飞魄散——屋里哪有女子,只见个吊睛白额猛虎卧在草堆上,眼中泪光涟涟!那虎似是察觉动静,突然人立而起,化作个白衣女子,朝窗外盈盈一拜:“公子既见妾身本相,可否听妾讲个故事?”

原来这女子名唤白素儿,本是山中虎精,百年前遭天雷劫时,得个赶考书生以身体相护。书生重伤濒死,白素儿耗去五百年道行救他性命,自己却再难维持人形。那书生康复后竟视她如妖魔,引来道士镇她于这寺中古井。“百年来,妾日日盼他回心转意。”白素儿泪落如珠,“若公子肯帮妾往杭州送封信,妾愿以夜明珠相赠。”

柳青正犹豫间,忽听院中传来老僧怒喝:“孽畜安敢惑人!”一道金光破窗而入。白素儿惨叫一声,现出原形扑向窗外。柳青只见院中狂风大作,老僧手持禅杖与猛虎斗在一处。正看得心惊,袖中突然滚入颗冰凉物事,竟是颗龙眼大的夜明珠,珠中隐约可见卷细帛。

次日天明,寺中恢复平静。老僧对柳青合十道:“那虎精已被老衲重新镇压,施主速速离去罢。”柳青佯装应允,下山后却展开珠中细帛,见是幅美人图,旁书小字:“画中人有难,君往救之。”再看那画中女子,竟与昨夜白衣女子有八分相似。

柳青本就是好管闲事的性子,当即转道往杭州。这日行至富春江畔,见个樵夫倒在路边呻吟,上前询问才知是扭伤了脚。柳青二话不说,将人扶到镇上医馆,又赠了二两银子抓药。樵夫感激不尽,听说他要去杭州,从怀中掏出个竹牌:“恩公持此物到城南李记绸缎庄,或许能省些盘缠。”

三日后抵达杭州,果然找到那家绸缎庄。掌柜见到竹牌脸色大变,忙将柳青请进内室。不多时,转出个锦衣老者,竟是杭州织造李大人。原来那樵夫是李大人的胞弟,因家族纷赌气上山,已失踪半年有余。李大人拉着柳青的手千恩万谢,定要留他在府中小住。

当夜李府设宴,席间说起一桩怪事。李大人的独生女月娥小姐,半月前去灵隐寺上香归来,忽然得了失心疯,见人就咬,遍请名医皆束手无策。柳青心中一动,取出那幅美人图:“大人可识得此女?”李大人一见惊呼:“这正是小女画像!公子从何得来?”柳青遂将山中奇遇细细道来。

正说话间,后院突然传来丫鬟惊叫。众人赶去时,只见李小姐披头散发在院中狂舞,七八个婆子都按她不住。柳青怀中夜明珠突然大放光华,照得院中亮如白昼。李小姐惨叫一声瘫软在地,额间飘出缕黑气,化作个青面獠牙的鬼影扑向柳青。说时迟那时快,夜明珠中射出白光,正中鬼影心口。那鬼影嘶吼着消散在空中,珠中却多出个小小虎形印记。

李小姐悠悠转醒,说出段骇人听闻的遭遇。那日她从灵隐寺归来,在断桥边遇见个卖脂粉的婆子,硬要塞给她一盒胭脂。当晚对镜梳妆时,镜中竟出现个陌生男子,自此便神智昏沉。“那男子常说...说要娶我过门做第一百房妾室。”月娥羞愤难当,“还说要在我生辰那日来迎娶。”

李大人气得浑身发抖:“定是哪个妖人作祟!”柳青掐指算来,三日后正是月娥生辰。当夜李府张灯结彩,假意准备婚事,暗里却请来三十六位高僧念经。柳青怀揣夜明珠守在闺房外,等到三更时分,果然阴风大作,八个红衣小鬼抬着顶花轿飘然而至。

那夜明珠突然脱手飞出,在空中滴溜溜旋转,珠中虎形印记活过来般跃出,变作丈余长的白额猛虎。猛虎与轿中跃出的青面鬼王斗在一处,直杀得飞沙走石。正难分难解之际,云栖寺老僧忽从天降,禅杖点地喝道:“黑山老妖,你强娶民女,就不怕天谴么!”原来这鬼王是百里外黑山修成的精怪。

老妖怪笑:“秃驴多管闲事!”张口喷出毒火。老僧不闪不避,念动真言,夜明珠应声碎裂,从中飞出道金光没入白素儿眉心。白素儿长啸一声,竟化作半虎半人之形,一爪撕开老妖护体黑气。柳青福至心灵,拾起老僧禅杖掷出,正中老妖心口。但听一声惨嚎,老妖化作青烟遁去。

老僧叹道:“可惜被他逃了元神。”转身对白素儿合十:“女施主舍身除魔,功德无量,可愿随老衲回山修行?”白素儿却望向柳青:“妾尚有心愿未了。”此时月娥小姐袅袅走来,对着白素儿盈盈下拜:“谢姐姐救命之恩。”说来也怪,二女执手相望时,容貌竟有七分相似。

此后柳青在杭州盘桓数日,白素儿化作人身相伴游湖。这日行至雷峰塔下,忽见个癞头和尚拦住去路:“施主留步,你身上妖气太重。”柳青笑道:“大师看错了,这是柳某红颜知己。”和尚摇头念偈:“虎踞心窍,情丝缠身。他日劫至,悔之晚矣。”白素儿脸色骤变,拉柳青匆匆离去。

当夜西湖骤起狂风,白素儿不辞而别,只留书一封:“妾本山野孽畜,蒙君不弃,结伴同游。然人妖殊途,终难长久。今黑山老妖未除,必来寻仇,妾当往终南山求道,百年后或有重逢之期。”柳青追出城外,但见月色如水,哪里还有佳人踪影。

柳青失魂落魄返回客栈,却见李大人差人来请。原来朝廷开科取士在即,李大人欲保举他应考。柳青本无意功名,转念想到若得官职,或可借官府之力寻访白素儿下落,遂应承下来。不料科场之上,竟遇着件蹊跷事。

那日第三场策论,题目是“论妖孽”。众考生皆写些子不语怪力乱神,唯柳青将亲身经历娓娓道来。主考官阅卷大怒,批个“语涉荒诞”,要革他功名。谁知当夜考场起火,独独烧了那间阅卷房。三日后皇上微服来访,见柳青卷子大加赞赏,亲自点为探花。

这日柳青骑马游街,经过天牢时忽闻阵阵虎啸。守军说前日终南山擒来只白额猛虎,凶悍异常。柳青心念微动,请旨前往察看。才进兽栏,那虎竟人立而起,前爪沾血在地上画字:“速救终南”。柳青大惊,细看虎目含泪,耳后有处月牙伤疤,正是白素儿旧伤。

原来白素儿往终南山求道途中,恰遇黑山老妖吞噬过往行人。她为救几个孩童与老妖恶战,不敌被擒。老妖将她打回原形,正要取其内丹,幸得终南剑派相救。谁知押解回京途中,老妖党羽买通衙役,要将她充作贡虎献入宫中。柳青听得心如刀割,当即上书陈情。

圣上准其带虎归终南山放生,特赐尚方宝剑镇邪。柳青率三百御林军押解虎车,行至秦岭脚下,忽遇浓雾蔽日。雾中传来磔磔怪笑:“小辈,还我命来!”但见黑山老妖现出三头六臂本相,引着无数山精树怪杀来。御林军箭如雨发,却伤不得老妖分毫。

正危急时,终南山上钟声大作,数十剑客御风而来。当先的老道姑拂尘轻挥,雾散云开。白素儿趁机挣脱铁笼,化作人形与老妖战作一团。柳青急中生智,想起云栖寺老僧所授咒语,咬破指尖在宝剑上书符。那剑化作金龙直取老妖,老妖闪避时,被白素儿一爪掏心,捏碎内丹。

妖氛既靖,老道姑却道:“人妖相恋,有违天和。白素儿需在终南山面壁百年,柳探花请回罢。”柳青还要争辩,白素儿含泪摇头:“师尊说得是。君当另娶淑女,莫负韶华。”说罢转身入山,云雾闭合再不见倩影。

柳青在山下结庐而居,日则采药济民,夜则读书自娱。忽一夜电闪雷鸣,有黑衣道人叩门求助。柳青见其重伤,悉心照料。那道人数日后康复,临别赠他面铜镜:“此乃前世镜,可观三世因果。”柳青对镜一看,惊见自己前世竟是救白素儿的书生!镜中显现当年真相:那书生为救虎精重伤后,被黑山老妖附体,才做出负心之事。

正在嗟叹,镜中又现奇景——白素儿在终南山洞中产下个婴孩!原来那日分别时,她已身怀六甲。柳青喜极而泣,当即收拾行装欲上山寻妻。才出门便见老道姑立在云端,怀中抱着个襁褓:“孩儿百日,特来请父亲取名。”柳青望见山中白素儿遥遥相望,朗声道:“便叫柳念素如何?”

此时霞光万道,天门洞开,有仙官持玉旨宣召:“柳青济世有功,白素儿除魔甚伟,特准位列仙班,共掌人间姻缘。”原来云栖寺老僧竟是月下老人化身,这一切皆是度化二人的考验。自此西湖边多了座姻缘庙,庙中供奉着青衫书生与白衣仙子的神像,香火鼎盛。每逢雨夜,庙檐下铜铃轻响,老辈人说那是柳真人在为有情人牵红线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