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抗日之绝地枪王 > 第139章 赵家甸的灯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夜,愈发深沉。

“赵家甸”村,像一头蛰伏在黑暗中的困兽,除了几声被寒风吹得支离破碎的犬吠,再无半点生机。

三道黑色的、如同鬼魅般的身影,贴着村子外围那低矮的土墙,悄无声息地,绕过了村东头那唯一还亮着一盏昏黄马灯的伪满警察派出所,如同三滴墨汁,悄然融入了村西头那片更加深邃的黑暗之中。

“就是前面,第三家。”

走在最前面的孙大海,回过头,压低了那如同老树皮般沙哑的嗓门,指着不远处一栋,比周围的邻居,还要更加低矮、破败的土坯房,对身后的杨汝成和赵小山说道。

那栋房子,几乎已经与黑暗融为了一体。只有在那扇用破旧的木板和棉絮,堵得严严实实的窗户缝隙里,透出了一丝,比萤火虫还要微弱的、摇曳的豆大灯光。

杨汝成没有说话,他只是,做了一个“警戒”的手势。

赵小山立刻会意,他端起那杆同样冰冷的“拐子”步枪,闪身,躲进了旁边一个早已废弃的、用来堆放柴草的窝棚的阴影里。那双在黑暗中,依旧闪烁着精明和警惕的眼睛,死死地,锁定了村东头,那片唯一的“危险源”。

杨汝成,则跟着孙大海,猫着腰,如同两只夜行的狸猫,悄无声息地,摸到了那栋土坯房的院墙外。

院墙,是用几根歪歪扭扭的木头桩子和干枯的玉米秸秆,简单地围起来的,形同虚设。

孙大海,没有走门。

他,熟门熟路地,领着杨汝成,绕到了院子的后面,在一处墙角下,对着那扇用高粱杆糊起来的、破旧的后窗,用手指,富有节奏地,轻轻叩击了三下。

“笃,笃笃。”

屋子里,那微弱的灯光,瞬间,就熄灭了。

紧接着,是一阵,压抑的、充满了惊慌的骚乱声,和一个女人,同样压抑的、充满了恐惧的低语。

“谁……谁啊?”

“是我。”孙大海压低了声音,对着窗户的缝隙,说出了一个,他们白天约定好的暗号,“找你家当家的,买炭。”

屋子里,沉默了片刻。

然后,一个同样压得极低的、带着一丝颤抖和不确定的男人声音,响了起来。

“炭……都……都卖完了。”

“卖完了,也得卖。”孙大海继续说道,“我,是给你家闺女,送救命药来的。”

这句话,像是一把钥匙,瞬间,就打开了屋子里那扇,紧闭的心门。

“吱呀——”

一声轻微的、令人牙酸的门轴转动声,在死寂的夜风中,响起。

那扇破旧的、用木板拼成的房门,被从里面,拉开了一道,仅容一人通过的缝隙。

一个瘦小的、佝偻的、看不清面容的身影,从门缝里,探出了半个脑袋,用一种,充满了恐惧和期盼的眼神,死死地,盯着门外的两个“不速之客”。

“跟我来。”孙大海没有多言,第一个,就侧身,钻了进去。

杨汝成,也紧随其后。

屋子里,一股混杂着贫穷、疾病和草药味的、令人窒息的浑浊气息,扑面而来。

一盏豆大的油灯,被重新点亮。

杨汝成,这才看清了屋子里的景象。

家徒四壁。

除了,那盘占了半个屋子的、冰冷的土炕,和一张歪歪扭扭的、用几块木板拼成的破桌子,整个屋子,再也找不到,一件像样的家具。

一个头发花白、面黄肌瘦的老妇人,正蜷缩在炕角,用一种,充满了惊恐的眼神,死死地,盯着他们这两个,不请自来的“煞神”。

而在她的身旁,一个看起来,不过十五六岁的年轻姑娘,正躺在被窝里,双眼紧闭,一张脸,因为高烧,而呈现出一种,不正常的潮红。她的呼吸,急促而又微弱,时不时地,发出一阵,令人心碎的,痛苦的呻-吟。

那个,给他们开门的,正是这家-的主人——刘老蔫。

他,比孙大海白天描述的,还要更加的苍老和瘦小。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了,如同刀刻般的皱纹,那双浑浊的眼睛里,充满了,一种,早已被生活,磨平了所有棱角的,麻木和绝望。

“恩……恩人……”他看着孙大海,那干裂的嘴唇,哆嗦着,就想往下跪。

“使不得!老哥!”孙大海一把,就将他扶住,“我今天,是带我们管事的,来见你的。”

他侧过身,将身旁那个,如同山岳般沉稳的男人,让了出来。

刘老蔫,这才将目光,投向了杨汝成。

当他,看到杨汝成那张,在昏暗的油灯下,忽明忽暗的、充满了杀气的脸,和他身上那股,如同出鞘利刃般,冰冷的气息时。

他那本就充满了恐惧的眼神,变得,更加的,不堪。

“这……这位就是……”

“我,姓杨。”杨汝成缓缓地开口,声音,沙哑,却又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你,就是刘老蔫?”

“是……是,长官。”

“我不是长官。”杨汝成摇了摇头,“我,和你们一样,是个,被日本人,逼得家破人亡的,普通人。”

他拉过屋子里,那唯一的一条长凳,坐了下来,将那杆,始终没有离身的步枪,横放在了自己的膝前。

“大海哥,都跟我说了。”他看着刘老蔫,那双如同鹰隼般锐利的眼睛,仿佛能看透人心,“你说,你有办法,让我们,进城?”

“是……是。”刘老蔫不敢看他的眼睛,只是,一个劲儿地,点头哈腰,“俺……俺在城里,有个表侄,叫张二狗。他……他在城南,开了个茶馆。只要……只要您能信得过俺……”

“我,凭什么信你?”杨汝成冷冷地,打断了他,“就凭你,收了我们几张票子?还是,就凭你,那几句,不知真假的,‘血海深仇’?”

“我……”刘老蔫被他那如同刀子般的目光,看得,浑身一颤,瞬间,就说不出话来。

“长官!俺……俺们当家的,说的,句句都是实话啊!”炕角上,那个始终沉默不语的老妇人,突然,带着哭腔,开口了,“俺们的大儿子,去年,就是被日本人,抓去修炮楼,活活给累死的啊!连……连个尸首都,没给俺们送回来!”

“俺们,恨!俺们,做梦,都想把那帮畜生的心肝,给挖出来啊!”

“但是,”她的声音,又充满了,无尽的绝望,“俺们,就是两个,快入土的,老东西!俺们,能怎么办啊?!俺们,连自己闺女的命,都救不活啊!”

说着,她抱着炕上那个,早已烧得,人事不省的闺女,放声痛哭了起来。

屋子里,瞬间,就充满了,一种,令人窒息的悲怆。

杨汝成,沉默了。

他看着那个,在病痛中,痛苦呻吟的年轻姑娘。

他,想起了,自己的小宝。

如果,那天,他没有进山。

如果,日本人,没有来。

他的小宝,现在,也该这么大了。

他那颗,本已冰封的心,在这一刻,被狠狠地,刺痛了。

“小山。”他缓缓地开口。

“到,队长。”一直,守在门口,负责警戒的赵小山,闪身,走了进来。

杨汝成,从怀里,掏出了那个,装着他们这次行动,所有经费的,小小的钱袋,递给了他。

“去。”他的声音,不带一丝感情,“现在,就去镇子上,把那个,叫赵老四的,‘请’过来。”

“什么?!”

这个命令一出,不光是赵小山,就连孙大海和刘老蔫,都大吃一惊!

“队长!您……您没疯吧?!”赵小山第一个,就急了,“那……那赵老四,是伪满的警察所长!是这一带有名的铁杆汉奸!咱们现在去找他,不是……不是自投罗网吗?!”

“是啊,长官!”刘老蔫,更是吓得,“扑通”一声,就跪了下去,“使不得!万万使不得啊!那赵老四,就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活阎王!他……他要是知道了你们在这里……那……那我们一家,就全完了啊!”

“放心。”杨汝成看着他,那双平静的眼睛里,闪过了一丝,冰冷的寒芒,“我保证,他,不会有机会,把今天晚上看到的事情,说出去。”

“小山,”他不再理会刘老蔫的哀求,只是,看着赵小山,“你,怕吗?”

赵小山,看着他,看着他眼中那,不容置疑的决绝。

他,咬了咬牙。

“不怕!”

“很好。”杨汝成点了点头,“那就去吧。”

“记住,动静,要小。手脚,要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