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3章 街头恶霸横行砀山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李青筹划着他那场惊世骇俗的“妓院科考”的同时,常州府的市井之间,另一股浊流也在暗自涌动。这股浊流的中心,便是一个名叫刘老黑的恶霸。

刘老黑,人如其名,长得黑壮粗莽,一脸横肉,早年是码头上扛大包的苦力,凭着好勇斗狠、不怕死的精神,渐渐拉拢了一帮地痞无赖,成了常州府西城一霸。他手段毒辣,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放印子钱牟取暴利,若有谁胆敢反抗,或是还不上钱,轻则砸店打人,重则害得人家破人亡。街坊商户对其畏之如虎,背地里都骂他是“黑心阎罗”。

然而,这刘老黑却能在这常州府地界横行多年而未遭惩处,究其根源,便在于他深谙“官匪一家”的黑暗之道。他通过重金贿赂,早已与府衙、县衙的许多胥吏衙役勾结在一起,称兄道弟。每逢年节,或是那些吏役家中有红白喜事,刘老黑的礼总是送得最厚的那一份。有了这层保护伞,他更加有恃无恐。即便偶尔有苦主不堪欺凌,鼓足勇气告到官府,往往也是不了了之,甚至还会遭到报复。久而久之,百姓们只能忍气吞声,敢怒不敢言。

这一日,刘老黑又看中了南市一家生意红火的绸布店,想以极低的价格强行“盘”过来。那店主姓张,是个老实本分的手艺人,店铺是祖传的家业,自然不肯。刘老黑便派了几个手下,终日堵在店门口,吓唬顾客,捣乱生事。张店主气得浑身发抖,却无可奈何。

恰逢李青访友归来,途经南市,见此情景,顿时勃然大怒。他本就出身富商家庭,对这等欺压良善、破坏商事的行为深恶痛绝,加之年轻气盛,胸中有一股仗义执言的浩然之气。

“光天化日,朗朗乾坤!尔等在此作甚?还有没有王法了!”李青大步上前,厉声呵斥。

那几个无赖见是李青,倒是收敛了几分。他们认得这是李家秀才,家财万贯,且是有功名的人,见官不跪,不好轻易得罪。一个为首的无赖嬉皮笑脸地道:“李秀才,您读您的圣贤书,管这闲事作甚?我们刘爷看上了这铺子,是这老张头的福气!”

“混账话!”李青怒道,“强买强卖,与强盗何异?立刻给我滚开!否则,休怪我将你等扭送官府!”

无赖们互相看了看,有些迟疑。其中一人低声道:“头儿,这秀才不好惹,而且听说他以前就告过刘爷的状……咱们先撤,回去禀报刘爷再说。”

几人撂下几句狠话,悻悻而去。张店主感激涕零,连连向李青作揖道谢。李青扶起他,道:“张老板不必多礼。邪不压正,他们若再来,你只管去告官!”

李青哪里知道,他前脚刚走,后脚那几个无赖便添油加醋地报告了刘老黑。刘老黑一听是李青搅局,新仇旧恨顿时涌上心头。原来,这已不是李青第一次坏他的“好事”。此前李青就曾因他欺压百姓、当街调戏妇女等事,几次三番与他理论,甚至真的写状子将他告到了县衙。

虽然每次告状,都因衙役胥吏与刘老黑通风报信、暗中袒护,最终不了了之——往往是县太爷刚下令传讯,那边刘老黑已被相熟的衙役请到后衙喝茶“压惊”,最后要么是苦主突然“撤诉”,要么是证据“不足”,反而弄得李青灰头土脸。但这对刘老黑来说,已是极大的冒犯。他刘老黑在常州西城说一不二,何曾被人如此当面顶撞、屡次告官?李青虽有功名家境,但在刘老黑这等睚眦必报的小人看来,这仇怨已然结下。

“李青!又是你这个酸丁!”刘老黑气得砸了手中的茶杯,面目狰狞,“不过是个小小秀才,仗着家里有几个臭钱,就敢屡次跟老子作对!真当老子奈何不了你吗?!”

他手下忙劝道:“刘爷息怒。那李青有功名护身,家里又使了银子,官府里也打点过,县太爷那边……不太好动他啊。”

刘老黑眼中闪过阴鸷的光芒,咬牙切齿道:“功名?银子?哼!老子迟早找到机会,让他知道知道马王爷有几只眼!给老子盯紧了他,还有那个他相好的妓女!我就不信,抓不到他的把柄!”

而另一边,李青将南市发生的事情当作一桩小事,并未放在心上。他依旧时常去怡红院与兰心相会,兴致勃勃地准备着他的“科考大业”,甚至还拿出银钱,让老鸨布置场地,制作“准考证”,拟定“考题”,忙得不亦乐乎。

兰心见他丝毫未将白日的冲突放在心上,反而越发沉迷于那危险的游戏,心中的忧虑日益加深。这晚,她趁着屋内无人,再次忧心忡忡地劝诫李青:“公子,今日你为那张店主出头,妾身敬佩你的侠义。但那刘老黑绝非善类,乃真小人一个。妾身在此三年,听过不少他的恶行,此人睚眦必报,手段毒辣,且与官府胥吏勾结极深。你屡次与他为难,他定然怀恨在心。如今公子又要在这院中行此……此惊世骇俗之事,万一被他知晓,抓住把柄,大做文章,后果不堪设想啊!古人云,宁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公子还需万分小心才是。”

李青正对着自己拟定的“科举章程”洋洋自得,闻言不以为然地笑了笑,甚至带着几分轻蔑:“兰心多虑了。刘老黑?不过一市井无赖,泼皮魁首罢了。论钱财,他李家堆金山银海,岂是刘老黑那点敲诈勒索来的脏钱可比?论功名,我乃朝廷秀才,见了知县也可平等对话,他一个白身恶霸,见了官差都要点头哈腰,何足道哉?他若识相便罢,若真敢来寻衅,我定叫他吃不了兜着走!”

他放下章程,走到兰心面前,自信满满地宽慰她:“至于这科考游戏,不过是文人雅士间的嬉戏,无伤大雅。即便传出去,也不过是添一桩风流佳话罢了。巡按大人难道还会管这等小事不成?放心吧,一切有我。”

他语气中的轻慢与自信,并未能安抚兰心,反而让她的一颗心直往下沉。她深知,李青自幼顺遂,才华家境皆优,从未真正见识过人性之恶与底层手段之卑劣。他将世间之事想得过于简单,将律法与功名的庇护想得过于万能。

看着李青毫无防备、兴致盎然的样子,兰心知道再劝无用,只能将深深的忧虑埋在心底,暗自祈祷一切都是自己多虑了。然而,她隐约感觉到,一场风暴正在积聚,而风暴的中心,正是她眼前这个自信飞扬、却对潜在危险浑然不觉的年轻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