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9章 翁媪泣诉,真相大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于老汉的茅屋隐匿在山脚下一片竹林深处,简陋却洁净。他将气息奄奄的张氏背回此处,已是耗尽了他全部的力气。这个刚刚经历丧子之痛的老者,将对儿子未尽的爱与呵护,悉数倾注到了这个素昧平生、遍体鳞伤的可怜女子身上。

他不懂医术,仅凭着几十年山野生活积累的草药知识,辨认出几种有消炎、镇痛、生肌之效的草药。他每日小心地捣碎草药,为张氏清洗、敷抹身上那些触目惊心的伤口,尤其是那些被香火灼烧出的焦黑小洞,更是细心处理,生怕留下更深的疤痕。他将家中仅有的少许米粮熬成稀粥,一点点喂给连吞咽都困难的张氏。

或许是于老汉的诚心感动了上天,或许是张氏年轻的生命力终究未完全熄灭,在如此粗陋的条件下,她竟然一日日挺了过来。高烧渐退,伤口开始结痂,虽然身体依旧极度虚弱,但那双曾经空洞绝望的眼睛,渐渐恢复了一丝神采。

这日清晨,阳光透过竹窗的缝隙洒入屋内。张氏缓缓睁开眼,看到于老汉正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药粥走进来。她嘴唇翕动,发出极其微弱的声音:“老……伯伯……”

于老汉闻声,惊喜得几乎落泪:“姑娘!你……你能说话了?!”他连忙放下粥碗,凑到床边,“谢天谢地!你可算是缓过来了!真是菩萨保佑!”

多日来的恐惧、屈辱、痛苦在这一刻终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张氏的眼泪瞬间涌出,如同决堤的洪水,她挣扎着想要起身,却被于老汉 gently 按住。

“姑娘,你身子还虚,千万别动!有话慢慢说,慢慢说。”于老汉温声劝道。

“老伯伯……救命之恩……没齿难忘……”张氏泣不成声,断断续续地开始诉说自己的遭遇。从如何随夫赴杭,如何被骗上山,如何被囚禁凌辱,如何被香火灼身,到最后被弃荒山……每一个字都浸满了血泪,每一段回忆都如同再次经历那场噩梦。她说得时而激动,时而哽咽,时而因恐惧而浑身颤抖。

于老汉在一旁听着,脸上的表情从同情变为震惊,又从震惊化为无比的愤怒。他攥紧了那双布满老茧的拳头,因常年劳作而佝偻的脊背竟挺直了起来,眼中喷射着怒火:“畜生!一群披着人皮的畜生!佛门清净地,竟做出这等猪狗不如的勾当!天理难容!天理难容啊!”

他气得在狭小的茅屋里来回踱步,花白的胡须不住颤抖:“我道我那苦命的孩儿是遭了恶人欺侮才丧了命,没想到这朗朗乾坤之下,竟还有如此黑暗的魔窟!害了这么多女子性命!姑娘,你……你可知那魔窟在何处?那恶僧何等模样?”

张氏努力回忆着:“那庙……甚是荒僻,妾身一路被抬去,昏昏沉沉,不知具体所在……只记得那为首的恶僧,法号似乎叫……觉空?身材极高壮,面色红黑,甚是凶恶……还有那两个轿夫,是在长桥一带雇的……”

“够了!有这些线索就够了!”于老汉猛地停下脚步,斩钉截铁地道,“姑娘,此事绝不能就此罢休!否则不知还有多少妇人要遭毒手!老汉我虽是一介草民,也知王法昭昭!我这就带你去杭州府衙告状!定要为你,为那些屈死的女子讨回公道!”

张氏闻言,眼中燃起希望,却又担忧道:“可……老伯伯,您年事已高,妾身又这般模样……如何去得那府衙?那些恶僧恐有同党……”

“怕什么!”于老汉慨然道,“老汉我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还怕他几个淫僧恶徒?我儿子没了,也不怕他们报复!姑娘你尽管放心,一切有老汉在!我就是背,也要把你背到知府大老爷面前!”

说罢,于老汉不再犹豫。他找出自己儿子生前留下的唯一一件稍体面的深色布衫,让张氏换上,又找来一顶宽檐斗笠为她戴上,遮掩容颜。随后,他小心翼翼地将张氏扶上自己那辆用来运草药破旧的独轮车,用棉被将她盖好,推着她毅然走出了茅屋,向着杭州城方向而去。

一路艰难跋涉,直到午后,方才来到杭州府衙门前。于老汉放下独轮车,整理了一下衣衫,对守门的衙役朗声道:“差爷!小老儿有惊天大案要禀告知府大老爷!关乎多条人命,求差爷行个方便,速速通传!”

衙役见他一个老农,推着个病恹恹的女子,本欲驱赶,但听他说“多条人命”,又见车内女子虽虚弱却衣饰不俗,不似寻常村妇,不敢怠慢,忙进去通传。

此时,知府成世瑄正在后堂为张氏失踪案毫无进展而焦头烂额,学政和巡抚衙门的催问公文就放在案头。闻听有老农带着一女子来报人命大案,心中一动,立刻下令:“升堂!带击鼓人!”

“咚……咚……咚……”低沉而威严的堂鼓声中,三班衙役手持水火棍,齐声吆喝“威——武——”,成世瑄身着官服,面色肃穆地升坐公堂之上。

于老汉搀扶着几乎无法站立的张氏,一步步挪入公堂。堂威之下,于老汉毫无惧色,先行跪倒:“小老儿于大川,叩见青天大老爷!”

张氏也虚弱地跪倒在地,泪水已模糊了视线。

成世瑄目光如炬,落在张氏身上:“下跪女子,你是何人?有何冤情?从实诉来!”

张氏抬起头,摘下斗笠,露出那张虽憔悴不堪却依旧能看出原本清丽面容的脸,以及脖颈处隐约可见的疤痕。她用尽全身力气,声音嘶哑却清晰地哭诉道:“民妇张氏,乃嘉兴秀才陈文之妻……状告西湖荒山野寺恶僧觉空及其党羽,掳掠民妇,囚禁凌辱,香火灼身,意图杀害……求青天大老爷为民妇伸冤啊!”

“什么?!你是陈张氏?!”成世瑄惊得几乎从公座上站起!堂下衙役亦是一片哗然!这个遍体鳞伤、如同从鬼门关走了一遭的女子,竟然就是那个失踪十余日、引得上下关注的秀才娘子!

陈文此刻正在后堂等候消息,闻得前堂喧哗,又隐约听到妻子声音,不顾一切地冲了出来。一到堂前,看到那个跪在地上、瘦脱了形、伤痕累累的女子,不是他朝思暮想、忧心如焚的妻子又是谁?!

“婉如!娘子!”陈文大叫一声,扑上前去,夫妻二人抱头痛哭!陈文看着妻子身上那些隐约可见的伤痕,尤其是手臂上那清晰可辨的灼烧印记,心如刀绞,泪如雨下:“婉如!是我害了你!是我让你去上香!是我对不起你啊!”

张氏见到丈夫,更是万般委屈涌上心头,哭得几乎晕厥过去。

公堂之上,一片悲声。成世瑄亦为之动容,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翻腾的怒火,沉声道:“陈张氏,你且定神!将你所经历之事,原原本本,细细道来!本府定与你做主!”

在于老汉的补充下,张氏强忍悲痛与恐惧,将如何被轿夫所骗,如何被囚密室,如何遭觉空等人轮番凌辱、香火灼身,最后如何被弃荒野,由于老汉所救的经过,详详细细诉说了一遍。她的每一句哭诉,都像一把重锤,敲在公堂上每个人的心上。那些骇人听闻的细节,令人发指的暴行,让见多识广的衙役们都面露骇然与愤慨。

成世瑄听得面色铁青,拳头紧握,指甲几乎掐进掌心。他为官多年,也算审过不少命案奸情,但如此恶劣、如此残忍、如此亵渎佛门的行径,闻所未闻!

“岂有此理!朗朗乾坤,天子脚下,竟有如此魔窟!如此恶僧!”成世瑄猛地一拍惊堂木,声震屋瓦,“若不将尔等挫骨扬灰,何以告慰亡灵!何以正国法!何以清佛门!”

他当即下令:“于老汉义薄云天,救人性命,匡扶正义,实乃百姓楷模,且先行领赏,一旁休息!”“陈秀才,快扶你妻子后堂歇息,延请名医好生诊治!”“即刻点齐三班衙役,捕快班头听令!”

一场酝酿已久的雷霆风暴,终于即将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