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10章 他乡遇故(全文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章 他乡遇故(全文完)

时光荏苒,如同白驹过隙,数十年的光阴悄然流逝。当年的年轻樵夫阿勇,如今已是白发苍苍、脊背佝偻的老叟。岁月的风霜在他脸上刻满了深深的皱纹,那双颤抖的手也从未停止过它们的动作,仿佛成了他身体的一部分,无声地诉说着过往的壮烈。

这些年,青岩村恢复了平静,但也经历了变迁。一场罕见的特大洪水席卷了山脚,冲毁了部分房屋和农田。年迈的阿勇失去了居所,在幸存的远亲接济下,不得不离开故土,迁徙至相对繁华安稳的安州府城附近投亲靠友,在一个小镇旁安顿下来。

这一日,秋高气爽,安州太守蒋公下乡巡察民情,体恤百姓疾苦。行至晌午,人马俱疲,便在路旁一间简陋的茶肆歇脚打尖。蒋太守为人亲民,毫无官架子,与随从一同坐在茅棚下,喝着粗茶,听着四周的乡野趣谈。

就在这时,蒋太守的目光被邻桌一位独自饮茶的老叟吸引。那老叟衣着朴素,面容沧桑,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一双手——即便在端着粗糙的茶碗时,那双手也在不受控制地、急促地微微颤抖着,带动着碗中的茶水漾起一圈圈细密的涟漪,仿佛永远在摇动着什么看不见的东西。那颤抖并非寻常老人般的迟缓哆嗦,而是一种机械般的、执拗的律动。

蒋太守心生好奇,觉得这颤抖非同寻常,便起身拱手,温和地问道:“老人家,恕在下冒昧,您这手……可是旧疾?”

老叟闻声抬起头,眼神浑浊却平静。他看了看自己颤抖不止的双手,又看了看眼前这位气度不凡、态度谦和的中年人,脸上露出一丝复杂而遥远的笑意。他缓缓放下茶碗,那手依然在空中小幅度地摇动着。

“大人见笑了。”老叟的声音沙哑而苍老,却带着一种奇异的平静,“这并非天生,也非寻常病症。而是几十年前,在老朽的家乡,一段旧事所留的印记。”

在蒋太守鼓励的目光下,在周围渐渐安静下来的环境中,老叟——当年的阿勇,开始用一种缓慢而清晰的语调,将这段尘封在岁月深处、惊心动魄的往事娓娓道来。

他从青岩村的祥和宁静讲起,说到山间异变、牲畜失踪、孩童遇害,说到僵尸现世、村民恐慌,说到求助道长、定计除害,说到他自告奋勇、深入洞穴,说到那黑暗死寂中无止境的摇铃,说到洞外的惨烈搏杀,说到晨光凯旋后的力竭昏厥,以及这伴随终生的后患……

随着他的讲述,那双颤抖的手仿佛被注入了更多的情绪,抖动得愈加明显和急促,仿佛再次回到了那个黑暗、腐臭、充满极致恐惧和坚定信念的山洞,再次握紧了那对关系着全村人性命的沉重铜铃。

蒋太守和他的随从们听得完全入了神,仿佛随着老人的讲述,被带回了那个妖魔横行、生死一线的夜晚。他们为飞僵的危害感到心惊肉跳,为村民的惨遭遇感到揪心悲痛,为道长的无私和法术感到惊叹,更为眼前这位平凡老叟当年所展现出的非凡勇气和坚定意志感到深深的震撼和敬佩。

故事讲完,茶肆内外一片寂静,唯有老人双手持续颤抖带来的细微风声。良久,蒋太守才深吸一口气,缓缓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冠,竟对着老叟郑重地长揖一礼。

“老人家,”蒋太守的声音充满了由衷的敬意,“您非军中猛将,亦非江湖豪侠,然危难之际,能舍生忘死,为民请命,此乃真勇士也!请受蒋某一拜!”

老叟连忙起身想要搀扶,双手却颤抖得更加厉害。蒋太守握住他颤抖的手,感受到那皮肤下依旧执拗的律动,心中感慨万千。

他当即命随行的文书官详细记录下这个故事,叮嘱道:“务必详实记录,刊印成文,流传于世。要让后世之人知道,在安州的乡野之间,曾有过这样一位无畏的勇士,有过这样一场悲壮的人魔之战。英雄不应被遗忘。”

夕阳西下,余晖将天空染成一片温暖的橘红色。老叟起身告辞,蹒跚着向家的方向走去。那双永远无法停止颤抖的手,在落日柔和的光线下,显得格外醒目,又格外沉重。

蒋太守伫立良久,目送着那苍老而执拗的背影消失在乡间小路的尽头,心中百感交集:真正的英雄,从不自诩英勇,他们的牺牲与付出,往往化作了平常人看不见的深刻伤疤,随着漫长的岁月流逝,成为了身体的一部分,沉默地诉说着历史,成为了时代最沉静却也最有力的注脚。

——全文完——